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序 我研究王清任先生的学术思想已经多年,最近看到《王清任活血化瘀薪传集》,前边用综述的方法,说明瘀血证的演变,王清任活血化瘀治则对于前人的传承创新过程;后面用大量的临床事实,说明了血瘀证是广泛存在的病理现象;临床各科应用益气活血、活血化瘀的治则,可以治疗很多的临床病症;王清任所组合发明的多个活血化瘀、逐瘀的汤药,是功效卓著的好方子,既可以治疗很多常见病,也能解决很多疑难杂症。 王清任的《医林改错》之所以有如此的成就,是和他的人生境遇分不开的,评价一个医学家的贡献,古人常用上医下医来论述。 我认为大医风范,有个三境界,医人、医医和医国,先贤王清任先生无疑是一个大医,他行医四十余年,丰富了中医的气血理论,创制了疗效卓著的活血化瘀方药,至今仍然指导和影响着很多中医人的临床实践,受到大家一致好评。 王清任先生也是一个争议比较多的历史人物,这些争议都与他的《医林改错》的“解剖”实践有关系,赞扬的人说他勇于探索,敢于破旧立新;批评者说他删改经典,越改越错。 王清任先生在鸦片战争之前10年出版这本凝聚几十年思考的医学著作,其成因与他本人的脾气秉性有关系,也和那个时代环境影响密不可分。他曾经早年习武,捐粮获得一个基层武官的头衔,是一个尚勇好武之人。21岁在家乡悬壶济世,用“正中堂”亮出不同寻常的招牌,并且因为大众争取免除过桥费而得罪了县官,不得已背井离乡,一路行走到滦州、沈阳,在异乡漂泊行医,后来到了北京。 他不仅医术出众,而且细心察看脏腑结构,希望开辟“结构决定功能”的新路,后来又悟出气虚血瘀病机,创制了很多用之有效的活血化瘀方剂。他一边面临脏腑结构的困惑,一边收获了很好的临床疗效,靠着治病效果好就在30岁的时候到了京城行医,“知一堂”的招牌彰显的仍是传统文化而不是解剖实验。 王清任先生观察脏腑不用刀割,自然达不到细微精准的程度,所以很快就被西洋传来的人体解剖学所超越,这也就像一张揭不掉的贴牌,印证了中医学不善于解剖的短处,中医界因此而自叹弗如,西医界每每以不明脏腑来耻笑中医。中医搞解剖,几乎是一个邯郸学步的笑料,不值得大家效仿。退一步说,即使中医的脏腑解剖达到或者超越了西医,达到了细胞水平、分子水平,也就是不仅清楚了横膈膜的组织结构,也穿越了中西医之间的技术壁垒、界墙,我们能用解剖决定功能的原理说清楚气血理论的原理、活血化瘀方药的机制了吗?无数的实验或试验说明,仍然不能用“解剖决定功能”的原理阐明王清任系列方药的优越性。因此,这条看上去很好的“解剖道路”,不能给中医自已带来益处,只能带来困惑,甚至是耻辱。 这是中医在近代一百多年的坎坷历史中,反复证明了的历史事实,不用遮盖,也不需要回避,中医不是靠精细解剖发展起来的,而是走了另外的“生成论”发展之路,也就是气血相关的道路。 中医依靠古人所说的有无相生的思想,把人放在天地自然之间,让人体与天地万物紧密相连,把时空环境的影响看得很重,也就是“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改弦更辙企图用“结构决定功能”来证明自己符合科学的要求,并不能说明自己为何优秀。 人的生命结构不是单一的解剖关系,而是在精神指导下的多层结构的复杂系统,皮肤之下有系统,系统之内有器官,器官之下有组织,组织之中有细胞,细胞膜、细胞核个、细胞器、大分子、小分子等等,大约有十层以上,每一层都有自身的规律。一般是上层管理下层,下层影响上层。无论分多少层,都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并且所有的细胞核都带着一样的DNA。按照理论上说的,可以用任何一个体细胞的细胞核,放到另一个卵细胞里,经过孵育之后就可以成为一个胚胎,形成另一个生命,克隆羊、克隆牛都证明了这个道理,也就是存在着“细胞核同质化”,这种情况下再用结构决定功能的原理,就不能深入下去了,就到了天花板了,继续往下走就走向了荒谬。 还需要指出的是,生命的结构是不稳定的结构,可以说是以细胞为基础的网状结构,因为每个细胞维持活性功能,必须依赖一定的温度、湿度、酸碱度,还需要各种营养,细胞因子、粘附因子、微量元素、维生素等,一旦缺乏这些东西,细胞就会凋亡,或者变性坏死,因此,生命的结构是不稳定的、复杂的网状结构,生命的状态超越了生命的形态。一个癌症患者、或者尿毒症、肝坏死、肺肿瘤,不是病理结构决定他生命的长短和质量,而是整个精气神构成的状态决定了他的未来,而且是动态变化、随机调整的状态决定了生命的未来。 因此说,结构决定功能是相对真理,也是可以预见其有限性短处的一个命题,用解剖结构评价中医、改造中医理论的做法走到头了,不需要再按照这条道路前进了。我们需要继承的是王清任面对困惑,勇于探索的精神,变革图强不息奋斗的作风,需要学习他继承前人气血理论,敢于创新气血理论,建立有效方剂的不朽业绩。 因此,当我读到《王清任活血化瘀薪传集》的时候,我感觉到这部著作的方向是正确的,其成就值得大家学习。这是一部研究王清任学术成就的重要成果,值得广大临床医生、中医学术的研究者、爱好者,反复阅读,借鉴和采用。 基于如上认识,我乐意推荐这部书。如有不妥,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河北中医药大学扁鹊文化研究院 曹东义二零二四年十月序于求石得玉书屋 " S. Z1 X/ z7 K, v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