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实录】叶明柱:毫针的沿革及相关问题探讨(文字稿)原创 2016-01-04 叶明柱 应象书院
8 }" ~# i! `% g# B( e
, J3 I3 D) M' u* G+ m- J8 c$ V# i5 l' H7 e8 q& ]
立即关注 应象书院 学中医,你能走多远,在于你与谁同行...2 z# v( v; V4 M- X l
作者:叶明柱 选编:敏禾 导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针具特别是毫针的发展历史,因为其材质、形状、制作工艺等不同决定了在临床上运用上的变化,在针刺手法和疗效上也有所不同,那么在毫针演变的历史中,有哪些值得研究值得借鉴的意义呢?12月23日应象中医书院,特别邀请到叶明柱老师进行《毫针的沿革及相关问题探讨》的讲座。 , a+ ]9 B: S5 e/ T% ~
原文(节选): 各位老师,各位同道,感谢杨老师,感谢应象,也感谢秦敏禾的主持。 徐苏老师在一次讲课中说:“在多读书,勤临床过程中,多思考,尽量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样学就比较快。”这是归纳法。我完全同意。但是我要补充一点,就是在多读书,勤临床的过程中,多思考,有时要把简单问题复杂化,这样学就比较深入,能举一反三,容易形成自己的特色。这是演绎法。 国医大师邓铁涛先生强调:“中医的文献、中医的理论、中医的经验是老祖宗的命根,如果丢掉......我们永远走在别人的后面。”要做一个合格的针灸师,就必须要读书,必须要思考,必须要搞中医的文献,搞中医的理论,继承中医的经验。 今天向大家汇报的是简单地介绍一下毫针的发展史,。“道、术、法、器”,针具是属于器的层面上的内容,但是毫针它的变革,反过来推动针灸学说的发展。因此还就与之相关的几个问题进行讨论。 这几个问题是:第一,捻转手法的起源捻转手法的起源;第二,金元时期针法兴起的缘由;第三,《甲乙经》中针刺较浅与留针时间短的原因;第四,砭石和刮痧之间的关系;第五,温针疗法是传导热,还是幅射热。自知学识浅薄,思考不周,其中缪误不少,恳请诸位批评指正。欢迎大家拍砖。 8 y c9 T; D9 c3 r
一 毫针的沿革 1.针的概念。针为“鍼”字的俗字。它最早记载于东汉的《说文解字》:“所以缝也。从金,咸声。”到了南唐、北宋年,徐铉校订《说文解字》的时候,就说“今俗作针”。 2.我们来探讨一些毫针变革的意义。研究毫针的演变过程,有助于了解针灸学发展的脉络,有助于对针灸理论和临床的认识,更好地继承发扬针灸学术。 3.介绍一下什么是毫针?《针灸学词典》(1987年):针具名,古代九针之一,为临床所常用。《灵枢·九针十二原》:“七曰毫针,长三寸六分(《甲乙》作“一寸六分”,与《灵枢 · 九针论》一致)。毫针者,尖如蚊虻喙,静以徐往,微以久留之而养,以取痛痹。” 《灵枢· 九针论》:“邪之客于经而为痛痹,舍于经络者也。故为之针,令尖如蚊虻喙 ,静以徐往,微以久留,正气因子,真邪俱往,出针而养者也” 以针身微细,不伤正气, 治疗寒冷痛痹各症,应用最广。 《灵枢· 九针十二原》和《灵枢· 九针论 》中所 描述的毫针,除了“尖如蚊虻喙”外,其长度两文是不一致的,长度是否包含针身针柄,包括不包括针尖,不得而知。究竟是什么形状的,也是没有图可以看,所以很难对当时实际使用的毫针有一个直观形象的了解。 4.毫针发展的不同时期,《中国针灸学术史大纲》认为,今天的毫针实际上包含了《内经》中三种针,一个是圆利针、一个是长针及毫针。圆利针已由毫针替代,长针则是毫针的加长版。 我们讲的毫针的变革主要是三个方面,一个是毫针的材料,一个是毫针的形状,一个是毫针的制作。 首先,毫针的材料有石、青铜、铁、不锈钢,其中还包括 骨、竹、金、银、陶、瓷等。 毫针的形状也不一样,包括针身、针尖、针柄。针身有短和长,针尖的形状,针柄的长短,所用的材料等等,针柄的形以及针柄的缠绕物之有无,是什么材料、什么形状。 还有一个是制作,是针家自己制作还是指导匠人手工制作,我们现在是半自动生产。 (1)我们谈谈石器时期,《素问· 异法方宜论》:东方之域“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王冰注:砭石,谓以石为针也。《说文解字》:“砭,以石刺病也。”《山海经·东山经》:“高氏之山,……其下多箴石。”《说文》:“箴,缀(zhui)衣箴也。”所以我们这里讲的《东山经》后面还有好几次的引用。石器时代针具的特点可概括为以石治病、就地取材、随体造形、一物多用。此时的针具尚未完全独立于生产生活工具,这因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所决定。古代对砭石的石材很有讲究,并非任何粗糙的石头均可磨成砭针,必须选择材质致密和纹理细腻的石材方可磨制成砭针。石器时代的针具有石质、草木质、骨质和陶质等。下面这张图里左边的是砭石,右边的就是骨针。 (2)青铜器时期,刚刚讲的是石器时期。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发现天然的纯铜块,呈紫红色,所以又称红铜。蓝绿色的孔雀石被古人用作装饰用品,也就是氧化铜矿(CuCO3·Cu (OH)2),经高温会熔融成为铜液,冷却凝固时成可以随意成形的红铜。但是红铜硬度低,不适于制作生产工具。于是把它们采集起来,按照制作石器的方法,把它们锤锻、打磨成为小刀、小锥或小件装饰品来使用。这就是人类历史上所谓的红铜器时代。 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又发现了锡矿石,常见的有锡石,这是一种氧化锡矿( Sn02);还学会了用锡石加木炭冶炼出锡( Sn)的技术。人们在掌握了冶铜术与冶锡术的基础上,人们又进一步发明了用红铜加锡、铅熔炼为青铜合金的技术,并且认识到青铜比红铜具有更大的优越性。青铜的优越性:第一硬度大。红铜的硬度为布林氏硬度计的35度,加锡5%,其硬度就提高为68度;加锡10%,即提高为88度。并且经锤锻后,硬度可以进一步提高。例如加锡10%的青铜,经锤锻后,硬度增至228度。第二青铜合金的熔点较低。第三青铜熔液流动性能好,凝固时铸造收缩率很小,因此,能够铸造出刃部锋利、轮廓分明、花纹纤细的器物。第四青铜的化学性能稳定,耐腐蚀,可以长期使用与保存。青铜原来的颜色大多是金黄色的,因此古代文献中以及在周代的青铜器铭文中都称青铜(或铜)为“金”。只是由于经过长期腐蚀,古代青铜器的表面往往生成一层青绿色锈,所以今天称之为青铜。根据已经发现的青铜砭针和对古代文献的分析,我们可以推断在商周青铜器全盛时期,出现了最早的金属针具一青铜针。下为1978年内蒙古达拉牧区出土的青铜针。 (3)铁器时代。使用铁是人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人类发明的冶炼术和制造术,把人类从奴隶制度社会的茅屋里,推向到瓦宇、砖壁和玉阶的封建社会殿堂中,进而又推向高科技时代。我国的铁器虽然出现晚于埃及的古代文明古国,但是我国的封建社会比欧洲早一千多年,这是主要原因,这是以铁为主的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我国在商代的晚期利用天上掉下来的陨铁,锻造铁器。到了春秋中晚期就发明了生铁冶炼术和生铁制造技术。战国早期就出现了生铁退火涂炭的硫化处理技术,脆性铁改变成为韧性的各种脱碳铁器。这种新型的铁器又早于欧洲两千三百年以上。汉代创造的炒钢技术和生产小的炒钢工具,以及可铸铁的广为应用,大大的发展了锻造技术,导致了更多的锻造器械出现,产生了经多次锻打的几十炼铁器、百炼钢铁器、贴钢铁器和夹钢铁器。魏晋南北朝时又有灌钢铁器问世。多种技术和多品种铁器的运用使得唐宋以后的铁器多样化。古代还讲金银铜铁等金属统称为“金”作为泛称,早期的铁的含义分类非常模糊,将铜看为美金,把铁看为恶金。在《针灸聚英》里面就引用了《本草》,认为:柔铁即熟铁,有毒,所以用马啣(xian)铁则无毒。什么叫马衔铁,就是放在馬嘴巴里,用来驾驭马的马嚼子。因为古人认为,马是属火的,火能克金,解铁毒,所以古来用它做针。铁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性,也有很强的接触性,接触水和空气以后就会生锈,铁制的针灸容易生锈容易断折。由于针具自制或请工匠打造,所以针灸针的用料,针柄的形状,针身的粗细,针尖的尖端每每不同。我们上海陆氏针灸是陆瘦燕朱汝功先生。陆瘦燕的父亲叫李培卿,他认为针的锋芒不宜过锐,需圆利相当,如果太锐了反而使病人觉得痛。陆瘦燕夫妇也对针具要求十分严格,针具有专人制作,针柄绕的均匀紧凑,针尖不宜磨得过锐利,须圆利得当。 这有两张图,左边的是1968年在河北满村出土的刘胜墓穴出土的金针,他的断面是扁方形的,和青铜做到青铜针一脉相承的。右边的是1976年汉墓出土的银针。
& q- Y5 s3 L4 \1 a(4)不锈钢时期,不锈钢不仅仅是单纯的一种不锈钢,而是表示一百多种工业不锈钢。这个不锈钢最早是德国的毛拉,1912年发明的,不锈钢的导热性能差,不容易生锈,韧性好。那么我们记住不锈钢导热性能差,韧性好,所以不容易断针,我们现在断针很少的。1935年日本人开始用不锈钢制造针灸用针,1953年我国在承淡安先生的倡导下,也开始用不锈钢制造针灸用针。 现在我们用的针灸针有国家标准GB202494。一次性无菌针灸针,也有国际化标准,这个标准在去年2月13号由中国专家成立。 (5). 以前针灸针是手工制作,后来采用的拉丝机,使得不锈钢钢丝能够拉出细丝,再半手工磨尖针尖,及缠装针柄。
& d" _, ~* d: D! |9 l2 m* n
二.现在谈谈和针灸变革的相关几个问题: 1.《内经》里没有捻转法。捻转法和提插法是针刺的基本手法。 《内经》时代的针具方脱胎于砭石,其柄为扁方形。这种针柄便于医者夹执,但不能以手指捻转。也有圆形及绞索状针柄,但不是主流。明代高武在《针灸聚英》中也认为:捻转法”非素问法也“。捻转法在什么时候才出现?我认为到唐代才出现。这是因为捻针的捻字在《说文新附》中才出现。徐铉校订《说文》的时候,他将当时没有收入到《说文解字》里的字放在每一部的最后,这部分字被称为《说文》新附字,共402个。也就是说捻字出现于东汉到北宋年间。文献记载“捻转法”最早是在《太平圣惠方》。《太平圣惠方》是宋代王怀隐编撰的,成书于淳化三年,其九十九卷收录之《针经》,作者已不可考。《针经》首次提到捻转法。这段文字比较长,其中讲了:右手存息捻针,最后讲了如转如不转,徐徐下之。明确提出“捻转”。《针经》为什么说是唐人所著?首先《针经》为了避讳唐高祖李渊之讳,将太渊的渊字改为泉。其次把上脘中脘下脘,写成上管中管下管。还有第六条阴经,不是以输经原而是另设原穴。这些内容仅见于唐代医籍。《中国医籍考》中讲:“今味其序语,非出于唐以后之人者。”说明了捻转针法在唐代才出现。金元针灸大家窦汉卿在《针经指南》第二十九页首先提出,手指补泻法。他认为手指补泻计有十四法,其中有“撚法”,即“捻转法”。他认为针刺的补泻法不在呼吸和提插,而是在于手指。他在“气血问答”当中有这样一段话:“以大指次指相合,大指往上进谓之左,大指往下退谓之右。如内针时,须索一左一右。”这个就是捻转的手法。 十三年之后,也就是1308年,杜思敬在《针经摘英集》中载有“九鍼式”图,这是我们所看到的最早的“九鍼图“。他所画的毫针,柄上已经有一个便于捻针手法的缠绕物。形状已经和我们今天使用的毫针的形状基本上相似。 2.我们接着这个话题,想谈一谈,金元时期针法崛起的缘由。晋唐之际灸法发展到了顶峰了,《千金方》及《千金翼方》中灸多针少,《外台》更引《内经》“针能杀人”,只录灸法。灸法的弊端也暴露无遗,疼痛、瘢痕、治疗时间长,而且要化脓,这时灸法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唐宋以后的铁器更是多样化,毫针的针柄发展成为圆柱形,针体变为细长,针柄上有缠绕物,为针法盛行提供了物质基础,在《针方六集》当中记载当时窦汉卿窦氏针法,它沿皮透刺,也就是从这个穴位透到那个穴位,说明他使用的豪针的针体是细长的。 捻转针法的问世成为毫针手法当中的一个基本手法。他丰富了针刺的手法,使针具得到了灵活的运用,促进了针法的发展,后来复式的手法层出不穷。 金元时期,道家兼针家很多,如大家熟悉的马丹阳,他就有马丹阳金针十二穴。道家和针家的增多,如马丹阳,道家对针法影响日益加大,为丰富针刺手法提供了理论指导。 领军人物的出现——当时的窦汉卿追认为太师,他写了一本针经指南,他推崇流注八法,八脉交会穴,他写了到今天我们都在读的《标幽赋》,他认为“拯救之法,妙者用针”。 再一个是歌赋的出现,他便于了记忆和普及。这些歌赋在治疗方面都是以针刺为主的。所以在《针灸聚英·凡例》里讲,标幽、玉龙、肘后诸歌赋,当时的医家都认为易于记诵,然后专事于此。《针灸歌赋选解》讲,历来学习针灸歌赋的人很多。 《中国针灸学术史大纲》,到了金元以降,言针法的书突然间增多了。其原因可能如上所述。 3.接下来我们第三个要谈一谈《甲乙经》为何浅刺及留针时间很短。 我们看《甲乙经》所载的三个穴位,一个是大肠俞,刺入三分,留六呼,灸三壮。曲池:刺入五分,留七呼,灸三壮。太冲:刺入三分,留十呼,灸三壮。大肠俞刺入三分,比曲池刺入的深度要少,和太冲刺入的深度差不多,而且它们留只有六呼,留七呼,留十呼,说明它刺得很浅,留针的时间也很短。所以《中国针灸学术史大纲》也讲古代针刺的深度普遍比较浅,八分一寸就是深刺。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象?这是魏晋之时的针具之柄长而扁方,粗陋,造成的创口又比较大,故只能只能浅刺。又因为针柄比较重,医者手要扶着那个针柄,所以留针的时间比较短。 我们看到那个时候的右边的那个金针图,针柄上面是有孔的,可能当时是为了便于悬挂的,我们现在使用的毫针的针尾上仍然也有那个痕迹。《针道秘旨》胡海牙写的,他讲发展到铁器时代,古人开始用马口铁磨针,磨出来的针很粗,和缝麻袋的针差不多。 我们再看一本书《浙江近代针灸学术经验集》,其中记载,有一个针灸名家叫叶椒青的,用马衔铁、白银加工自制,针身圆而渐尖,近针柄处约0.15厘米,有短有长,似锑非锑,似毫非毫。所以针刺法和一般的毫针不同,进针深度与《甲乙》、《铜人》所载的相仿。可见还与针身的形状有关。 此外,《灵枢 九针十二原篇》:“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胡海牙在《针道秘旨》中讲:“古代并无留针之说,而以得气为原则。”“刺之要,气至而有效”。 1969年,出现了一种快速针刺疗法,它的特点就是强刺激不留针。1997年,《新编快速针刺法》问世。已故上海针灸研究所的吴民源主任,他也是强刺激不留针,其针感非常强烈的。 古代的《华佗传》里面记载 他的徒弟樊阿善针术,当时的医生都讲了,背及胸之间不可妄针,针之不过四分,而樊阿针背入一二寸,巨阙胸藏针下五六寸,而病都会好。这个樊阿的针术实在高明,以致被写入史书。樊阿究竟刺什么穴位呢?我想他是刺背俞穴。因为据《医心方》记载,各家刺背俞法中的华佗背俞穴它位于脊柱旁0.5寸,可以深刺。华佗的背俞穴后来被日本石坂宗哲发展为华佗夹脊,1954年就传回中国,然后到1959年我国才有人临床报导。胸腹部它可能是沿皮向下的。樊阿的针具可能当时是特制的,也可能是传说或者夸大,这个我们存疑。 4接下来我们讲第三个问题,砭石是针具还是刮痧的工具? 早期痧以沙、砂、痧等形式出现在相关文献中。这个痧有三个含义,第一是麻疹的别称,第二是痧病,它是感受了秽浊之气出现的一系列症状,第三个是痧象。 我们现在有个成语叫“含沙射影”,最早在东晋的干宝《搜神记》里有记载,也在葛洪的肘后方有记载,射工将沙射到你身上,你就生病了。 沙病之称最早见于南宋的《叶氏录验方》,他的治疗方法有三个,第一艾灸,第二药物外敷,或者药物内服,刮痧是后来的,这个书里是没有的。宋元时期主要是外治法。南宋采用的艾灸法以“得沙”,元代出现绳擦法、麻戛法、灯火焠法,明代出现方药、刮痧、针刺、放血、焠法、推拿等法。 《世医得效方》治沙证,但用苎麻蘸水,于颈项、两肘臂、两膝腕等处戛掠,见得血凝皮肤中,红点如粟粒状,然后盖覆衣被,吃少粥汤,或葱豉汤,或清油、生葱、茶,得汗即愈。还讲了治法以及饮食方面的东西。 清代郭志邃《痧胀玉衡》, 痧病病因范畴扩大,病名急剧增加,临床实践不断总结,治疗方法不断丰富。大家有空可以看看《痧胀玉衡》。王庭在《痧症全书》里讲,“行之者为乡间妇人,故名医者不通”。 解放以后在1960年江静波先生写了《刮痧疗法》,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开创了现代研究刮痧之先河,为之正名。他介绍的刮痧方法有:苎麻、小蚌壳、铜钱、瓷碗、瓷酒盅、瓷汤匙、牛角药匙。第二有扯痧疗法,第三放痧疗法,用砭石、陶针、三棱针。放痧他用的砭石,没有刮痧。 真正的刮痧疗法流行,归功于台湾的一个著名预防医学专家吕季儒,他写了一本书《吕教授刮痧健康法》,1990年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后来在中国办了很多学习班。 我们现在看一看,砭石到底有些什么作用,到底有没有做刮痧用的。先看一看针灸史专家马继兴先生的文章,他把医疗砭石分为四类:第一是熨法,第二是按摩的,第三切割痈脓、刺泻淤血的,第四叩击体表,就是没有刮痧的。 刮痧的工具,元代出现绳擦法,麻戛法。《痧胀玉衡》中刮痧法,有用铜钱蘸香油。民间有用碗、汤匙、铜板,没有用石,更加谈不上砭石。牛角刮板是吕季儒首创。砭石作为刮痧工具则是近代人提出来的。有人认为砭石是用磬石制成的,这是想当然,有人认为前面讲到的高氏之山是在山东境内,这是值得商榷的。 《尚书 禹贡》提出:“泗滨浮磬”。泗是泗水,滨是水边的意思,泗水发源于山东省泗水县,为什么叫浮磬呢?孔颖达讲:石在水旁,水中见石,似石水上浮,此石可以为磬,故曰浮磬。泗滨浮磬的意思是大禹治水成功以后,泗水边上的人民就向大禹进贡可以制磬的石头。 那么有人认为高氏之山在山东,我们现在看看,《山海经》中所讲的高氏之山南三百里,为岳山,又南三百里,为豺山,又南三百里,为独山,又南三百里,为泰山。泰山在山东,泗水也在山东。由此可以推论,高氏之山是在泰山之北的1200里。我们不必读懂《山海经》,这是一本很难念的书,只要把东山经的一篇仔细看看,就不难发现。但是现在的人都比较浮躁,就直接讲高氏之山是山东的,比较简单。那么高氏之山到底在哪里?那么推算一下,三百步为一里,大概相当于现在415.8米,高氏之山有人认为是长白山,也有人认为是在迪化附近。虽然它是有争议,但是它总归肯定不在山东。 《山海经》东山次二经:凫丽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箴石。这个在安徽的符离集镇,三面环山,山上产一种草,叫符草,所以叫符离集,这还是有异议的。 一般认为:《山海经》所记的地名,是以河洛为中心。是夏代的作品,周秦之人有所增加。所谓河洛为中心,河是黄河,洛是洛水,当时文化政治中心是在河洛地区。也即是说高氏之山的砭石和泗水所产磬石,在《内经》时代完全没有关联。 那么为什么现在磬石和砭石会连在一起?为什么有人非要把高氏之山搬到山东?问题是这样的,1978年,山东出土了一套13枚编磐,其中2枚已经损坏。有一个山东省的音乐教师,叫杨浚滋,他根据《尚书·禹贡》考据,到古代的泗水地区去寻找泗滨的浮石,他用个锤子东敲敲西敲敲,结果找到了浮磐。恢复了古代编磬的完整性。编磬在1987年首届中国艺术节上,向世界发出了它庄严美妙的声音。 编钟的敲响,引起了一个人的注意,这个人叫耿乃光。耿乃光先生是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究员。他1997年退休,他应用了先进的技术,对磬石进行了研究,他当时就认定了,杨浚滋先生采集的泗滨浮石为就是“砭石”,称之为泗滨砭石,于是就做成了各种砭具,成立了公司进行了商业运作。2006年,中国针灸学会成立了砭石与刮痧专业委员会。 耿乃光先生依据的就是《砭经》,《砭经》又名《砭石述略》。是在1933年,由一个祖传砭术世家的韬光居士,假托药王孙思邈后裔砭道人之名,自费出版。到了2004年,香港鹭达出版社就出版了《砭经》。到了2004年9月,陈耀南先生出席了砭石协会会议,并且与耿乃光先生会面。 耿先生对于砭石的发掘,对砭石疗法的热爱,制作和不遗余力的推广,值得敬佩,但是他毕竟不是针灸界人事。先生已经于2010年前去世了,但是在网上找不到他的信息。为什么呢,以他的名字注册的砭石的各种的器具都在卖,所以在网上找不到先生已经去世的信息。耿乃光先生写的一本书叫《新砭石疗法》2000年由学苑出版社出版。伍悦和林霖编辑的《砭经与砭术》,2010年学苑出版社,其后记当中记载,“2006年春,耿乃光教授送我两本香港太乙中医针灸诊疗研究院,陈耀南中医师结缘印赠的《砭经》。”他在这里明确的指出了,2010年以前“先生已经过世,夙愿未酬。” 再看看上海两位著名的应用刮痧的老师。一位是我的老朋友李湘授老师,他写了两本刮痧书,现在上海大部分刮痧的,都是他的学生。他是用牛角做刮痧板的。另外一位是李道政先生,他在做客上医网时说,他选用过不同材料的刮痧板来治疗,牛角的,石板的,玉板的,不锈钢板的,砭石,黄铜,白铜,紫铜,塑料板。但是他用下来,不是砭石最佳,而是黄铜最佳,是上品。 综上所述,高氏之山在泰山之北1200里,不在山东。砭石是石质的针具。产于泗水之滨磬石原是用来制造编钟的。用磬石制造砭具,使之可熨、可摩则是近来的事。砭石为针具之始,但与治疗痧症的刮法不能混为一谈。使用砭石作为刮痧工具的最早文字记载是1933年。目前使用石质作为刮痧工具的并不多。认为在砭、针、灸、药、按跷、导引六法之中,砭就是刮痧,砭为第一法,这是混淆概念,有意抬高刮痧疗法的地位。在《灵枢》里面,有把导引作为第一法。我认为,按跷应该为第一,为什么呢,因为按就是按摩,跷就是用足来按摩。在远古时代用手和用脚来进行按摩,是动物的一个本能,也就是说在没有砭石之前,应该就有了按和跷。 5.接下来我们谈最后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大家用的温针疗法中,是传导热还是辐射热。我记得我刚刚在讲不锈钢时代的时候,我和大家强调一个就是不锈钢是一个热的不良导体。 温针疗法起于何时,最早的记载是在明代。《明医杂著》中讲,当时的温针疗法以香白芷作圆饼套针上,然后把艾放在饼上来温针,多取效。作者对这个方法是否定的,认为针则不灸,灸而不针,系后人的俗法,山野贫贱之人搞的。《针灸聚英》和《针灸大成》均有记录,文字略有出入。到了120年后的,明代的《医学入门》(1624年)记载,“痹不知痛痒者,用艾粟米大于针尾上烧三五炷,知痛即止。”其描写是明确的,形象化的。温针疗法为此书记载最早。 上海温针疗法盛行,是因为李培卿、陆瘦燕父子倡导。李培卿先生是陆瘦燕的父亲,是一个非常知名的针家,他是1947年去世的。他使用的针具,肯定是铁质的,因为不锈钢针是1953年承淡安先生才倡导的。李老先生认为温针的目的在于求其温暖,不求其灼热,所以艾炷不宜过大,灸壮不宜过多,一般只要灸一壮(枣核大)就够了,否则达不到治疗目的,反而增加治疗痛苦。李老先生也讲到,温针有禁忌之症,凡高热之时或抽搐、震颤、不能留针的病例,则不宜施用。 高镇五先生在1966年的时候写了一篇文章,就是不同质量的毫针温针灸的探讨。这篇文章对不锈钢针,对使用不锈钢针温针疗法做了一个质疑。但由于1966年文化大革命刚刚开始,所以这篇文章并没有得到重视。由于针具采用了不锈钢以后,于是所以有人就采用了银针进行治疗。上个世纪60年代初上海针灸研究所,华延龄老师就采用60%成分的银针,刺入风府、哑门、下脑户,命名为温通督阳。他说烧燃艾柱5到7壮。1967,68年,针灸研究所和龙华医院合并的时候,我也在给病人做温通督阳。那个确实是很烫的,病人不是温感,是疼,痛,它的针刺部位是发红甚至起泡。 温针疗法的专著,大概是1975年就出现了,到了1978年正式出版,是河南省的张学贤写的。 使用不锈钢制作毫针的温针疗法,它的温热感是针柄上的艾团,燃烧时候产生的辐射热,而不是传导热。这个我们从张学贤写的《温针疗法》中使用的调温板可以看出来。如果你在针下放了一个硬板纸做的调温板,热感就消失了。而且他在治疗中使用的艾柱比较大,需要1壮到10壮。 程珂在2007年的《上海针灸杂志》进行了一个报道。用红外线热像仪和鲜的猪后腿进行试验,将金针,银针和不锈钢针三种针具的对比。发现银针的温针灸的传热速度最快,其次是金针,不锈钢针仅仅传到比较浅的组织里面,大家有空可以看看这篇文章。 用艾绒包裹在针尾容易跌落,烫伤患者。这种事故出了很多。最早用艾柱的是黄学龙,他是位非常有才华的针灸医生。1935年他加入了无锡的“中国针灸学研究社”,1949年被推选为副社长。他在50年回家开设诊所,这个时候他就用艾卷熏灸,以艾卷插入针柄上烧针尾,叫温针。所以使用艾卷装在针尾进行温针,他是最早的。这个老先生曾在50年被评为浙江省中医院特约医师,后来又进入省中医研究院,浙江省中医进修学校,也就是今天的浙江省中医大学。 现在有人用现代科学制作了电热针,只是使用不方便,而且价格比较昂贵。 最后,今天讲得内容就是这些了,由于内容比较多,所以很多东西都被删除,内容就不是那么完整,比较凌乱,请大家谅解。 1、 请问叶老您是怎么应用针刺补泻手法意义是什么,为什么现代不再注意了及留针时间? 答:对于针刺补泻手法,针刺肯定是有手法的。补泻手法只是针刺手法的一个方面,如平补平泻,《内经》中“络刺、大泻刺、毛刺、半刺、豹文刺等”不施用补泻手法。针刺井穴、人中、等特殊穴位,很难施用补泻手法。此外,刺小儿,浅刺疾出,也谈不上施用补泻手法。补泻手法现在临床上应用的人非常少,为什么呢?有三个原因,第一个问题做针刺手法,你的针具一定要粗,否则你没有办法做。当然功力高者可用极细之针做手法。第二个做针刺补泻手法的时候,病人觉得很痛苦,你看烧山火透天凉,这个手法要花很长时间,病人能忍受吗?如何减轻病人的痛苦非常重要,魏稼老师提出“无创痛针灸”,这是针灸发展的方向。第三,现在针刺病人多,你搞补泻手法以后,医生的工作量就增加,本人认为针刺疗法主要是得气,气至而有效。所以补泻,特别是明朝以后各种手法盛行,令人眼花缭乱。《针灸聚英》和《针灸问对》就对之作出批评。本人曾对合谷与复溜配伍治疗无汗或多汗列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各家之补泻不一,甚至相互抵牾,但均有疗效。亦有报道不行补泻手法而有效者。 留针也是针刺疗法的一部分。针的数量、刺激强度和留针时间的长短都和刺激量有关,刺激强度高了,留针的时间就可以短,甚至可以不留针,但如刺激强度减少,那么留针时间就要长一点。一般来说对于痛症,是需要留针的。有时需要长时间留针。 还有一个是五体针法,现在杨维杰老师《针灸宝典》里面有讲,但是我的个人看法这个是跟当时人们对解剖的一个看法。当时的针具比较粗,可能产生的结果会想到这些,但是现在我们讲针刺深浅,有浅刺得效,比如说腕踝针、浮针,它们是浅刺得效的。也有深刺得效的,有放血得效的,好像和五体关系不是很密切。比如治皮肤病,曲池、血海,你针得浅吗?不一定。 2、 有说针刺再用补法也是泄气的,听了叶老师的课,想请教是否这个说法也与针具的演变有关,现在毫针可以细到0.12,是否不用担心泄气了? 针刺能调节机体功能,但毕竟还是一种伤害的。所以就算你不用泻法,有时针数多或强刺激之后,病人也觉得很疲乏,因此有人说针刺是泻气的。 3、 叶老您对电针的看法是什么,对什么样的病证效果好了? 因报道电针的疗效和不使用电针的疗效一样的,所以我是不用,因此,对电针没有感性认识。对不起,不知道对什么样的病症有效果。电针最早是为了针刺麻醉而普遍使用的,当然再早的时候,30年代就有了。 【来源:本此文录自叶明柱老师12月23日在上海应象中医书院微信群的讲座《毫针的沿革及相关问题探讨》一文。欢迎转载,请标明出处。图选自网络。由应象书院编校发表,图文版权均属于原作者。若有版权诉求,请及时联系。本订阅号历次及本次所发布内容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仅供专业人员学习参考,本订阅号及应象中医不承担因内容而产生的任何医疗责任。】 1 R7 e2 T; B1 ^' H% E
应象青年中医书院(简称应象书院),是一个由专业中医组织的在线沟通学习平台,致力中国中医传承,让更多青年中医专业人才得到有效的中医培训。包括中医名医在线培训学习,线下培训实践操作,中医爱好者及受益人群验证分享等。 上海应象中医学堂咨询电话:021-64067850 上海应象中医门诊预约电话:021-64069252
* ]3 h1 D$ a( F' {' f 地址:上海市虹梅路3215弄201号圣伦兰大厦2A/6B 8 t: P; h8 k8 ^- l T z$ s
: Y3 z3 W2 t( c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