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回忆我的爷爷刘子云 ——记祛腐生肌镇痛膏 的千年传承 亦名: 肌肤康 笔者:刘文利,男,汉族61岁,1953年10月10日农历九月初三生人,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职称,于2013年10月退休于安国市教育局。在刘氏家族系刘子云的长孙。籍贯河北省安国市祁州镇东河村人。 第一部分安国市概况 安国市辖属河北省境内,位于北京、天津、石家庄三角连线的中心地带,占地面积48.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1万,198个自然行政村,1995年合乡并镇划为6个镇、4个乡、1个办事处、5个居民委员会。北至京港澳、京石高速25公里,东至大广高速25公里,西至京港澳、京石高速、京广高铁15公里,定河公路贯穿东西,231省:道贯穿南北,交通非常方便。 安国市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汉建初年,高祖刘邦取安邦定国之意,封王陵候为安国候,公元前117年西汉武帝元狩六年始置安国,故命名为安国县。公元1004年宋景德元年,祁州治所迁至此,故安国古称“祁州”。民国三年复名安国县,1991年改设安国市。世界名人关汉卿就诞生在这里。建国后,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贺龙、陈毅、李先念、胡耀邦、贾庆林、吴仪等都来到过这里视察。 安国药业发达,源于北宋,发展于明,鼎盛于清,历史已逾千年。现发展成全国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素以“药都”和“天下第一药市”享誉海内外。安国的八大祁药千年前就名盛全国,现发展到百余种、十几万亩的中药材种植基地。从种植、加工、饮片、煅炙、提取、制药系统发展。古有百刀槟榔,切、煅、炒、炙,及现在的瓜蒌丝加工,都是安国人的绝活。境内南关有始建于东汉时期全国唯一一座纪念药界人士的庙宇建筑群——药王庙,供奉着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被皇帝加封的药王——安国南关人邳彤,还有华佗、张仲景、孙思邈、张子和、张介宾、徐文伯、孙林、皇甫士安、刘河间等十位历史名医。药王庙的建立是安国药业发展的起源,所以自从有了药王庙各朝代、皇宫里用的药都在安国祁州存放几日,不然是没有药效的,致使皇宫里所用的丹药都来安国加工制作。这就是发展至今享有“草到安国方成药,药经祁州始生香”的美誉。被国务院命名为“中药材之乡”。 第二部分安国市制药厂的前身 安国市制药厂始建于1957年,当年叫制药合作社。我的爷爷刘子云(1909~1991年4月12日农历二月廿七)和父亲刘丙辰(1931年11月6日农历九月廿七~2013年12月6日冬月初四)以解放前西颐兴在册的身份和所有制药设备入社。那年我四岁,对于有深刻印象的事,记得就非常清楚了。成立了制药合作社后,为了工人们家的孩子有人照看,在厂内建办了幼儿园,为了接送孩子方便,便把幼儿园设在大门和厂区门中间的位置,母亲王荣花(1932年2月7日农历正月初二~1987年3月29日农历三月初一)就在幼儿园任幼儿教师,我自然就是这个厂办幼儿园里的一员了。入社后我的爷爷始终是一名制药师,负责中草药原料质量、加工,一直到成药制作的整个工艺流程;我的父亲刘丙辰是一名制药工人,主要负责“打水丸”的工艺技术。当时的制药工艺都是传统的手工工艺,打水丸是用一个直径有1.2米左右以植物藤条编织的一个圆形的匾,匾是用大漆漆过的有光泽,一边吊上绳子,先在匾内均匀的撒上一层药粉,再用多孔喷壶均匀的喷上水,喷水多少非常关键,喷上水后双手托起另一边用力圆周左右晃动,这样做成不规则的小颗粒叫做起母,把起的母凉干后再放入圆匾内均匀喷水,再撒上一层药粉后做左右圆周晃动,这样反复操作使药丸加大,这时做成的药丸大小不均匀,用筛子先筛去大个的,再用一细点的筛子筛去小个的,把大的小的粉碎后重新再做,中间均匀的药丸便是成品水丸。熟练工每天每人只能打十五斤左右的成品,产量很低,供不应求。 1958年初,更名为安国县制药厂。在大跃进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东风的推动下,为提高产量厂领导提出对旧设备进行改造大力发展新技术的建设意见,组建了新技术改革领导小组我的父亲刘丙辰担任组长。因中药材的制粉是制作各种成药的第一步,以前都是用牲口驴和骡子拉石头碾子,把切碎的草药放到石头碾子上碾轧,碾压到碾砣外边的药渣再扫进去,碾碎后人工再用马尾箩筛去药粉,马尾箩上边的药渣子重新放回碾盘上碾轧,工效很低。(马尾箩就是古代时期用马尾丝编织成的200目的网,把网张在用柳树结的小薄板做的圈上古称箩,直径有40公分高有10公分,至今还有用着筛面粉的。)父亲就先从制粉车间入手进行改造,把一个碾盘上装上两个石碾砣,每个碾砣的框上装上带有角度的刮板把碾压到碾砣外边的药渣自动刮进去继续碾轧,用电动机做动力比牲口拉快得多了。又把人工用马尾箩筛药粉改造成了密闭的电动筛箱,省工、省力,筛的还快,又防止了药粉的粉尘损失。接着又把需要精细研磨难以成粉的一些药材放入新研制的球磨机中,日夜不停地转动研磨,省去了人工,磨出的粉比人工磨出的粉还细,这样也自然又提高了成药的药效。父亲的手艺发展到气焊、气割、电焊、各种车床、黑白铁、电工、钳工样样精通,至今沒有见到过能焊铜、焊铝的师傅,因为铜和铝熔点低导热快,焊接时焊口会产生大面积的熔化又没有颜色变化,所以非常难以掌握焊接。尤其是钳工所干的活沒有章法沒有规矩更沒有图纸所依,都是见机行事,就这样还获得了八级钳工的最高技术职称证书呢。然后自己设计画图纸,带领新技术改造小组的全体人员又把人工打水丸的方法改成了用机器,当时自制的水丸机就跟现在的水泥搅拌机差不多,不过椭圆滚筒是用铜板做成的,这样可增强药丸表面的光洁度,这样一来,每台机器每天能打出150斤左右的水丸,比以前的手工快了10倍。 正在技术改革进入高潮的时刻,也就是1958年的12月24日,周恩来总理来到安国县制药厂视察。周恩来总理进入厂区前路过幼儿园的门口,因周总理特别关心祖国的未来顺便进门看望了孩子们,周总理一进门半弯着腰挥动着右手说了句:“小朋友们好!”我们齐声说:“周爷爷好!”我那年已经5岁多了,周总理一进门我就认了出来,因为教室里的墙上就挂着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领袖们的画像,幼儿园的老师也经常讲领袖们的故事。我亲眼看到周总理那和蔼可亲的笑容,浓浓的长眉毛,干练的举止,那甜蜜的说话声音深深的烙在我的脑海里,使我记忆犹新,是我终生难忘的一刻,每次想起就像刚刚的事情一样浮现在我的眼前。我记得上了小学后老师出的第一个作文题就是写“我的爸爸妈妈”不容思考便写了“我的周爷爷——周恩来总理”,这个作文便成了学校的范文传遍了整个学校。我还记得我的语文老师班主任黃娜老师对我说“你们家祖孙三代同时见到了周恩来总理真幸福,是咱们全班最有福气的同学”。然后周总理进了厂区,我的爷爷刘子云先讲解了制药工艺流程,又讲了中药丸蜜丸长期保存的技术工艺,介绍了安宫牛黄丸、牛黄清心丸、大活络丹、七珍丹、香砂养胃等几种特效药的功效,这些药始终是安国制药厂的主导产品。接着又听了我父亲这一年来新技术改革的汇报,周总理迫不及待地前去观察。先观看了制粉车间,然后又看了水丸车间,询问了改革前后的比较,连声叫好。接着又看了蜜丸的整个制作工艺流程,看了我爷爷亲自吊制存放蜜丸蜡壳的工艺,吊制蜡壳通常称叫吊蜡皮,就是把蜂蜡熔化,有一小木板上面排列着一行大针,这就是吊制蜡皮的一种工具,每个大针上扎上一个小木球,这小木球很软但任性很强,是一种特殊的木质材料,能粘住熔化的蜂蜡少微冷却还能自动分离,把扎有一排小木球的一端至入熔化好的蜡锅里马上提出,球的外面能粘挂住一层蜂蜡,反复几次达到一定厚度即可,然后用小尖刀从针眼处剌开,最后还得错位连着点,把小木球拿出来放入药丸再用紫铜做的烙铁把口封好,在封好的蜡壳外边打烫上金字药名药丸就做好了。熔化蜂蜡是吊蜡皮的关键技术,温度高了小木球外面粘挂的蜂蜡就少,再去粘时小木球上的蜡就会被熔化掉,温度低了小木球外面粘挂的蜂蜡就厚,也不均匀,密封性就差,这样的蜡皮就不合格,老药工熔化蜂蜡到什么程度一看就好。爷爷说过蜜丸蜜丸,一定要封闭好才叫蜜(秘)丸。周总理问:“把药丸存放在里面能保多长时间不变质”?爷爷说:“最少三十年没有问题,类似安宫牛黄丸这些贵重药必须用这种包装保质期才长”。周总理对爷爷说:“药是治疗疾病保障身体健康的必须品,希望以后出好药,多出药,中药是咱们国家的独特产品,希望以后做强做大”。回到接待室后,又听了我父亲今后的制药改革计划和改革设想,周总理听着连连点头叫好,便挥笔题词“敢想、敢说、敢干;苦干、实干、巧干”十二个大字送到我父亲手中。这一题词至今是国家最高领导人在安国的提词,一直是激励安国人民开拓进取、改革发展进步的思想动力,也是安国制药人的荣耀。为纪念这一光辉的时刻,现在安国制药厂还耸立着周恩来总理的塑像和题词。当时参加接待会见的还有纪造生、许满云、曹国荣、靳廷山、张丙子、姜荣宽等。周恩来总理的题词始终激励着我的父亲直到退休都坚守在制药设备研发改革、更新换代、维护修理的工作岗位上。
. Z4 z* L+ i) B-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