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燕赵中医

查看: 2559|回复: 0

并不是中医西化,这一次认真谈谈传统中医要怎样走向现代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2945

主题

6912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550
发表于 2016-12-16 09:49: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并不是中医西化,这一次认真谈谈传统中医要怎样走向现代
& [4 R0 V( s* S7 |, o8 d" U( a' ~* T# f# I. F7 H: ^: W
原创 2016-12-15 秦志仁等 中国中医药报
1 J( O: v0 }5 L/ ^
1 o: c9 |# g, F: U# y3 L5 _( R5 i: X$ }+ D
•中医应该汲取现代医学之所长,积极发挥特色优势,加速从传统中医迈向现代中医的步伐,让中医更适合现代社会的需求。
9 Q- w2 W! ~6 w* n* v' i2 W6 }) |" {& H6 G) \6 E: p
•在充分继承传统中医优势的前提下,根据现代社会的需求进行创新发展,关注现代疾病,积极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并重视传统理论的创新。8 N* v2 x+ K' _4 X. t2 w

5 T8 |2 W' e9 ]/ Q•要实现传统中医的现代化转型,就必须在政策积极导向的前提下,全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要对教材进行重新修订,并重视中医科普宣传工作,加强中西医之间的融合。
! ~8 G% V, l& V% j西医,即现代医学,是建立在还原论上的精准医学,在诊断、治疗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在世界范围内,现代医学处于主流地位,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现代医学所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抗生素滥用、激素应用不当、过度输液等问题都是不容忽视的。目前,随着社会对健康的需求度越来越高,现代医学已不限于生物-医学模式,正在逐渐向更全面的生物-医学-心理-社会模式转化,这与中医理论所包含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人的整体观、辨证论治的科学观、治未病的健康观是不谋而合。在当前大背景下,中医应该汲取现代医学之所长,积极发展中医特色优势,加速从传统中医迈向现代中医的步伐,让中医更适合现代社会的需求。
; r0 O! P& d0 ~# K# P3 [$ M
5 y) h, B: i7 ?! z  W中医走向现代不是中医西化
1 x0 R+ Z  K: K8 v1 d% a中医的核心是天人合一、整体观念、辩证论治。中医由传统走向现代,是在中医核心理论基础上的发展,也是传统中医理论在现代临床中应用的总结与创新,而不是中医西化。
' m; H6 |4 w- R) T7 R
6 I" A; o) a* V) ^9 J目前,很多中医院在临床治疗实践中,中医处于极其辅助的地位。比如,中医院的分科基本上与西医院分科名称相差无几;另外,在某些中医院的日常诊疗过程中,很多医生完全依赖辅助科室的检查、化验结果,没有发挥中医四诊望、闻、问、切的优势。这些问题在某些中医院里是现实存在的。) A7 J! }; \9 h* i
. A) R* P$ y  q- k- q  p
中医院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的初衷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如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没有把握好尺度,使得中医的理念和思想不能指导临床,中医的治疗手段不能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医在中医院就处于被动尴尬的位置,这不是中医现代化,而是中医西化。7 V% c( R9 t% n  L0 I; x! J
8 _5 q& s2 |# |0 Z; a
中医要主动适应社会需求
+ N) q/ ]- }3 g" N中医走向现代要在充分继承传统中医优势的前提下,根据现代社会的需求进行创新发展。) A5 g* `8 t; T$ k6 Z

1 c) A3 i0 x, @& X现代中医应关注现代疾病。中医不应只停留在对“证”的认知上,更应该针对具体的“病”,尤其是“现代疾病”发挥优势。国医大师邓铁涛用《脾胃论》的观点治疗重症肌无力,取得了重大的突破。黑龙江医科大学的吴效科教授从“痰壅胞宫”的角度认识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现了黄连素的治疗效果。传统中医虽然也有辨病的理念,但更重视辨证论治,并且现代很多疾病是中国古代没有发现的,所以中医不应该只局限于传统思维,应该针对现代疑难病症,发挥中医辨证思维的优势,总结中医治疗某些疑难疾病的规律和思路,使中医更好地服务人类健康。8 T+ _* U3 ^/ \& `. Z" @

7 ?: i7 i8 m. J7 V& }6 P2 b2 B现代中医应积极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比如,对于肿瘤,现代医学的手术及放、化疗都是有效的应对方法,但是中医药在治疗肿瘤以及防止肿瘤复发方面也颇有特色。肝癌专家汤钊猷院士曾在著作中表示,西医治疗肿瘤是消灭敌人,事实上敌人是消灭不完的,而中医则是改造敌人。因此,他提出了治疗肿瘤必须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中、西医在很多医学问题上具有互补的特点,可以在诊断上互相补充,在治疗上互相配合,以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所以现代中医不应该排斥结合,应该善于整合中西医的优势,重视与西医的结合。
! T( O- W8 F" x( F; W: J6 f+ C/ Q  B/ ]' r$ U. B, D8 c, E
现代中医要重视传统理论的创新。现代中医应该在传统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际,总结临床经验,在继承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国医大师王琦教授提出体质学说,强调辨证、辨病、辨体、三位一体,将成为我国精准医学的理论基础。国医大师张镜人教授创新提出了脾胃病学说,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方面取得了突破。现代中医应该在阴阳、五行、辨证论治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出新的理论体系,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 D- G! E2 r1 P# Y3 Y5 J) S
7 M) _4 s& w+ l中医走向现代需要政策支持
9 V5 d, |, b; q2 v7 M% L. [中医由传统走向现代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努力,其中政策的导向是重中之重。目前,“中西医并重”的政策方针为传统中医走向现代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在具体操作方面,笔者有以下建议:
; G' I5 m  [5 [3 A: W
9 d/ ?9 y* B$ o8 ]! u3 B. c首先,中医教材要以现代科学研究为基础进行重新修订。笔者认为,中医药教材存在两大问题:一是部分教材的文言文翻译仍有晦涩或者不统一之处;二是对于某些中医历史上有争议的问题仍没有明确说明,比如“十八反十九畏”以及细辛、附子等有毒中药的用量问题等。
1 f& Y. {) u- _
$ |* w: L- b2 T, Q7 i( ]充分利用现代科研成果是中医走向现代的基础,建议有关部门组织编写教材以现代科学研究成果和文献考证为基础,在科学分析的前提下,对很多晦涩或有争议的问题进行明确说明,并且建议教材中加入国医大师或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这样有利于传承与科研并重,让中医学子建立现代中医的意识。
# e0 g* J& N( [2 q6 u$ X; ~5 z9 g8 @
第二,要重视中医科普宣传工作。中医是古代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的智慧,中医在养生保健方面是极其贴近人们生活的。比如,让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融入青少年课间操;节气养生的理念应该深入千家万户;加强基层群众对中医优势病种的认识等。相关部门要重视中医科普宣传工作,让中医走进群众生活,只有这样才能明确群众对中医的需求,才能为中医走向现代指明方向。
$ l$ n9 _7 p5 W$ w) E# O! S% k3 K# F6 u. h" N
第三,要加强中西医之间的融合。传统中医走向现代中医必须由中西医共同承担,现代医学有先进的科学设备和科研技术,是中医走向现代化的有力支持。中医学子应该积极学习现代科研知识,相关政策也应该积极鼓励西医师或是现代科研人员转学中医,成为复合型人才,为中医走向现代储备人才大军。* L: u* Q0 n) G% j! }
+ \3 S6 x  X& r* i
要实现传统中医的现代化转型,就必须在政策积极导向的前提下,全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传统中医才能真正走上光辉不落的现代中医之路。
! w! V7 P4 c/ f7 ]作者:秦志仁 陈懿榕  上海市中医医院 " C* _* `$ y, @8 ], g7 ^
          史燕敏 上海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 N  o5 d8 W0 T. W! [, k7 C0 h0 F          游毅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 F- Y* D' g1 C+ h5 x新媒体编辑:姜洁冰
- o+ T% I2 A# V2 b( f" m
/ m9 v7 s7 a2 P9 p& T+ m" @) L推荐阅读
& x: K- X$ G" I9 O# ]6 c$ J4 H刘维忠:三万健康文化墙,犹如医生在身旁 | "一病一墙"推广中医
( b# Z4 V5 }! |, z
8 p( H- N0 @; J# O7 B内容合作:010-84249009转6305  3 |5 a$ ?' J9 M; _
                   或 加微信 251693518% w( H; `5 r9 b
商务合作:18500879979% `3 ~0 W+ z: X1 o. U
微信投稿邮箱:cntcm01@126.com9 F/ P! C( |9 w$ Z% Q6 i
(文章以观点、政策、学术和中医药文化等为主,需原创首发,请在邮箱里留下您的姓名、单位和联系方式。)* B) ]+ p8 [/ q
  ~* [3 Q. Z7 f+ o0 o1 f* z, |
版权声明:本文为《中国中医药报》(微信号:cntcm1989)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获取授权。
6 F: X; q* P. R3 w9 Q+ y阅读原文阅读 339219 投诉
- ]6 s9 |9 O2 y$ e4 o4 Q9 r1 j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燕赵中医

Copyright © 2016-2025 燕赵中医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河北中健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050128号-6
《互联网医疗卫生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冀卫网审字[2005]1号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QQ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