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宗扁鹊》
4 V8 x$ k. o- l1 D6 }主 编:曹东义 张志文 副主编:张慧康 周计春 方朝义 编 委:马京雪 张培红 武 宁 杜省乾 路喜善 王红霞 田 勇 杨 玲 张海涛 刘小发 王 军 袁 野 吕金仓 石 莹 陈 鹏 王春先 朱胜君 吕文华 采江英 王 丽 王秀民 顾 问:路志正 李佃贵 王世民 段云波 姜建明 高维娟 刘彦红 孔祥骊 孙庆臣
) M( H+ [9 O9 }$ K
国医大师路志正序 中华医药源远流长,作为中华文化的基石和重要载体,他伴随着中华文明从远古一路走来,至今仍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习主席说:“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因此,在当今大环境下,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中医,普及中医药文化和中医药知识,对增强全民的文化自信心,仍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在中华医药的历史长河中,以时间为序,被称为“医宗”第一人的当属春秋时期的扁鹊。据《史记》记载:“扁鹊者,渤海郡鄚(mào)人也,姓秦氏,名越人。”因其少时师从于长桑君,尽得其脉法和禁方,并多有发挥,故医术高明。他开“望闻问切”四诊,尤其是切脉诊病之先河,不但用以判定了赵简子未死、桓侯之疾在腠理……骨髓的深浅,而且还用针刺砭石、中药汤剂使虢(guó)太子起死回生。他医德高尚,急病人之所急,“过邯郸,为带下医;至雒阳,为耳目痹医,来入咸阳为小儿医,随俗为变。”若非全才,何臻于斯?面对这样一位德高艺精的行家里手,人们认为他就是神医。出于对他的尊敬和热爱,赵人将其比拟为祖先“中衍氏人面鸟噣(zhòu)、鸟身人言”,这便是神医“扁鹊”的由来。 对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扁鹊这一人物的真实性,争论一直不断,引发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和探索。比如曹君东义30年前就主持了“扁鹊秦越人生平事迹研究”科研课题,并先后出版了《神医扁鹊之谜》《扁鹊文化与原创国医》专著。近年来,尤其是2012年7月,成都老官山汉墓920支竹简和绘有经穴髹漆人像的出土,以及简中“敝昔”二字的出现,极大地为“医宗扁鹊”的真实存在提供了实物支持。总之,“扁鹊言医为方者宗”“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正是这开宗之作,确立了扁鹊在中医药学中的宗师地位。 在河北省有两座“扁鹊庙”,一是其出生地“任丘”,另一是其封地“内丘”。出于对扁鹊的敬畏和感念, 我曾专程赴二庙拜谒了医祖。2016年6月3日,在任丘首届“中医文化寻根 祭拜医祖扁鹊”活动中,我还作为他的老乡和后人虔诚地向他敬献了第一炷香。这令我非常自豪,但同时作为一名医祖医德、医术的惠及与施惠者,也令我倍感做好“医宗扁鹊”的挖掘整理、传承发扬工作之责任重大。 冀中大地,人杰地灵,自扁鹊以降, 无论是金元时期的刘完素、张元素、李东垣,还是清代的王清任、张锡纯,皆燕赵名士,近现代京津等地的国医翘楚,籍出河北者亦大有人在。因此,河北向来是中医药人才和资源大省。近日欣闻河北省已启动实施“扁鹊计划”,意欲在全面整合、利用燕赵中医药资源的基础上,讲好河北中医故事,创建更多的中医药文化精品和品牌,大力推进河北中医药文化创新性转化与发展。而恰此时又传来由曹君主编的《医宗扁鹊》(文学作品)选题,已被某出版社纳入出版计划的喜讯,真是双喜临门。我以为若能进一步将其拍成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影视作品,则此文学作品不但能助力河北中医药强省建设,而且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乃至为中华医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是为序!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2520/wps1.png 二零一九年六月 国医大师李佃贵序 习主席说“中医药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又说“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自信”,在党和国家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候,中医药正向全球迅速传播,“东学西传”逐渐超越“西学东渐”,成为世界新的文化交流趋势。 河北省作为中医药的发祥地,从泥河湾文化这个东方文明的摇篮,到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伏羲画八卦推演天地人的关系、炎黄居涿鹿战板泉一统天下,再到扁鹊四诊合参创立中医体系、金元医学争鸣传承发展、近代中西医汇通开辟新格局,都在河北大地上留下了前人的足迹,使燕赵成为中医药的一方热土。 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制定和推动“扁鹊计划”,对于增强中医文化自信提高临床疗效,建设中医药强省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医宗扁鹊》文学作品的出版,有利于广大民众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喜欢和选择中医药的诊疗方法,是实施“扁鹊计划”的一个具体方法。主编曹东义主任医师长期致力于有关研究,对于扁鹊秦越人的生平事迹进行过课题研究,在扁鹊的生活年代、里籍地望、行医状况、学术特色、著作流传、后世影响、墓庙祭祀等方面,做了大量详实的考证,受到国内外很多学者的赞同,也得到河北省卫生厅的科技奖励。他主编的这部文学作品,具有真实可信的历史依据,也有中医深厚的学术内涵,让大家一起感受在老子、孔夫子的时代,扁鹊如何继承和发扬了长桑君传授的医学,如何行医天下传播中医学术,达到了司马迁所赞扬的“名闻天下”。当然,中医事业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扁鹊不被桓侯理解,被迫逃离病家,痛说“六不治”,以及他“因技见殃”,被秦太医令李醯迫害的悲惨结局,也足以深刻警示后人,要不畏艰难,为天下百姓安康而献身医学事业。 总而言之,医宗扁鹊给中医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不仅深刻影响了汉代的医圣张仲景,而且至今仍然需要按照扁鹊开辟的道路前行。中医的复兴,中华文化走向世界,都需要深刻挖掘扁鹊医学的内涵。因此,希望《医宗扁鹊》带着中医复兴的梦想,走遍世界,传播中医文化,造福天下百姓。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2520/wps2.png 二零一九年六月 国医大师王世民序 中医学的起源非常久远,从传说时代到逐渐形成体系,一定经历了千万年的历史过程,研究中医早期历史和医学体系形成过程很有意义。但是限于文字资料的缺乏,中医学者对此深感困难。有些人提出了很多疑问,有些学者发表了某些有深度的见解,也有一些研究者提出了猜想和假说。当然,其中难免出现错误和不实的结论。 曹东义教授是著名中医文献学家余瀛鳌先生的高足,从事扁鹊研究已30余年,其研究工作主要倚重司马迁的《史记》和秦汉前后的古籍,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涉及到的古籍有《史记》《淮南子》《盐铁论》等18部,现代文献100余篇,并做了大量的考证和论辩,理清了很多混乱的说法,得出了一些超越前人的认识,肯定了司马迁曾经得出的结论,维护了扁鹊作为一个历史人物的完整性,把他的生活年代考定为恰如司马迁所说的赵简子时代。这样就把中医学理论体系建立的年代,确定在孔丘、老子的时代,而不是《黄帝内经》成书的秦汉时期,让儒家、道家与医家并立于中华文化的鼎盛时期,而不是尾随其后寻找思想启蒙的灵感。得出“扁鹊言医罕言道,《黄帝内经》不离道”这样的深刻认识,为进一步研究中医学术体系的建立,提供了重要参考。 目前盛传的扁鹊生活年代,比历史实际情况晚了一百多年,把“扁鹊诊赵简子”这个见证中国历史由春秋到战国的重要事件,排除在扁鹊的事迹之外,似不应该。春秋末期,赵简子为了扩大势力范围,私自杀了邯郸赵午,激化了晋国六卿之间的矛盾,不请示晋君而派军队“围邯郸”,在不利的情况下逃到晋阳(太原),孔丘在《春秋》中说:“赵鞅以晋阳叛”,奏响了三家分晋的前奏曲,这是一个动荡的岁月,赵简子昏迷不醒的病与此有关。 近些年赵卿墓在太原出土,大量的文物说明那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也是扁鹊在山西行医治病,被赵简子“赐田四万亩”“名闻天下”“在赵者名扁鹊”的重要时期。医学宗师扁鹊从渤海之滨来到晋国,又逐渐到西边的秦国开创儿科,到邯郸为带下医,到洛阳开辟老年病和五官科,“随俗为变”,播撒大爱,为后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历史烙印,因此司马迁说“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 曹东义等学者以事实为依据,认为扁鹊与赵简子的时代还有几个“虢城”存在,扁鹊治疗虢太子尸厥之事不虚;提出扁鹊不是亲见秦武王,而是有人把这个故事里的人物,误记为“当事人”;认为杨雄《法言》所说“扁鹊卢人也,故医多卢”,不是论述扁鹊的里籍而是耻笑那些冒牌庸医;认为《列子》记载扁鹊为人互换心脏只是寓言故事等等。由此可见作者去伪存真的考证,解开了很多历史谜团,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用文学故事的形式,编成文学作品,希望通过媒体,广而告之,助力于中医走向世界。 曹东义教授命我作序,乃成此文,自愧学识浅薄,难能助力,但我觉得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的“扁鹊计划”,很好地体现了习主席所说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思想,因此这个作品是很有意义的工作。我祝愿这个“计划”,尽快成为现实;希望各方给力,让这个文学作品,呈献给大众,走向世界。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2520/wps3.png 山西中医药大学 二零一九年六月三十日 . G7 X. X: P% g+ X j
目 录 引言中医发展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远在文字诞生之前,就有人类对医学的探索。在医治疾病的甲骨文中,便有很丰富的医学内容。《左传》记载的官医治病,如春秋时期的齐医、楚医、晋国医衍、秦医缓和等,都早于扁鹊诊治赵简子。但是,这些医家的人生事迹基本上都已经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他们共同的特点是为王侯、君主服务,有位有禄,可以“上医医国”。 司马迁父子“世典周史”,对于先秦学术深有研究,不仅评论了“六家要旨”的优劣,对于医学体系的成熟也有研究结论,《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云“扁鹊言医为方者宗”,又评论其“名闻天下”“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这绝对不是一般说说而已,而是司马迁的研究结论。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是司马迁“一字褒贬之史家功夫”的具体体现,其中的文字颇为珍贵,文中叙述扁鹊的手法,主要是为了展示扁鹊的生平事迹和学术成就,而对于患者、地名、称谓等信息,因多属于该历史人物的“活动背景”,故而描述的准确性难以与主人翁扁鹊相比,这就如同镜头中的影象,若突出人物则背景模糊,若突出背景则人物模糊。 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流传的过程中,很多文字发生了错误,不仅“鄚”变成了“鄭”,“郣海”一词也逐渐变成了“勃海”“渤海”,真可谓沧海桑田、翻天覆地,但所幸得是这些信息都可以通过考证研究,从而知其源流本末。因此,要完全读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是很不容易的。 由于扁鹊是一个古老的名片,故而各种错误的历史记载、故事传说、寓言演绎等如影随形,在不同历史时期纷纷出笼。有人认为扁鹊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甚至说先秦只要是名医都可以被称为扁鹊,这样一来,司马迁在《史记·赵世家》和《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不惜笔墨、认真记载的扁鹊诊赵简子事迹,便不合理地被人为地“彻底从扁鹊的事迹之中剔除出去” 了。 因此,令人遗憾的是,当下包括《辞海》在内各种书籍、论文资料,绝大多数都认为扁鹊生活于公元前407年至公元前310年,而赵简子早在公元前476年就去世了,扁鹊如何能去给赵简子这样一个已死之人诊治疾病?因而,人们也就不再愿意相信司马迁的结论,而是陶醉于某些“医史学家的唯物主义结论”了。如此错误充斥,不一而足,甚至有的人想当然地拍脑门认为“只有文化之邦、孔孟之乡的齐鲁,才能培育扁鹊这样的伟大医学家”,各种随心所欲的错误结论,均欠缺对时代背景和历史事实的周详考虑,从而轻易地否定了司马迁的考证结论,这实在令人痛心。 呜呼,悲哉!扁鹊这个“历史大明星”,这个为医学开辟了道路的伟大医家,身后竟遭受着如此多的伤害。 曹东义等从30年前,便承担河北省卫生厅的扁鹊研究课题,得到了京津冀川陕湘十一位专家的肯定与赞扬,并获得了1993年度的河北省科技进步奖,研究报告《神医扁鹊之谜——扁鹊秦越人生平事迹研究》,也于1996年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此后曹东义教授虽在很多场合努力讲解、宣传这些研究成果,但很多人因为对历史文化背景缺少深入的理解,又被某些看似权威的研究结论所迷惑,因而仍然不愿接受这些新的研究成果,仍然不相信司马迁的考证结论,也不管《史记》中的文字记载,硬把扁鹊的生活年代向后退了100到200年,甚至割裂扁鹊这个确切存在的具体历史人物形象,将其虚幻为无有其人。 为了以正视听,传播正能量,我们不得不着手编写了这个《医宗扁鹊》的文学作品。 如果文中伤害了哪位朋友,请多谅解。 衷心感谢以往学者们的有关研究和探索,向一切为传播正能量而奋斗的朋友致敬! 虚心接受一切有利于学术研究的批评意见,向各位读者朋友致敬。 编者 2019年3月26日初稿 2019年5月5日重修
, R: h% M& w. v8 Q: P8 {" K(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