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刘世峰与曹东义讨论营卫学说
曹东义 发表于:2016-11-21 09:14:29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2314
刘世峰主任说:
* T! l! O4 y8 ^$ v与曹东义教授探讨营卫之气3 v8 M# C  r* R2 b9 ~' j

. T$ ]( y4 ?! }& ]( O+ t# ~& \0 S; V) g% Z# F  Z7 o8 l; g
2016-11-13 13:014
. Y* m% P" H" F9 s1 L
$ j, a. K" o, c$ x$ d2 V- ]
   中医营卫之气理论模型自《内经》构建以来,见仁见智,各不相同,颇有争议。近日笔者就这一问题有幸在中华中医药论坛网上向河北省中医研究院研究员曹东义教授请教,通过讨论基本达成共识,认为很有意义,对正确认识中医营卫之气有一定参考价值。现摘录于下,以飨中医同仁。7 Y7 ~5 w) a5 W6 D$ I
曹:刘主任问我,既然“五十营”是虚拟的理论,营卫之气是否也是虚拟的?我觉得,古人对于营卫之气,寄托了很多内容,如果与西医对照一下,可以包括血液循环,以及由血液循环所附带的功能,神经调节功能(感觉与支配运动),体液循环、关节液润滑等等,内容很丰富。但是,我们找不到一种具体的物质,可以对应营卫,“五十营”太理想化了,只能是一个理论模型。但是它不是凭空杜撰,而是有所凭依,靠着这样的理论,可以指导实践。
5 T8 j$ ~- t: S( U1 f" [7 l; ^问:我总觉得吧,古人(中医)创造中医理论,既通过临床观察,又本着天人相应,既结合临床,又有主观推导。比如血,既认识到它是红色液体,又知道它是来源于饮事物……。那么请问教授,营卫到底存不存在呢?对临床有和指导意义?8 N) ^7 z( Z+ N& l
答:古人所有的理论构建,都必须满足“自洽”,不能自相矛盾,不能互不相容,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五十营也是这样的构建,与经脉理论不矛盾,而是互相补充古人说的营卫,肯定是存在的。他们关于营卫所出,以及“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卫的功能,都是可以找到相关的物质基础的。不信,你就提出来,我们可以讨论。
6 b. d  W- ^$ _& J刘:我始终表示怀疑,营为水谷之精气,卫为水谷之悍气。也就是说他们都源于水谷之精气。古人应该体会到人体自身有一种抗御外邪功能,这种功能来源于何处未必就那么清楚。应该说人体抗病能力不只是源于水谷。% p" W# c% U7 l0 b
曹:刘主任你好!你所引用的这篇文章,的确下了大工夫,很多见解颇有见地。营卫、气血、津液,毫无疑问,都来源于水谷精微,都必须循环,这样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也才符合“升降出入”的基本规律。上述营卫气血津液,有的时候古人谈的是其来源,有的时候谈功能,有的时候说循环,分分合合,纷乱杂陈,但是,它们并不矛盾。很有意思。
/ i  j5 v; h3 X刘:谢谢曹教授点评。我以为古人在认识营卫这个问题上是百密一疏,将营卫定位定性在水谷之气上是很不恰当的,就其功能而言远远超出了水谷之气范畴,也许这正是研究营卫的突破点。  X* N) E" d2 F* E+ @7 L
   曹:水谷之气是营卫的来源,不是它们的功能。$ f+ H4 V9 K8 ]
刘:教授指导。我在想从《内经》所表达营卫功能看,是不是可以认为营卫不仅仅来源于水谷?' \* B/ u$ _: C2 s* M1 \
曹:这个设想可以讨论,也需要举证。
5 C% C- m) s% G* ^: a: x3 k, Z问:那么,营卫功能与水谷无关?7 w& K; b$ ^5 y( b8 e
答:不能说无关。就像树叶与花果,都来源于一个根部,但是表
! |7 J3 W" A( W: v7 I. E" X) D) Z2 |! x型不一样。
3 N  I* m; W) {' K6 L刘:那么请问教授,是否水谷决定营卫功能呢?换句话说,就是营卫功能完全来源于水谷?或营卫功能取决于水谷。
  L. I. l1 g9 _. k: i& e曹:可以把水谷看作营卫发挥作用的来源。营卫的作用,与其所属的脏腑、经络有关,也与它所在的部位有关。比如,某一个部位麻木,就是这个部位营卫不同,半边汗出,夜间汗出,某处疼痛,夜不成寐,恶风自汗,肢体萎软不用,局部生疮等等,都与营卫不正常有关系。也可以说,水谷精微哺育、滋养了营卫,营卫已经不再是水谷。或者说,水谷精微转化为了营卫,但是营卫不是水谷。“转化”就是“质变”。2 A3 d! m3 b6 h& n  H0 k$ T
刘:教授的意思是:水谷只是营卫的化源,必须有其他脏腑参与。那么,是不是可以认为,《内经》对营卫的论述:“营者水谷之精气也,洒陈于六府,故循脉上下,卫者水谷之悍气也,不能入于脉也;循于分肉之間,散于胸腹,从其气則愈.故不为痺。”。“卫气,内至脏腑,外达腠理。散布于脉外,其性刚悍。气行迅速而滑利,具有温养脏腑,控制腠理开合,护卫肌表、防御外邪侵入等功用。”以及营卫的循行论述并不完整,或者过于理想化了。/ b, V/ g: z$ c: N8 T
曹:同意刘主任的观点。营卫与阴阳概念一样,都很重要。中医借营卫说明很多生理病理问题,说明人体的整体性。其中有一些人为安排的理想成分。
' j: L0 S* G. T- [   刘:教授指教。中医营卫模型,我认为其设计并不是很完美,不管在理论上还是临床实践中,运用不多。张仲景创桂枝汤调和营卫,治疗外感风邪病在太阳,其病机也可以不用营卫失和解。自汉华佗倡五脏辨证始,营卫学说基本上淡出了中医基本理论,叶天士创温病卫气营血辨证,可以看作是对中医营卫之气的否定。而营卫的循行(五十营)应该是古人对人体血液循环的最早认识。$ ~% }% [$ N5 Q
曹:同意先生的观点。营卫学说是中医学比较古老的学说,研究它,历史意义比现实意义大一些。

# w( F2 o% X9 C" P: i+ d
; j8 L0 s1 D- z- Y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曹东义 发表于 2016-11-21 09:14:48 | 阅读全部
@刘世峰中国重庆中医 ,刘主任与我的讨论,虽然已经是几年前的事情了,但是今天读来,仍有意义。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16-11-21 09:15:22 | 阅读全部
扁鹊与“五十营”
* p: }5 w) M8 r# r: C' X: E曹东义
8 s! ?- i$ R8 \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 e) q( C- ]
  《脉经•卷四•损至脉第五》说:
( ^, `- g! B% e& t! B3 Z  “扁鹊曰:脉一出一入曰平,再出一入少阴,三出一入太阴,四出一入厥阴。再入一出少阳,三入一出阳明,四入一出太阳。脉出者为阳,入者为阴。故人一呼而脉再动,气行三寸;一吸而脉再动,气行三寸。呼吸定息,脉五动。一呼一吸为一息,气行六寸。人十息,脉五十动,气行六尺。二十息,脉百动,为一备之气,以应四时。天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五节。昼夜漏下水百刻。一备之气,脉行丈二尺。一日一夜行于十二辰,气行尽则周遍于身,与天道相合,故曰平,平者,无病也,一阴一阳是也。脉再动为一至,再至而紧即夺气。一刻百三十五息,十刻千三百五十息,百刻万三千五百息,二刻为一度,一度气行一周身,昼夜五十度。”8 X5 U- K0 Z% j
  上文扁鹊所说脉的“出”和“入”,我们今天难以确定其准确地含义,但是可以肯定不是血液的流向,不是动脉的搏动为“出”,静脉的血流为“入”。扁鹊所说的出入,应该是和阴阳、表里有关系,也可能指某些经脉在体表、体内的循环比例问题。有关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放置一下。先看看扁鹊所说的“昼夜五十度”的循环,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 e( a/ \9 y7 z4 S  扁鹊认为,“天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五节,昼夜漏下水百刻。”这是把自然界按照年、日、日月变化,作为一个常数,一个前提,来论述人体变化必须参照的准则,这就像老子所说的“道法自然”一样。但是,就和扁鹊不用“道”一样,他也没提“道法自然”。但是“人与天地相参”,在扁鹊和老子的时代,是一个普遍遵循的规律,论述人体也必需遵循这个规律,所以人的365节是一个整体,都要获得气血的滋润和营养。
! h4 R: Q" h  n2 b0 t- x. t8 G9 n  人体被气血滋润、营养,气血的运行需要一定的度,不能太多、太快,也不能太少、太慢,太多、太少、太快、太慢都是病态,也就是后面我们要提到的“损脉”和“至脉”。
- X/ t+ F$ w9 y0 v1 h3 o  人体气血循环的常数,是与人的呼吸、血脉的长度、血行速度三个要素相联系的,呼吸是气机出入的表现,其背后是有肺气、宗气推动,气行则血行,气虚则血瘀。
6 l5 y5 p! [# \6 ~) N$ |6 S6 e  气和血的关系,可以通过呼吸和血脉行走的长度来测量、推定,扁鹊认为,人体吸气有利于血脉运行,呼气的时候仍然可以推动血脉的运行,“人一呼而脉再动,气行三寸;一吸而脉再动,气行三寸。呼吸定息,脉五动。一呼一吸为一息,气行六寸。”
" m1 j; U+ A# q, k+ v  这是理论计算的结果,而不是实际测量的结果。这种计算,就是司马迁说的“守数”,数和象有关系,通过呼吸、脉动之“象”,可以推算气血运行的长度之“数”,也可以称之为“以象求数”、“以象概括数”。
' y( V# X3 t; [; r3 H  正常的人,“脉百动,为一备之气”,而“一备之气,脉行丈二尺。”这是一个常数,是正常人气血运行的速度。“昼夜漏下水百刻”,铜壶滴漏是古人计算一天时间的方法,今天我们说一刻等于15分钟,实际上是一个约数,古人一昼夜的100刻,如果等于1500分,与实际1440分相比,多出60分钟,长一个小时左右。也就是说,一刻钟不到15分,即一刻等于14.4分,才能和古人一昼夜100刻相符合。. _( s- \5 `. J: V* \: u2 \
  扁鹊认为,气血“一日一夜行于十二辰,气行尽则周遍于身,与天道相合,故曰平,平者,无病也,一阴一阳是也。”此处的“天道”,仍然带有道路意思,可以引申为规律,与老子关于道的思想有一些相合,但是又没有道是天地间普遍规律的深刻含义。0 b- o& F' ]: f
  老子的思想,扁鹊的理论,都必须建立在前人有关认识的基础上。整体观来源于女娲补天的思想,来源于河图洛书的天地万物自然生成论,来源于伏羲的八卦哲学。
- I9 ]) ~8 c5 F7 q; A4 ~  扁鹊说:
& @3 n' O) Z& V  “二刻为一度,一度气行一周身,昼夜五十度。”这个气血“昼夜五十度”的理论推定,影响到后世关于血脉运行的学说。《灵枢•五十营》的有关论述,与扁鹊的思想完全一致:“黄帝曰:余愿闻五十营奈何?岐伯答曰:天周二十八宿,宿三十六分;人气行一周,千八分,日行二十八宿。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周身十六丈二尺,以应二十八宿,漏水下百刻,以分昼夜。故人一呼脉再动,气行三寸,呼吸定息,气行六寸;十息,气行六尺,日行二分。二百七十息,气行十六丈二尺,气行交通于中,一周于身,下水二刻,日行二十五分。五百四十息,气行再周于身,下水四刻,日行四十分。二千七百息,气行十周于身,下水二十刻,日行五宿二十分。一万三千五百息,气行五十营于身,水下百刻,日行二十八宿,漏水皆尽脉终矣。所谓交通者,并行一数也。故五十营备,得尽天地之寿矣,凡行八百一十丈也。”
% A& R3 V: l' \. ]! L6 E0 ^5 W8 i+ x  《灵枢•五十营》关于呼吸与脉行的论述,体现出与扁鹊医学高度相似,或者就是先后互相继承的关系,扁鹊生活于春秋末期,他不可能学习成书于汉代的医学著作,因此,我们可以认定《灵枢•五十营》的有关论述,继承了扁鹊的医学、脉学思想。5 d5 L# t8 X* X- i
  《灵枢•营卫生会篇》也运用扁鹊“昼夜五十度”的理论,说明营气和卫气的循环:“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度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故曰日中而阳陇,为重阳,夜半而阴陇为重阴,故太阴主内,太阳主外,各行二十五度分为昼夜。”
( O1 k7 N9 w6 U9 l  N' h8 o  “五十度”的气血运行规律,也是营卫循环的规律,它是一个常数,循环太快、太慢都是不正常的疾病状态。扁鹊的这一思想,对后世也有很大的影响。0 a) l: p% R, B' d# l
  # w! u  ?* A- U" I- G

' v( r9 n5 z; M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16-11-21 11:35:25 | 阅读全部
Ybl:
+ }7 B: h3 d# a4 X& \+ M* m. |/ q@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曹老师所提营卫问题确实值得深思。相信大多中医人都被此问题困扰。我觉得急需回答的有这样几个问题:
, ]; u/ U3 H0 R: u) e8 Z1. 营卫理论提出的原因是什么?真实观察,内在体验还是为了理论自洽需要?
, W# c8 t) h$ T$ C+ \: f: x2. 内经作者是否对营卫提出了恰当的概念,功能,循行则临床意义?
* g1 B, N3 |5 v" i. ]& t3. 后世逐惭以气血论,营卫少及,究竞是何原因?9 o( t% Z3 ]( M! h+ ]) ]
4. 内经原作者是否明了气血和营卫的区别和联系?为何不以气血代替营卫?如果营卫理论有区别于气血理论的意义,这意义究竟是什么?0 u& r; A9 i& q& K% T
5. 如果气血理论完全可以涵盖营卫理论,是否可以放弃营卫理论?2 l  v+ c) B0 |" L. J( e( ]
6. 营卫运行是否是内证的结果?1 _/ ^% Y' O  f/ C
7. 是否营卫与气血的关系可以理解成体和用的关系?(气血以体论,营卫以用论)7 h) G/ c- K/ Z: X" r- ?, v
请教曹老师,多谢3 F8 {6 h) T5 i5 K7 V) v$ F) L
我:0 d  U. D* ]( z- `3 {# h2 a
@路玉滨 山中医 明尼苏达 扁鹊脉学天下传诵,五十营的学说,就来于扁鹊。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