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2008曹东义初到南阳,2017再去南阳感慨多
曹东义 发表于:2017-2-4 09:38:50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25277
本帖最后由 曹东义 于 2017-2-4 09:55 编辑
7 x/ ~; G+ W6 Z. p. U: U2 d3 |3 H5 Y7 M7 r& u9 u& K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DC.tmp.png
寻根祭祖走进中医祖庭•纪念医圣张仲景诞辰1867周年祭奠暨
南阳医圣祠《白云阁藏本•伤寒杂病论》仲景脉学高级研修班
各分支机构、各直属单位、各有关单位,仲景医学分会委员、专家:
   
    中医脉学传承数千年,历久弥新,迸发出蓬勃生机,为了更好的传承和发扬中医脉学学术,铸实临床根基,增进民生福祉,由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主办,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仲景医学研究分会、南阳医圣祠博物馆联合承办,国医大师唐祖宣传承工作室、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刘景源传承工作室、北京中联国康医学研究院中华经方大师网联合协办的“寻根祭祖走进中医祖庭•纪念医圣张仲景诞辰1867周年祭奠暨南阳医圣祠《白云阁藏本•伤寒杂病论》仲景脉学高级研修班”于2017年2月12日——2月15日在南阳医圣故里隆重召开。让我们谒拜先师,寻根中医药本根,再读仲圣巨著原文,探究脉学临床精神,走向明医之巅,再创名医辉煌,共谱杏林新篇章!具体安排如下:
一、会议时间:
2017年2月12日——2月15日(2月12日报到)
二、会议地点:河南南阳医圣祠
三、日程安排:
1)2月12日〈周日〉农历正月十六全天报到。
2)2月13日〈周一〉农历正月十七。
  上午、下午、晚上:串讲《濒湖脉学》
  主讲:光明中医杂志主编 杨建宇研究员/教授
3)2月14日〈周二〉农历正月十八(医圣张仲景诞辰1867周年纪念日)。
  上午:祭拜医圣,纪念医圣张仲景诞辰1867周年;南阳医圣祠/张仲景医史文献馆智库(专家委员会)成立及纪念碑揭幕
  下午、晚上:精讲《医圣仲景脉学》(一二)
4)2月15日〈周三〉农历正月十九。
  上午、下午:精讲《医圣仲景脉学》(三四)
  主讲:杨运高教授〈南方医科大学伤寒杂病论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研究讲授(白云阁藏本)仲景脉学第一人>
四、会务安排:
1)培训费1680元/人(含资料费、证书注册费、经方大师网3年研修费),食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原理事会成员会议费1300元)
2)报名交费程序:网上或电话报名,请提前缴纳报名费800元,其余报到时补缴或提前全额缴齐。
3)正式注册学员,免费在中华经方大师网上观看其他专科班的课程视频,免费下载相关专家讲课课件。
4)参加本次会议,可申请加入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仲景医学分会,担任常务理事、理事、等职务(提前填写申请表格)
5)学分:凡学习考核成绩合格者,颁发国家级继续教育10学分证书,和研修结业证书,成绩优秀者,颁发优秀学员证书。
6)论文:参会与否均可投稿,有无论文均可参会。把论文或讲课PPT发送至zhongjingfenhui@163.com,提倡所有参加学习的正高人员提供1小时ppt讲稿,最好温病伤寒经方内容,截止日期为会前15天。
五、联系方式:
王晨 15910993108    杨建宇13520823252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DD.tmp.png网站查询:http://www.zhjfds.com(中华经方大师网)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
                             2016年8月28

( K$ E9 \% ^+ J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曹东义 发表于 2017-2-4 09:42:13 | 阅读全部
本帖最后由 曹东义 于 2017-2-20 17:40 编辑 $ q- v2 H! {8 Y5 b1 A; X2 Y2 X

, |# g) ]9 c# {# m其实,我2008年去过南阳,还做过一篇“打油诗”,抒发情怀:7 `, u4 a) a3 Y/ l7 D! H

+ [: f3 ?3 t2 }$ u- D: `南阳抒怀(打油诗)
. o3 G& z/ h+ [" i: k' |$ l4 T* J7 m! {& F

+ v- [3 k; F6 S/ D2 y! a1 h曹东义
1 ]# B) D( d. M4 x3 Z7 T0 r* c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S; ^0 l/ T. I) k
邮编:050031  电话:0311—85363982、+ V- A; u! p0 O$ E- D! y" h

7 @: R5 V* `( Z(小序:2008年9月20日,受中华中医药学会和南阳市政府邀请,参加第七届张仲景科技文化节,见到众多学者,参观南阳卧龙庙、汉画馆、南阳府衙,还知道了科圣张衡、商圣范蠡的事迹。四圣聚南阳,世所罕有,感慨良多,因成此诗。)
' v& x: v6 C/ t9 m! p/ E7 @% c
; I* J# J: v% \' P+ m8 {7 K/ x) z& I8 B; j. O! o
一梦到南阳,碰见诸葛亮,问我来何为?拜谒中医王。) B' g. \8 d) h9 o3 T" |0 [
仲景庙何如?近来香火旺!诸葛有所思,我说活思想:
9 s2 D  z% S. {/ d6 x仲景著书后,辨证论治倡;不用华佗刀,全靠喝药汤。
! T7 p7 @7 u& d: _5 J( S3 j" Y% q伤寒传染病,能治不用慌。传承两千年,都学仲景方。& @; V. {& J# D
韩国学仲景,韩医生意强;日本重经方,远销到西洋。
, _  G: u3 {6 ]+ L欧美搞替代,首选仲景方;中医重经典,纷纷来南阳。
" X9 _/ b* E6 `6 N/ Q9 J4 O7 Y" D7 u4 |8 ~7 c3 c: b3 H
) A4 I: k. z# N" B0 T0 t& k
孔明频点头,口中来赞扬:都说南阳好,龙脉在山岗。
/ l( c: {) [: F7 d千年有人学,仲景是榜样。三分天下后,交流没断行。5 P8 B  O5 c+ y9 f) a% s( O
医药安天下,胜过武力强。仲景名天下,全靠救人忙。7 w/ J6 f* }7 d/ v
张衡从旁过,也说此现象:地震难预测,疾病可以防。
( K2 {" J- O8 x' G6 t# O  K仲景重养生,饮食有良方。要活一百年,应该来南阳。
# H" V7 \: x7 |. w5 `范蠡笑开口,并不忙经商:赚钱与长寿,不能少一样。
$ X8 c, X7 Y/ Y% Y; X1 A: m: F8 A" A
1 J0 Z! L# x* z, b0 O& y9 y/ y4 [" k7 d
9 U% o% j3 `1 M+ Z/ l; B# `于石家庄“求石得玉室”
8 c. N6 P4 {" j9 O* _2008、9、22  
  G# ^6 v5 O# |# S0 v  I2 G4 E& s+ |2 0 E. Y4 w/ {; v: A. S
评分人数( @) C# E4 A. ^: @2 I
鲜花 + 1 4 F5 m( O1 T$ |& s% b

8 Y# f0 K. Q8 y
  i7 U$ y9 Q. e1 Z% l- }! \! u! b! N5 j) w4 H' V, ?
6 a: d. o! [4 g( j" i
李龙; K1 r6 J# F7 ~
鲜花 + 1
$ ~/ l7 z6 {  W" q2 A2 K6 j5 D- p
% @9 Q! G/ C  f0 |' f6 p) ]& w( R! q' o6 B; A% ]2 q
4 x5 [' R4 s# x% R: Q* u

" q5 b, h2 z$ b% p成都张宾) `4 a+ D- v7 i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2 0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17-2-4 09:45:31 | 阅读全部
自从懂了张仲景,中医不再学华佗
, U% A+ P) A. ]2 Y$ r' h# [$ x曹东义& W3 c# R& M+ i/ q
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G7 ^4 j7 @4 o- L4 m( ^
邮编:050031  电话:0311—86738352、电子信箱:
8 y7 ?' i9 ?2 }0 m( H, X
- N; L, o: G0 |9 Z: D6 ^" Z6 P张仲景与华佗都是著名的中医学家,也都生活在东汉末年的汉献帝时期,但是没有史料说他们互相认识,更没有说他们之间有过医学交流。尽管如此,他们既然同时生于那个时代,必定会面对相似的医学难题,比如伤寒病的流行、疫病造成的大量人口死亡等等,因此,他们都留下了关于伤寒病诊治的医学著作。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既收录了张仲景《伤寒论》的内容,也把华佗的有关论述记录下来,成了两人对于那段难忘历史如何认识的珍贵史料。
3 n+ m; M0 B2 ]) M' q华佗在《素问•热论》的基础上,尽管也是使用汗法和泄法治疗外感热病,但是他的发汗方法有了发展,既使用针刺发汗,也使用摩膏火灸发汗,还有药物发汗,治疗手段不断丰富。并且华佗还认为伤寒病“四日在胸,宜服藜芦丸,微吐之则愈。”第五天病邪入腹,就可以使用下法了。错过了时机,就会造成“胃烂斑出。”下法使用的过早,或者过迟,都会发生不良后果,不是五死一生,就是十死一生。可见华佗对于伤寒病也是很在意的,谨守《热论》对于发病日期的告诫,小心翼翼地进行治疗,一点也不敢大意。
  t2 A. q% K6 a, f3 D张仲景对于伤寒病的治疗,也吸收《素问•热论》的经验,按照六经辨证治疗。但是,仲景不按发病日期用药,而是根据临证实际的病状表现,“随证治之”,主张辨证治疗。他治疗的方法也不是汗法、吐法、下法三种,而是发展出更为细致治疗方法,包括清热、和解、温里、攻下、活血、逐瘀、回阳救逆等等,据说有三百多法。仅仅一个汗法,张仲景就有许多“变数”,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不知如何是好。张仲景自己也说:“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 [3 Y$ B& H$ V, }0 A6 p
王叔和感叹说:“仲景明审,亦候形证,一毫有疑,则考校以求验。故伤寒有承气之戒,呕哕发下焦之问。”尽管如此,却出现了“遗文远旨,代寡能用,旧经秘述,奥而不售”的现象,张仲景学术面临着失传的危险。王叔和尽管整理了张仲景的著作,在论述伤寒传变的时候,他学习的还是华佗的“六部传变”,而不是张仲景的“六经辨证”。
/ [2 s. v" v$ d" s葛洪《肘后方》说:“伤寒有数种,人不能别之。”陈延之《小品方》说:“考之众经,其实殊矣。”孙思邈感叹:“伤寒热病,自古有之,名贤睿哲,多所防御,至于仲景,特有神功。寻思旨趣,莫测其致,所以医人未能钻仰。”医学家们尽管不明白仲景学术的深奥蕴含,但是对于张仲景的医学贡献是非常推崇的。因此才会出现“江南诸师秘仲景方不传”的现象。孙思邈说:“尝见太医疗伤寒,惟以大青、知母等诸冷物投之,极与仲景本意相反,汤药虽行,百无一效。”
* D, |+ z3 J5 p$ `7 c' g9 I: T# p张仲景《伤寒论》的高深理论,奥妙的医学思想,到了宋代才开始被人们所认识。随着大量研究性著作的出现,逐渐出现了一个伤寒学术空前繁荣的局面。经过宋金元长达几百年的不断完善和补充,后世对于外感热病的理论认识和治疗方法,已经难于完全用张仲景的六经辨证体系来容纳了,因此,瘟疫、温病学家纷纷创立新说,发展外感热病的诊治思想。* d! s; \/ q2 I
然而,万变不离其宗,尽管有温病和伤寒的学术争鸣,但都属于辨证论治,而不是基于解剖实证的分歧。
" K& h) H8 |6 J! e如果说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色,而解剖实证是西医基石,那么,中医与西医是在什么时候分道扬镳的?( a. E7 |8 k) z) i+ ?; k
毫无疑问,在指导理论上《内经》建立的方法论,与希波克拉底和盖伦建立的方法也是不同的。在临床上,许多治疗疾病的方法,反过来会对指导理论有一定的需求。在西方,像化脓性阑尾炎、胃穿孔、宫外孕、肠梗阻等等,这些疾病在《希波克拉底文集》里,在《剑桥医学史》里,大部分是需要做手术的,需要进行切开引流,否则就会死亡。事实证明,在没有抗生素的时代,在止血技术不过硬,在没有麻醉药物的西方世界,上述急腹症病人大多是要死亡的。依靠手术侥幸活下来的病人,也是要在鬼门关里走几个来回的,其间痛苦万状,难于言表的细节,实在是罄竹难书。% d# T7 }6 }& d; z1 B, f" ~# w
在世界的东方,在华佗和张仲景的故乡,这一类病人的遭遇可能要好得多。他们有时候可以遇到华佗,可以开膛破肚切除病灶,可以刮骨疗毒治疗伤痛。尽管麻沸散失传了,活血化瘀、托毒生肌的中药,既可以防治感染,也可以止痛、止血,病人的痛苦要小得多。! ^6 z9 {  v" g1 s
假如一个腹部硬满,疼痛难忍的病人,他遇到的不是华佗的传人,而是遇到了张仲景的信徒,经过大黄牡丹皮汤、大小柴胡汤、大小承气汤、大小陷胸汤一番治疗,再加上针灸、按摩、导引、点穴,可能病情逐渐缓解,腹内化脓性的物质逐渐吸收,梗阻的肠道恢复传输,也许病人又活过来了。也就是说,在华佗那里受的手术之苦,或者因为“错投了”仲景之门,或者由于没有找到华佗弟子,各种急腹症就依靠张仲景的方子治好了,内科治疗“替代了”华佗外科!: \, ]5 a; h( h  \8 F
内科治疗照样能够治疗需要开刀的疾病,一样可以“治病活人”,人们不愿意选择华佗的方法,中医们也不需要学习华佗的外科手术了。“用进废退”的结果,华佗的刀逐渐生锈了,放在那里无人问津,必然会失传。* N8 n& [5 i* o$ N$ U/ y- Y
“麻沸散失传了”,这是中国人的不幸呢,还是因为中国人太幸运?
0 A/ |* f+ ]( y* m7 {假如没有张仲景,没有他建立的六经辨证治热病,也没有他的脏腑辨证治杂病,而只有华佗的手术刀。难道中医们会让珍贵的麻沸散失传了吗?! I7 y: i4 Y% s9 A9 g$ j! p
假如中医只有华佗指引的道路,需要经常做手术治疗疾病,难道中医们会放弃研究人体解剖吗?他们在切开病人肚子的时候,难道不需要避开血管?不需要躲着神经?不需要避免损伤重要脏器?毫无疑问,那是需要这样做的。$ T7 R6 q! l  A2 o" _, t) ^
假如中医这样做了几千年的外科手术,而不知道膈肌为何物,还需要像王清任那样到“义冢”去偷窥,我不相信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医林改错》这样的书,也不需要等到清朝末年才出版,自然也轮不到由王清任来书写。3 @2 x9 {5 D( W/ ~  N( @
成也仲景,败也仲景。
' G2 C* X9 V8 h( c# V张仲景将内科治疗发挥到极致的辨证论治,以不争的优势战胜了华佗的外科手术,中医的传人们放弃了对于华佗技术的追求,纷纷拜倒在张仲景的门下,成了辨证论治的岐黄传人。% \8 C' N- N% X( Z. ?4 N: U3 n
请记住,中医都是“岐黄传人”,而不是“黄岐传人”。一个黄帝与岐伯名字次序的差别,反映了历代中医传人是重视医术超过皇权的一个群体。岐黄为他们打上理论的烙印,而张仲景为中医临床带来永远难于磨灭的特色。5 [& z* o* l/ q! S2 M
% Q+ z2 u- h- Z
2008、10、10
1 0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17-2-4 09:44:06 | 阅读全部
当年,我写过有关的文章,表达自己的观点:
+ q& w  Y6 w' j( Y& s6 v张仲景是引进创新和集大成的典范
+ l+ r+ f+ k0 c——从学术创新的角度谈对于张仲景的认识3 Q' \9 M( W0 t( A# b5 G* p
曹东义
6 }: W, E: q0 n  ^" W9 V( v6 O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石家庄  050031)
7 ?1 f8 X9 \  x$ t  b6 |邮编:050031  电话:0311—85363982、电子信箱:
7 o: Z( S, F- q) C# [张仲景是一个伟大的中医药学家,他的贡献既超越了古人,也罕有后来者能够把他超越。他的治学道路,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 K" a3 x+ P! N邓铁涛先生说,张仲景“用医经家的理论,研究经方家的经验,因此取得了前无古人的成果。”由此可见,张仲景是一个善于引进他人经验的人,他在《伤寒杂病论•自序》中,开篇就说:“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叹其才秀也。”他佩服的扁鹊秦越人,司马迁早有定论:“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扁鹊言医,为方者宗。”张仲景善言脉诊,与他学习扁鹊经脉理论有关,但是他更推崇临床疗效,所以他每览而皆叹的是“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当然,都说“仲景撰用伊尹汤液为数十卷,指事切用”,但是,仲景自己不说“撰用伊尹汤液”的方药,而是说“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胎卤药录》”,引进了许多“古训”理论。
6 G$ @$ J- w1 a; v6 c% S: z其实,引进的过程就是继承、学习的过程;再创新的过程,是发展、发扬的过程。历史上靠引进技术,然后再创新而开创一番事业的事情是很多的。只有不断“再创新”,才能使一项事业兴盛不衰、流传千古。这就是“肯定之肯定”的过程,与“否定之否定”不一样。
2 d7 \9 s" A! y' ^5 F" D牛痘疫苗的发明,靠的就是“再创新”,琴纳小的时候接种过由中国传过去的人痘疫苗。巴斯德鸡霍乱疫苗、狂犬疫苗的发明,也是在前人基础上的“再创新”;今天的免疫技术,也是进一步的再创新。因此,人类在传染病的挑战面前,才不至于束手无措。免疫思想、免疫技术发明于中医而不是首先出现于西方。当时西方不具备这样的思想基础,这是中国四大发明之外的又一个伟大发明。
# r) {$ q/ B6 G9 `$ `* o张仲景吸收《素问》《难经》理论成就,建立表里概念,创立半在表半在里的学说,破除了表里对立的绝对思想,更符合临床实际情况。他注重三阴死证研究,以温热药扶阳救逆,开千古先河,超越温病学家“灰中有火”的恐惧,能够对于阳证转阴、突变虚寒、内伤有深入的认识,都是很难能可贵的精神。他是一个伟大的临床家,完全是从证侯出发,不是从观念出发。他对于“日传一经”学说,既尊重,也不拘泥。他发现了丰富的传经现象,因此,才能在他的六经辨证体系里,包容众多传染病的发展规律,而不是为一个疾病立法。
3 r' b, D+ ]# l, c$ k3 x3 @《汤液经法》受道家思想影响甚深,大小阳旦汤、朱雀汤、白虎汤、真武汤、青龙汤等,完全按阴阳对应、五行方位的规矩设立方药;张仲景在《伤寒论》里,按证侯演化排列阵势,或迎击救逆于前,或尾随治疗于后,无论初治、复治,无论正治、救逆,都有丰富的应对措施,是一个“武器库”,决不只是《素问》三日前后分汗泄,也不限于华佗、王叔和“六部传变按日期”,几乎不可同日而语。因此说,113方在《伤寒论》里,是首尾相连,血脉相通的有机体系,而非简单的药方堆积。“病如河流,证似舟,系列方药像码头。”
+ r+ ]5 Z; p( l4 y总之,张仲景善于从引进的理论和经验之中,建立自己独特的学术体系,所以成为空前绝后的集大成者,值得后人景仰、学习。
1 0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17-2-4 09:45:05 | 阅读全部
伤寒学说的主要成就
! d% d, K7 C# b  u7 h$ ^% H曹东义
, d6 D7 Q' L1 I  x2 `5 O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1 Q. i  U5 z& O: Z8 a% d# P: ~6 w8 M$ @
邮编:050031  电话:0311—85363982、电子信箱' U" @# \1 e+ ^2 U
1 @! I" I; |. |
3 P/ R0 [2 j* }' Q6 s' ?# n+ M4 v
在中医诊治传染病的历史上,曾经有过漫长的探索,出现过许多相关的学术探索,伤寒学说所取得的主要成就,按照邓铁涛教授以发展的观点看待外感热病的思想进行总结,大约有以下几个方面:& k" Y: |& V& R1 I- N1 b" V( [
(一)重视外邪致病因素的作用
( y% U. ]/ O+ ~8 f9 w2 A7 I* Y7 F《素问》《灵枢》之前的外感热病,虽然已经有了“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的外因认识,但是,并没有在疾病的命名上予以突出体现,所以名热病而不云伤寒。伤寒学说崛起之后,改变了命名方法,把以证候命名的学术特征,转变为以外邪致病因素命名疾病。命名方法的转变,意味着学术着眼点的不同,意味着战略目标的转移,尽管这种“转移”的得失还有待于历史的验证,但是,自汉末一直到明末清初,伤寒学派的新的命名方法,都得到了历代医家的遵循与继承,影响学术界一千多年。温病学家虽然谈论的是温病,但是命名方法上仍然借助伤寒学家的方法,而没有借助于热病学说以突出证候命名的特点。3 _! Z0 p/ R" v4 `! {) x
重视外邪致病因素,在当时具有促进学术发展的积极意义。因为,《素问》《灵枢》只提到发热为主就是热病,那么,这种热病是如何产生的?是限定于“冬伤于寒”还是可以泛发于四季?伤寒学家的认识有了新的发展,《阴阳大论》首先提出来“寒毒”之说,强调了寒邪致病的严重性和广泛性,四季都可以有伤寒。这是明显不同于前人的观点。而且,还提出来“时行寒疫”的学说,认为严重流行的传染病,大多与气候有寒潮有关。% V4 ]2 K2 ]% V; [$ v& q" p. d
《伤寒例》还提出来“更感异气,变为他病”的观点,把外感寒邪作为一切外感热病的基础因素。《伤寒例》说:“若更感异气,变为他病者,当依后坏证病而治之。若脉阴阳俱盛,重感于寒者,变为温疟;阳脉浮滑,阴脉濡弱者,更遇于风,变为风温;阳脉洪数,阴脉实大者,更遇温热,变为温毒。温毒为病最重也;阳脉濡弱,阴脉弦紧者,更遇温气,变为瘟疫。以此冬伤于寒,发为温病,脉之变证,方治如说。”在《难经•五十八难》中“脉阴阳俱盛”本来是伤寒的脉象,现在提出来“若脉阴阳俱盛,重感于寒者,变为温疟”显然不同于《难经》的观点;“阳脉浮滑,阴脉濡弱”是《难经》所说的“中风”的典型脉象,《伤寒例》却提出来“阳脉浮滑,阴脉濡弱者,更遇于风,变为风温”,也与《难经》不同;《伤寒例》所说的“阳脉洪数,阴脉实大者,更遇温热,变为温毒”,也应当脱胎于《难经•五十八难》所说的“热病之脉,阴阳俱浮,浮之而滑,沉之散涩”;《伤寒例》所说的“阳脉濡弱,阴脉弦紧者,更遇温气,变为瘟疫”,也是《难经》“湿温之脉阳濡而弱,阴小而急”的发展。
( O) ~8 x1 f) v; k0 t$ Q因此,经过《伤寒例》的再认识,《难经》的“伤寒有五”中的伤寒、中风、热病、湿温,已经通过“更感异气”,变成了温疟、风温、温毒、瘟疫,都变成了后世所说的温病,为瘟疫、温病学派的诞生开创了先河,完成了伤寒向温病转化的理论阐释。也就是说,伤寒与温病的界限,在《伤寒例》作者的眼里,是可以转化的,可以由伤寒转为温病,“以此冬伤于寒,发为温病,脉之变证,方治如说”。伤寒与温病的界限,并不象后世温病学家所说的那样如水火冰炭之别,不可逾越。《伤寒例》的伤寒“更感异气”可以向温病转化的观点,对于今天的寒温统一,仍然具有启迪意义。9 Z) f6 s9 g$ ?3 r7 t. C
(二)努力探索外感热病的多样性
0 C( C! A+ P( u. t7 K# x“热病”是很笼统的说法,是众多疾病的总概括。都是发热为主的热病,在不同的季节里,其临床过程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同一季节里,不同人所患的热病也是有所区别的,该怎样认识外感热病的这些区别呢?《难经》的“伤寒有五”学说,《伤寒例》的“更遇异气,变为他病”的学说,可以比较好地解释外感热病的复杂性,也可以为千变万化的临床现象,提出理论思考。
) V2 x! {2 ~% {$ v( Q《伤寒例》关于外感热病的多样性的认识,启发了后世温病学家。吴鞠通《温病条辨》说:“温病者,有风温、有温热、有温疫、有温毒、有暑温、有湿温、有秋燥、有冬温、有温疟。”吴鞠通所说的这九种温病,几乎囊括了仲景时代的所有外感热病。所不同的是,《伤寒例》用广义伤寒来概括这九种温热病,并且“悉以治伤寒之法治之”,而吴鞠通则用广义温病来概括。因此,吴鞠通说“此九条(温病),见于王叔和《伤寒例》中居多,叔和又牵引《难经》之文以神其说。按时(代)推病,实有是证,叔和治病时,亦实遇是证。但叔和不能别立治法,而叙于《伤寒例》中,实属蒙混,以《伤寒论》为外感之妙法,遂将一切外感,悉收入《伤寒例》中,而悉以治伤寒之法治之。” 吴鞠通承认仲景时代也有他说的几种温病,其区别只是他用温病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而仲景、叔和却是用伤寒的方法进行治疗的。) W3 y6 m; j1 \% o  X- i
(三)辨证方法的进步与发展
" u/ p! p$ d7 w! M- B( ]# d$ q6 A华佗独创“伤寒六部传变”和以汗吐下三法治伤寒的学说,为我们留下了极为难得的学术见解。他还非常重视伤寒病过程中“胃烂斑出”的证治,实为后世温病学家辨治斑疹的先驱。他的学说深受王叔和、《诸病源候论》《千金》《外台》等医家的推崇,影响极为深远。
! G- c& S. d" ~- _  m华佗论述伤寒病证治的著作,虽久已失传,但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引华佗曰:“夫伤寒始得,一日在皮,当摩膏火灸之即愈。若不解者,二日在肤,可依法针,服解肌散发汗,汗出即愈。若不解,至三日在肌,复一发汗即愈。若不解者,止,勿复发汗也。至四日在胸,宜服藜芦丸,微吐之则愈。若病困,藜芦丸不能吐者,服小豆瓜蒂散,吐之则愈也。视病尚未醒醒者,复一法针之。五日在腹,六日入胃。入胃乃可下也。若热毒在外,未入于胃,而先下之者,其热乘虚入胃,即胃烂也。然热入胃,要须下去之,不可留于胃中也。胃若实热为病,三死一生,皆不愈。胃虚热入烂胃也,其热微者,赤斑出。此候五死一生;剧者黑斑出,此候十死一生。但论人有强弱,病有难易,得效相倍也”。0 C# U2 e+ m5 h) i. w' `/ s: Z4 t
《外台》所引“华佗曰”此下还有“病者过日,不以时下之,热不得泄,亦胃烂斑出矣”
$ @& s2 P8 ]9 {' i7 y. Q《千金》与《外台》成书相差百年左右,皆引用华佗的伤寒学说,文字基本相同。是孙思邈、王焘都见到了华佗的著作,而分别引用,还是《外台》转引自《千金》?笔者倾向于是后者。如果是前者,说明唐代中叶华佗的著作还在流传;假如是后者,那就有可能说明华佗的著作当时已经失传。5 i6 s& k1 D+ m& R5 B
华佗“六部传变”不同于《素问》六经,其只云伤寒而不称热病,由此也可推知其学术主张,应当受到《难经》与《阴阳大论》的影响 。但也受到《素问•热论》影响,故云“日传一部”。然而,华佗“六部传变”学说,毕竟不同于《素问•热论》和仲景《伤寒杂病论》的六经辨证,自成一套辨证体系,体现出他对伤寒病的独特认识。“六部传变”的传变方式,与《素问•热论》一样,也是把发病日数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当成临床治疗的依据,虽有整体把握伤寒病情变化的优点,但是验之于临床,难以完全相符。“日传一部”与《素问•热论》“日传一经”一样失之于拘泥。仲景《伤寒例》中“当一二日发””当三四日发”、《伤寒论》“伤寒三四日””太阳病四五日”等“或然之词”的应用,则更能切合临床实际,更符合辨证论治精神,而不是象《热论》那样强调“三日前后分汗泄”,或象华佗那样按伤寒病的日期分别使用汗吐下三法,《伤寒论》不愧为辨证论治的典范。; t" U: P- E/ C/ N) f) ^
《千金》引王叔和曰:“伤寒病者,起自风寒,入与腠里与精气分争,荣卫否隔,周行不通。病一日至二日气在孔窍皮肤之间,故病者头疼恶寒、腰背强重。此邪气在表,发汗则愈。三日以上气浮在上部,填塞胸心,故头痛心中满,当吐之则愈。五日以上气沉结在藏,故腹胀身重、骨节烦疼,当下之则愈。明当消息病之状候,不可乱投汤药,虚其胃气也”。王氏此论源于华佗,又有所阐发,使汗吐下三法更明晰易施,同时,论明邪气在胸与入腹,为气之浮沉所致。化引原文,十分简洁。
$ [8 M* J/ M4 ]9 }《伤寒例》正是体现出仲景遵经而不泥古的学术风格,如:“凡伤于寒则为热病,热虽甚不死。若两感于寒而病者,必死。尺寸俱浮者,太阳受病也,当一二日发,以其脉上连风府,故头项痛、腰脊强;尺寸俱长者,阳明受病也,当二三日发。以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痛、鼻干、不得卧;尺寸俱弦者,少阳受病也,当三四日发。以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此三经皆受病,未入于府者,可汗而已。尺寸俱沉细者,太阴受病也,当四五日发。以其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尺寸俱沉者,少阴受病也,当五六日发。以其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尺寸俱微缓者,厥阴受病也,当六七日发。以其脉循阴器,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此三经受病,已入于府,可下而已。”在这段文字里,对《素问•热论》原文进行了改动和补充,涵义深远。《热论》“伤寒一日,巨阳受之”为限定之词,此则改为“当一、二日发”等或然之词,意寓不必“日传一经”。将“入脏”改为“入腑”,因腑病多用通下之法,而脏病少有可下之证;将“可泄而已”改为“可下而已”,《素问》用“泄”字与其多用针刺有关,改为“下”字则能与六经病篇诸承气汤相呼应。将六经病主脉增补在证侯之前,与仲景重视脉诊的特点颇为一致,如仲景六经病各篇题均为“辨x x 病脉证并治”;其自序云:“并平脉辨证”;治坏病须“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等等,均为脉在证先,观脉识证。由此可知,《伤寒例》与《伤寒论》文字内容如神龙出没,前呼后应,实出仲景之手笔。
$ R: Q  O9 j, V! S张仲景对于伤寒的辨证方法,虽然继承《素问•热论》六经辨证的思想,但是,在具体运用六经的时候,加进了自己独特的学术见解,使之更切于临床实际情况。其突出的表现,就是创立了半在表半在里的“半表半里”概念,阐明了三阴证的本质。+ H" O" e* I/ P% e
所谓“半表半里”证,是张仲景的创造,也是他善于观察临床实际病情得出的客观认识。本来,按照对立统一的观点认识问题,世界上的病情不是表就是里,表与里之间是不会出现“中间地带”的,出现了“中间地带”,概念就容易模糊,就会让人们觉得不确定,不规范。但是,世界上的事物就是这么复杂,一切绝对的界限是不存在的。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复杂有机体,疾病过程也是受各种因素影响而出现的十分复杂的临床现象。想当然地人为界定人体患病的状态,那是很不容易的。张仲景根据外感热病的实际过程,发展了《素问•热论》的有关认识,创造性地在里与表之间辟出一块地域,提出半表半里的概念。在临床工作中,根据患者寒热往来、默默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的临床证候,选用小柴胡汤进行治疗,疗效非常之好。张仲景甚至告诉我们“凡有柴胡证,不必悉具,但见一证便是”,这是多么可贵的经验!7 w& I! v* ^! \; `% w
明代外感热病学家吴又可,认真观察传染病的发病与传变过程,提出了外感邪气“从口鼻而入”,先进入到皮里膜外的“膜原”,然后再离开膜原,分别向表、向里传变,提出了“疫有九传”的学说。“膜原”的位置,虽然历代有不同的认识,但属于“半表半里”是没有争议的。吴又可创立的“达原饮”,治疗邪在膜原的半表半里证,也是疗效卓著的。张仲景所提出的半表半里证,一直得到后世医家的尊重与遵循。
5 r4 w' c5 O  x5 Q三阴证是张仲景发展《素问•热论》有关辨证理论的重要贡献,不仅是他看到了外感热病的过程之中,可以直中三阴出现以虚寒为主要表现的临床证候,就是在一派热象的进程之中,也可能突然转变,由里实热,突然转为里虚寒,这种翻天覆地的大变局,没有足够的临床经验,没有过人的胆识是不会参透的。张仲景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能够从临证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概念出发,发现了外感热病的突变,这一点连清代的温病学家也要好好向他学习。因为虽然有“炉烟虽熄,不可就云虚寒,恐灰中有火”的现象,但一定要以临床证候为依据,不能以“恐”代“察”,更不能想不到证候的突然转变。这一点,在抗击SARS的时候就有所表现,我们有的临床工作者,面对患者出现的虚寒证候不敢大胆使用温益药,思想被某些观念所束缚,就说明我们对于张仲景的学说还没有完全掌握。
% e1 K1 k/ N: F- h3 V! d(四)治疗方法的丰富与繁荣
% |: ]0 [; L$ g, c. R( E5 `% w) E代表外感热病学说成就的《素问》《灵枢》,其中提出的治疗方法,主要有《素问•热论》所提出的“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体若燔炭,汗出而散”,“热者寒之”,《素问•刺热篇》提出:“诸治热病,以饮之寒水乃刺之,必寒衣之,居止寒处,身寒而止也。”注重物理降温。
* l  Z( q1 H+ C2 R& w由于时代和学术特长的关系,《素问•刺热篇》提出,治疗热病,“病甚者为五十九刺。””五十九刺”后世较少应用,尤其是在仲景《伤寒论》问世之后,药物疗法空前丰富,用“五十九刺”取汗更为少见。6 d* _  V& N2 w6 T# s  a
华佗用汗吐下三法治疗伤寒,发汗的方法有摩膏、针刺、药物取汗,已经有所发展。
! b0 R# Z: J! L$ U仲景《伤寒杂病论》,不仅注重外感病的发热,而且对发热的不同程度,发热的伴随症状,都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区别,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也即辨证论治的方法。比如发热的同时伴有恶寒,属于表证发热,需要发汗解表治疗。再进一步划分,在发热恶寒同时存在的时候,如果属于没有汗出,或有脉浮紧和呼吸喘促,可以使用麻黄汤;如果发热恶寒,伴有汗出,或有鼻鸣干呕,应当使用桂枝汤;如果是素有咳喘,又新有外感表证,则须选用桂枝汤加厚朴、杏仁;如果外感表证,发热恶寒的同时,有饮邪停聚心下,则需要用小青龙汤进行治疗;如果发热恶寒的同时,兼有内热口渴,烦躁身痛,则需要用大青龙汤治疗。
* s7 V) q: w( m6 d临床上常常有误治之后,表证未去又添新的正气损伤的情况,如伤阴、伤阳、身痛、心悸、欲作奔豚等证,应当分别采用桂枝加葛根汤、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桂枝加蜀漆龙骨牡蛎汤、桂枝加桂汤等进行治疗。仲景还有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葛根汤、葛根芩连汤等与表证有关的方剂。" F* ]2 {6 D6 d  x2 j9 _" B
《伤寒论》对下法的使用,也很细致:用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治热结于里;桃核承气汤、抵当汤、抵当丸治疗血热互结;十枣汤、大陷胸汤、大陷胸丸、小陷胸汤治疗水热互结,或是痰饮与热互结,等等。仲景治疗伤寒的法则、方药,细密如此,决非汗、泄二法,或汗、吐、下三法的几个药方,所能简单概括。仲景六经辨证的内容,博大精深、丰富多彩。难怪王叔和《脉经序》说:“仲景明审,亦候形证,一毫有疑,则考校以求验。故伤寒有承气之戒,呕哕发下焦之问。而遗文远旨,代寡能用,旧经秘述,奥而不售。遂令末学,昧于原本,互滋偏见,各逞技能,至微疴成膏肓之变,滞固绝振起之望。良有以也。”唐代医学大家孙思邈也说:“伤寒热病,自古有之,名贤睿哲,多所防御,至于仲景特有神功。寻思旨趣,莫测其致,所以医人未能钻仰”。仲景六经辨证的学术特长,是在宋代之后才被认识的。2 v* C) {/ D3 T8 ^: }% A+ P* x' `
张仲景的《伤寒论》使外感热病,具备了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常用治疗方剂达到113方。可用于治疗的方剂的空前丰富,使临床选用“难于取舍”,因此,才有了“辨证论治”的必要。假如,对于外感热病,只有汗法与下法,而且是按日期使用,就不会有“辨证论治”的可能。
$ [0 @) g* Y, t; C& }* R9 N6 L张仲景六经证候网罗之广泛,辨证治疗方法之空前丰富,促使外感热病形成专门的学科,外感热病学说由理论走向了临床实践。
. q- X5 ?( r5 }+ F5 G邓铁涛教授说:“张仲景医学渊源于‘医经家’与‘经方家’。《伤寒论》以经方家之著作《平脉辨证》(《汤液经》等)为蓝本,但以医经之理论为指导加以整理提高而成 ”。诚如邓老所言,张仲景医学成就之所以突出,原因就是对于前人经验的广泛深入的汲取,把汉代医学四大流派之中的主要精华,都吸收进他的著作之中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17-2-4 09:46:15 | 阅读全部
如今,我也有一些新的研究与探索,希望与同道一起分享。- Q: [. ]; ~. f$ o( b0 E1 s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17-2-4 09:46:55 | 阅读全部
医术载道,救民疾苦
) Q% s$ a, i; `7 C
% Q, j4 w1 R4 p, P) z  m. _2017年春节前夕,75岁的封志强先生送给我一本内部出版的医学著作《医道探索》。这是他几十年临床经验的积累,也是一部很有特色的医话医案汇编。他说,由于不甘心被编辑按照固定的格式修改,也担心被出版社套取了利益,因此,只好“遵古炮制”,按照古代医学家的老方法,自己先把这本心血之作,用这个形式印制出来,藉此可以交流学术,可以教育徒弟学生,也可以为将来出版打基础。  p. U& g2 V3 C" y, J$ J7 @( I
听了封先生的叙述,我这个出过不少书的人,为他坚持自己特色、不肯随波逐流的精神所感动。他所说的“医道”,以及他在论坛里、微信群经常说的“中医不是科学,科学也不科学”,引起我的深思。+ K2 p: @6 N/ J! M# w% k# x, n4 ]
为师之道,授业、解惑、传道,这本《医道探索》即将作为一个载体,广为流传。为此封先生高抬我,希望能写一篇序言,或者书评,以便有助于其更好地实现这个理想。
- W. h9 p. t$ P3 @, K, y* v( Q, c/ l我虽然了解过一些道家、道教、道理、道术的有关知识,对于道医、医道的认识还不很深刻。因此,鸡年的春节期间,我查阅了有关资料,借此抒发一些感想。$ r% E6 @3 Q# O, g$ K
道家思想原创于春秋时期的老子,其著作之中丰富的哲学思想,可以用来养生治身、怡情悦性,也可以用来治国安邦,实现人生理想。因此,自先秦时代开始,道家思想受到人们重视。孔夫子问道于老子,主张克己复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的是“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并且把道家思想用到《易经》的解释之中,还说“道不行吾将乘桴浮于海”。
- @$ [, B9 x$ v& D/ b在儒家与道家争鸣与交流的时候,扁鹊建立了四诊合参、集成创新的医学体系,司马迁称扁鹊是医学的宗师。6 n4 _- c" z( R3 v
道家思想与医学的融合,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成书于汉代的《黄帝内经》,大量使用了“道”的概念,与“扁鹊言医罕言道”明显不同。
: N5 a6 c+ [: T西汉初年,“黄老之学”,“无为而治”的思想受到窦太后等上层人士的重视,出现了与民休养生息的文景盛世。大儒董仲舒以阴阳五行的哲学理念,阐发天人合一思想,进一步把道家的思想融入儒家的体系,儒道交流,深入人心。7 U1 u& w1 Q! {. r
东汉末年,巨鹿张角创立太平道,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信众遍布海内,达到几十万人,后来发动“黄巾军起义”,成了推翻东汉王朝,开辟三国的政治势力。与此同时,入蜀沛人张陵在鹤鸣山创立天师道,传承几十年,他的孙子张鲁在汉中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权,长达20多年。% y- g' ^1 k: M. b8 U+ [
太平道、天师道共同的特点,都是一方面借用道家的经典说政治,一方面借用医学的知识,以及符咒方药治病救人。把老死不相往来、独善其身的道家思想,上升为救民于水火,治理天下,干预国家政治的群众运动。, G" S, K& C7 b
医术载道,治病救人,受到民众的广泛欢迎,也受到统治者的残酷迫害。太平道的黄巾军,被称为“逆贼”,几十万信徒或被屠杀,或被诏安(如曹操的30万青州军);天师道被称为“米贼”,由于接受了曹操的招降,日后逐渐传道于北朝,成为北魏的“国教”。; n6 U4 f: x) H( a* O3 P
老子《道德经》说:“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於郊。”
, J8 z; L9 W1 ?# A% J4 U太平道、天师道创立的时期,也是华佗、张仲景生活的时代。连年征战,流民失所,“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的严酷现实,造成伤寒肆虐,疾病流行。6 V3 D$ l$ X' s- N
华佗兼通数经,游学各地,“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但是他没能逃离官府的迫害。按理说,他想做一个自由自在的民间医生的要求并不高,但是,由于他医术高明,不肯伺候权贵而被曹操杀害。
5 p' V. ^$ E* n' K: @( U/ c$ i& p: q华佗有什么罪?都是欲加之罪。“匹夫何罪?怀璧其罪!”1 G  O  Y; d- Q. v6 t( b
张仲景在大堂上“坐堂行医”,也许是被迫无奈的“避嫌”措施。- D# h0 V3 B9 v! O% |6 o' U6 J$ r3 K4 v
因为,医术高明的医生,可以排忧解难,很多患病的群众前来就医,或者被患者接来送去,就像“会道门”传教的骨干。
! ^6 L# H' w8 D7 Z$ b+ R一个好医生,居家之时,民众前来就医,相望于道路,络绎不绝。出门之时,多被请去会诊,机会难得,看诊者三五成群,都像是“宗教活动”。在那个“遍地黄巾军”的时代,在那个“老张家”出了很多宗教首领的东汉末年,张仲景“坐堂行医”的举动,的确是避免嫌疑最好的方法。/ h! q0 H7 h. _
陶弘景《辅行决脏腑用药法要》说《汤液经》的六组方剂,“阳旦者,升阳之方,以黄芪为主;阴旦者,扶阴之方,柴胡为主;青龙者,宣发之方,麻黄为主;白虎者,收重之方,石膏为主;朱鸟者,清滋之方,鸡子黄为主;玄武者,温渗之方,附子为主。此六方者,为六合之正精,升降阴阳,交互金木,既济水火,乃神明之剂也。”! T0 r- c. v8 V6 i, W
这是一套传承千年的经方,是“六合正精”,“神明之方”,但是“张机撰《伤寒论》,避道家之称,故其方皆非正名也,但以某药名之,以推主为识耳。”) C2 k3 N( T* W* e  ]" ?) G
陶弘景不身临其境,不知道东汉末年的道教,就好像现在的邪教一样被政府打击,远不如南朝的时候那样受欢迎。张仲景的难处,陶弘景不了解。
# z7 t7 \7 B0 ?& `, Q# o  v“往事越千年”,一晃到了今天。
5 j* s- |) k6 _4 S5 ~2 u封志强先生虽然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高级工程师,年逾古稀,但是他热爱传统文化,以古人为师,励志学道,济世救民,深入钻研经典,精究医术,妙用古方,学以致用,屡获良效。
' r' g8 O8 p. I' T: N毫无疑问,具有几千年辉煌历史的中医,在“西化”、“异化”十分严重的当代,其学术传承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乡以下民众“看中医必须进城”,城里的“中医院不姓中”。/ A5 a/ y, d5 |# ?- ^# [
为了弘扬中医,纠正时弊,传承学术,封志强先生从自身做起,验案传法,出书施教,立功当代,显名未来。
- U2 O2 D# [6 \. ]+ u/ g, |古人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封先生从医道入手,以法类证,用鲜活的临床医案,一点一滴,按照望闻问切的步骤,一案一讲,详细阐明诊治机理,用疗效反证中医理论的指导作用。道法理术,丝丝入扣,环环相接,循循善诱,让人读案明理,以效求道,举一反三,美不胜收。# l# ~& T6 A) N( o
读过封先生的《医道探索》,使我浮想联翩,因此抒发感慨如上。
1 Y- t- b7 Y3 p1 q( _
  k0 a4 Y% a) f" E- I* J/ w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曹东义
6 G  y( Z5 ~5 k2017年2月2日于求石得玉书屋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17-2-4 09:49:36 | 阅读全部
借助《辅行诀》,体悟张仲景' I4 M, g. i9 m, P5 N) g+ B
——祝贺衣之镖先生《辅行诀二旦四神方研究》出版# X8 Y# e) t; |& }) b) d
曹东义
% Y3 c, d# C% w' j( p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8 D, O! n1 J, e4 X
/ S1 r" B) l1 `' v河北省威县中医院衣之镖先生,长期研究《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以下简称《辅行诀》),出版了一系列的重要著作,他的新作《辅行诀二旦四神方研究》即将出版,展读书稿,受益良多,也激发了我的有关思考。3 f( F4 o! m1 A. d/ n% y
我觉得《辅行诀》带着众多的疑点,问世40多年以来,以其独特的价值,正在逐渐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大有即将成为一部经典的趋势。它就像中医界的《红楼梦》,让人在研究之中,破译很多古代中医之谜。
5 V- ~! b& u( I- v( G9 e' @张仲景在中医历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他的《伤寒杂病论》横空出世,有人说“仲景之前,有论无方;仲景之后,有方无论。”他的著作被后世尊为医经,他本人也获得了“医圣”的桂冠。他为何能够取得如此重大的成就?历代虽有一些医家进行研究,但不能以确凿的证据指出张仲景的学术来源。* z* D0 v; }" W. V
谁启迪了张仲景的思想?他心中的英雄是谁?
& p- H- F, Z# x. s$ ~国医大师邓铁涛先生说,在汉代以前,医学有四大流派,分别是医经、经方、神仙和房中。张仲景主要继承前两家的学术,以医经家的理论结合临床实践(平脉辨证)去整理经方家的方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在前人的基础上研究出成果,确立了辨证论治这一中医精华,并整理出“以脏腑论杂病”和“以六经论伤寒”两大临床辨证系统,这使中医临床医学有了一个完整的学术体系。到今天我们还要深入学习《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理、法、方、药,可见其影响深远。) ?" R% t; ]" m8 x- n
笔者按照《辅行诀》提供的线索,探索张仲景写作《伤寒杂病论》时的矛盾心理和大胆创新的学术贡献,以期抛砖引玉,就正于海内方家。
4 L* J: C% X* }  Z6 V1 r# m张仲景为何避而不谈《汤液经》?
! A/ `2 F  B3 e% ]2 _魏晋之际,皇甫谧(公元215-282)在《甲乙经》自序之中说:“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
: W1 c. N6 L8 |  x陶弘景(公元456─536)《辅行诀》说:“外感天行,经方(《汤液经》)之治,有二旦六神大小等汤。昔南阳张机,依此诸方,撰为《伤寒论》一部,疗治明悉,后学咸尊奉之。”
  k0 D3 F8 z/ Y+ L% h他们二人虽然相隔200多年,但是,都认定张仲景在写《伤寒论》时,主要依据了《汤液经》。但是,张仲景在自序之中,谈到了自己参考的前人著作,却只字未提《汤液经》。他说:“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論》、《胎臚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9 ~. b5 D$ @( z张仲景并不避讳自己采用了前人的著作,但是却刻意不提《汤液经》,这是为什么?2 e8 [& ]5 N% l, A1 E( z
难道《汤液经》当时流传不广,不重要,不值得张仲景揭示出来?
. M) I9 Y4 b% _. S! |2 U! a陶弘景《辅行诀》说:“汉晋以还,诸名医辈,张机、卫汜、华元化、吴普、皇甫玄晏、支法师、葛稚川、范将军等,皆当代名贤,咸师式此《汤液经法》,愍救疾苦,造福含灵。”" W! b/ S# U$ O: K
根据皇甫谧、陶弘景的说法,《汤液经》非常重要,而且当时流传很广,很多医学家都学习它,应用它。张仲景也应该见到了这部著作,并且采纳了其中的方剂内容。& O; X5 m" T( i: Q! p
陶弘景说《汤液经》有代表“六合正精”的系列方,是一套体系完整的组合方阵,分别是分为大小的阳旦汤、阴旦汤、青龙汤、白虎汤、朱鸟汤、玄武汤,这和古人对于时空整体的认识是完整一致的,并且各有深意:“阳旦者,升阳之方,以黄芪为主;阴旦者,扶阴之方,柴胡为主;青龙者,宣发之方,麻黄为主;白虎者,收重之方,石膏为主;朱鸟者,清滋之方,鸡子黄为主;玄武者,温渗之方,附子为主。此六方者,为六合之正精,升降阴阳,交互金木,既济水火,乃神明之剂也。”# R' @( K# S7 G) L; n
对于《汤液经》“六合正精”的完整体系,张仲景的态度是完全否定,而不是继承发扬。陶弘景说:“张机撰《伤寒论》,避道家之称,故其方皆非正名也,但以某药名之,以推主为识耳。”
. k; s5 T' v" A% x& f那么,张仲景为何否定“六合正精”、“避道家之称”?这需要结合那个时代的政治风云来加以考察。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17-2-4 11:41:02 | 阅读全部
张仲景大约出生于公元150年,比曹操大5岁,比汉灵帝大7岁。
, r  B( I) n+ Y那个时代,正是汉桓帝刚即位不久。# }: k+ j7 a' K8 R0 T5 h. l5 b
& D6 G  D! d) L# b. I. S: P  j6 d
汉桓帝刘志(132年—167年),字意[1]  ,汉章帝刘炟曾孙,河间孝王刘开之孙,蠡吾侯刘翼之子,母匽明[2]  ,东汉第十位皇帝。  O  B3 [! K: j, V5 n% A- u" A
本初元年质帝崩,梁太后与兄大将军梁冀定策,迎立为帝,时年十五。太后临政。初由外戚梁冀掌握朝政。延熹二年与宦官单超等合谋诛灭梁氏,朝政于是由宦官专断。九年,朝中官员、太学生员与外戚联合反对宦官当权,他下诏逮捕李膺等二百余人,禁锢终身,史称“党锢之祸”。刘志一生崇尚佛、道,沉湎女色。信任宦官,察举非人,时人讥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东汉王朝自此江河日下,濒于灭亡。谥桓,葬于宣陵。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17-2-4 11:46:06 | 阅读全部
东汉中后期屡有外藩入继大统者。原因是汉帝多盛年早崩或无后。当权的外戚或宦官希望新立一个年幼无知的小皇帝。以便继续控制朝政。桓帝的帝位就是因此侥幸得来。3 |) S% L; o" M% ]1 R6 D9 ?
质帝本初元年(146年),皇太后梁纳征蠡吾侯刘志到洛阳城北的夏门亭,准备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他。但婚礼尚未举行,太后的哥哥,身为大将军的梁冀,因新帝才8岁的汉质帝指责他是“跋扈将军”,竟将幼帝毒死了。因此,朝中又要议立新帝。' C) X& x. }* U% p) N8 }
当时梁冀考虑到刘志年方15,容易操纵,提出要策立桓帝;而太尉李固、司徒胡广、司空赵成为了削弱梁氏集团的势力,则主张迎立年长的清河王刘蒜。于是梁冀召集三公、中二千石、列侯一起来讨论此事。结果李固、胡广、赵戒及大鸿胪杜乔都认为清河王“明德著称”,且血缘与质帝最近(为质帝兄),应立为嗣。梁冀苦于找不到别的理由反对,只好宣布暂停讨论。
4 ?& V2 v$ Q$ x% y; j0 B) x2 U/ t第二天重会公卿讨论,梁冀严厉逼迫群臣策立刘志。那些公卿在梁冀的淫威下只好屈从,只有李固坚持己见。为了消除阻力,梁冀就让梁太后下诏罢免了李固。这样,在闰月庚寅(146年),梁冀终于持节,以诸侯王青盖车,迎刘志入南宫即皇帝位。刘志就这样在外戚梁氏的一手操纵下做了皇帝,梁太后临朝听制,梁冀把持朝政。[3]  
5 a( i5 ~' J, C1 P$ f% _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1234下一页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