中医里的文学艺术 愚公 古老的中医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源自中华文明的始端,自神农尝百草,黄帝与岐伯谈医问药、探讨生命奥秘的远古时光起,中医便在华夏大地蔚然兴起,如国风吹拂人间,像阳光雨露滋润大地,护佑着炎黄子孙的生命与健康。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不懈探索,代代相传,融入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经岁月的磨砺,沧桑的浸润,愈加完美。今天,人们称其为“大美中医”,可谓实至名归。 悬壶之美:一根银针,一把草药,望闻问切,妙手仁心暖人心,春风化雨除病症; 辨证之美:阴阳虚实表里寒热,八纲辨证道尽辨证之奥秘,博大精深,蔚为壮观; 方剂之美:巧用本草之四气五味,君巨佐使,配伍组合,化平凡为神奇,使山间百草成为济世良药; 传承之美:一代代中医人默默耕耘于岐黄厚土,不断探索弘扬光大,代代相传,几千年岐黄薪火不灭; 医德情操之美:精医重道,仁心济世,孙思邈大医精诚的呼唤如黄钟大吕回响不绝,今天,中医学子入职宣誓仍然以《大医精诚》为誓词…… 中医里的文学艺术更是为中医增添了一种翰墨之美和诗性之美,可以说是中医的活水之源,使中医深深地扎根于国人的心田。 我在读《黄帝内经》时,常常被文字间弥漫的诗性美吸引,不由抚卷而叹:先祖的文字为什么这么优美?这分明是一部讲医理药理讲生理健康的医学论著,文字却像诗像词又像赋,像优美的抒情华章,言约义丰字字珠玑,美不胜收。 随着读中医经典渐渐深入,我认识到:中医的文学术是中医深入人心传承千年的重要原因。 读《神农本草经》《千金方》时,常常被中草药的名字陶醉而遐想连绵,看到“徐长卿”“龙葵”“重楼”“杜若”“景天”“紫苑”这些本草名时,如同遇见温文儒雅的君子,想与他们一同去往远方;念诵“国老”“厚朴”“虎杖”“杜仲”“使君子”这些草药名时,不由想起妙手回春的老中医和学养深厚的师长;“苏叶”“佩兰”“半夏”“泽兰”“青黛”,每当看到这些优美的草药名时,令人想起那些曾经相遇的温婉娴淑的女性,难以忘却的倩影和嫣然一笑如在眼前;“冬葵”“连翘”“蔓菁”“芍药”“茯苓”,这些名字分明是自家兄弟姐妹,亲切而熟稔;而“冬青”、“芫华”、“南星”、“远志”、“素问”,像是记忆中的同桌和上下铺的兄弟,还有“槐米”、“凌泉”、“当归”、“麦冬”、“细辛”,念叨这些唯美而隽永的名字,又怎能不思念远方的挚友…… 中医正是因其浓厚的文学艺术而流传千年,而深入人心,每一个药材的名字,每一个经方的由来,每一个古老的医话,都蕴含着旷古流传的唯美故事。我在阅读中医典藉时,常常会循着文章指引的方向走进又一番新天地,顿感“既见君子,云胡不喜!”此时,古奥的**不再枯燥,晦涩的医理不再难懂,若有明师指点,有方友相伴,兴致勃勃不忍释卷。 读《千金方》,我在一个个药方里寻找孙思邈行医远方的足迹,读到卢照邻《病梨树赋》一文,那个松形鹤骨健朗博学笑意盈盈的苍生大医霍然来到眼前,卢照邻以诗人的笔墨记录了孙思邈92岁时的风采,记录了自己对大医的敬仰,为今天研究考证孙思邈生平留下了重要史证。 读李东垣《脾胃论》,开卷先读元好问写的序,对,就是那个著名文学家元好问,就是那个写出“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生死相许?”的元好问,这位文学大家与李医生竟然是多年的生死之交。元好问早年染伤寒甚重,“伤冷太过,气绝欲死,”李东垣精心为其治疗,亲自煎药直到痊愈。后来二人又一同避战乱在外流浪生死与共达六年之久。元好问不仅诗文出众,还酷爱中医,为李东垣医著写序,还撰写了医著《元氏集验方》,二人可谓志趣相投肝胆相照也! 清代名医徐灵胎与大才子袁枚的生死之交也十分令人追慕。徐灵胎一向孤傲,很多求医的达官贵人被拒之门外,听说诗人袁枚前来求医却急忙出府迎接,每天好酒好菜款待,精心为其治疗,二人谈文论医直呼快哉!徐灵胎七十九岁这年写下墓志铭“满山芳草仙人药,一径清风处士坟”后仙逝。袁枚千里奔来读几遍墓志铭含泪叫好,住在徐府写下《徐灵胎先生传》,让我们今天可一睹君子高风。 傅青主与顾炎武也是志趣相投,顾炎武是名闻全国的思想家、大学者,傅青主是名医、画家、诗人,二人一个在江苏一个在山西,常常以书信诗词唱和,切磋学问,顾炎武三次跋涉千里访傅,一见如故,心心相印。顾炎武多次谈到对傅青主人品学问的钦佩,曾说:“萧然物外,自处天机,吾不如傅青主”。 读王勃为《难经》写的序时,这种感觉更为强烈:“噫,苍生可以救耶,斯文可以存耶!”中医四大经典之一《难经》之序竟然是王勃所写!这个写下千年第一赋《滕王阁序》的天才诗人27岁英年早逝,像一颗匆匆划过大唐天际的流星,照亮了大唐的天空,我就是循着这条光带一路追来,相逢孙思邈相逢许多大医先哲。 很多,文学与中医最易同频共振,医者与文人心心相印,因而留下许多千古佳话。古代很多文人深谙医理,很多大医文采斐然,司马文章,李杜诗风,苏辛词赋,无不散发着幽幽药香。杜甫曾以数年之工种植中草药,行吟途中常为百姓治病;陆游亦曾采药制药,悬壶行医;苏东坡对医理药理浸染颇深,著述涉医甚多;王安石、曾公亮、白居易、刘禹锡等文人都通医道,范仲淹更是留下“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千古名言。 志士常医国,良医亦念民。中医药香与翰墨书香相济相融,中医的文学艺术为中医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深深烙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标志和文化符号,定格在历史的画卷中。 (愚公,本名胡君,陕西省作协会员,出版发表作品300余万字。近年专注于中医药文化传播,著有长篇中医小说《青囊》《当归》《岐黄使者》等。)
4 l0 j9 l/ g- l9 n!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