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总理诞辰:周恩来与几位名老中医的故事2017-03-05 明医公开课
# i, I1 J0 M$ V5 V: m0 ~: A6 @" q( U' W8 m
周恩来总理生前对我国的中医中药事业极为关怀,与许多著名老中医都有密切交往,比如蒲辅周、施今墨、岳美中、赵炳南、高辉远等人。周总理与他们交往过程中,留下了很多佳话。 中国论
/ u. K) L, b6 L8 X' \2 A# ^
" X% U4 z7 U, t& T' r 蒲辅周
* s' x: B7 p# H: W 听说蒲辅周老中医家的收音机破旧了,周总理专门将访日带回的半导体收音机赠送给蒲老。有一次,周总理患癃闭症,许多医生一筹莫展,后经蒲辅周精心治疗后,很快痊愈。周总理问他:“你给我开的药为什么特别灵?”蒲辅周答:“别人把你当总理医,我把你当病人医。总理的病非医生可医,病人的病自是医生可医的。” 6 ?( m. | y( e9 ~" \* E
周总理称蒲辅周“既是高明中医,又懂辩证法”。蒲辅周生病的时候,周总理都会亲自去探望,特别忙时就由邓颖超代之。蒲辅周十分过意不去,周总理却说:“蒲老,你为我们的保健负责,我们也对你的保健负责,不是一样吗?你要好好保重身体,一般的病请你的学生看就行了,我也转告其他首长,不要轻易惊动你。你健康长寿了,对我们大家都有好处嘛。”2 ]* E) z! I/ z$ s- J8 p
周总理指示蒲辅周的弟子高辉远,一定要把蒲老的学术思想和宝贵经验整理出来,继承下去。高辉远等人经过几个寒暑,整理出一部手稿,交给有关部门。时值“文革”前夕,山雨欲来,这部手稿无人过问,竟被扔进废纸堆里,高辉远费尽周折,才把手稿找回并收藏起来。
+ X# B1 S0 d3 I" ~$ L* H9 E 一次,周总理又问高辉远,有没有整理出总结蒲老从医经验的书,高辉远如实做了汇报。周总理让他把手稿拿过来,深夜亲自翻阅,并批示予以出版。1972年12月,《蒲辅周医案》终于付梓问世。
! D- t: g. u, J1 D文网 ht://www.x.com & n7 ^8 h0 {! T, Z$ k- D/ S' L1 d
/ {- @- W& Z, A2 f7 O! L5 B. P- s" P5 O$ f' t5 B" W5 R# @. x$ S0 Q7 e
施今墨 “我想请你当老师” 施今墨被毛泽东称为“南北驰名的名医”,他曾多次为周总理看病,深得周总理的赞赏。1953年4月,周总理在中南海接见了施今墨。周总理说:“施老先生,我想请你当老师,谈谈祖国医学事业的发展问题,这是当务之急啊!”
) Q( {) G; T5 I' R 施老向周总理倾吐了一个埋藏在心中很久的愿望――希望成立中医研究院、中医医院、中医学院…… 4 m3 E* T O% e4 h% E2 S; D! j
总理听完后说:“在新中国,中医一定会有新的发展、新的变化。我们不但要让中医在国内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要把它介绍到国外去,让西方人懂得,中医是人类医学宝库的重要财富。” : G2 c; T3 V* D
施今墨每次为总理诊治疾病,总理总要亲切地询问施老的身体和工作情况,并与他商谈发展中医中药之事。 2 D* Y x6 l. d7 J, I* j( d H7 U# j, O
“十年动乱”中,施今墨同样难逃被批斗之劫,周总理亲自派人把施氏全家保护起来,并安排解决生活费、医疗费等问题。施今墨十分感动,含着泪对家人说:“多么好的总理啊,每天有多少国家大事纠缠着他,我们还要分他的心,不应该,不应该啊!” - B N( A; a, @+ X
1969年春,施今墨自知不久于人世,口述了一份改革中医的建议书,呈送给毛主席和周总理,并艰难地从床上爬起来,用颤抖的手写了四句话:“大恩不言报,大德不可忘;取信两君子,生死有余光”,充分表达了对周总理的深情厚意。
* ?' \" h7 b# \; s0 D, I: e . Y1 a7 l1 x. z- y1 ~
3 ?" f) k [, ]; B
5 u, j% y6 k7 y% [* J, U 孔伯华 “我十分了解孔老先生的为人” 2 _, E5 a2 I% C+ v5 M0 M1 H
: q3 }, S3 F8 H& ]7 Z) L 孔伯华(1884-1955),北京四大名医之一,正宗的孔门后裔。他善治温热病,以善用石膏闻名,有“孔石膏”之称。 ; l P% X2 d' i+ d7 L& z1 a$ ]& Q: ^
20世纪50年代,孔伯华生病了,他以个体开业,又没有积蓄,久不应诊,难免坐吃山空。周总理知道后,立即派人去探望,并带去500元现款,要孔伯华安心养病。
8 F1 ~+ k) k! w. H5 R! `3 E 周总理再三询问他还有什么困难,愿不愿意住院?孔老的学生说,孔老的病很需要野山参。3天后,周总理派人送来2斤野山参。孔伯华望着总理送来的人参,泪水潸然,说道:“知我者,总理也!”经用野山参调治,孔伯华病情好转,终于完成他的著作《时斋医话》。
+ p+ i7 H6 Y8 m 1955年11月23日,孔老病逝。当天下午,周总理亲自吊唁,慰问孔老的家属。他说:“我十分了解孔老先生的为人,他一生不爱钱,自然也不会有钱留下来,但你们这一大家子还要生活嘛。” 7 r/ A- T7 c/ X" X
接着,周总理对孔伯华一家人今后的生活做了妥善安排,然后才放心地离开孔家。 8 y6 s' K7 P5 H0 u
, A( }2 v& X) O) R
“岳老有糖尿病,不要留他吃饭了” 5 O( l1 n' B. }2 p y1 F* L
6 | H2 ?! e8 R5 X( d. D
1968年5月,岳美中被扣上“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后,以古稀带病之身,一边作检查接受批判,一边清扫厕所。周总理亲自指名让他去越南为胡志明看病。从越南回来后,又是在周总理的关照下,岳美中被安排在北京饭店住了一段时间才回了医院,不久就恢复了工作。
. |2 r5 \+ m8 L# x; R0 b/ d 1972年5月,周总理被确诊为膀胱癌,岳美中参加了总理的治疗工作。以后的几年中,周总理一面接受治疗,一面从事繁重的工作,还承受着江青等人的干扰和攻击。在这种情况下,周总理仍然关心着岳美中等老中医。 - r1 ?/ k+ }- p5 ~( {
1975年12月下旬,岳美中最后一次为周总理会诊。会诊后,岳美中汇报:总理的病,主要是长期重病和劳累,体内已正气不支。周总理听后,微微点头,对邓颖超说:“岳老讲的对,一语破的。”
: p% g# S+ h e 看完病,岳美中刚走出病房,工作人员追出来说:“总理嘱咐,岳老有糖尿病,不要留他吃饭了,抓紧时间让他回去休息。”
( [$ [7 Z& W8 D 岳美中后来回忆时说,当时离周总理去世只有10多天,总理病情已见危重,但他谈到自己的病情时,平静得如讨论一件日常国事,而对别人的关心仍然是那么细致入微。 3 K" P: S8 _4 O+ V% i5 R6 w
蒲辅周 “现在他有病,我们也要去看他” ^/ A" B+ Z- r6 F3 U1 m4 U& @ P
, W- c0 \5 A# a9 }& a 蒲辅周每次去总理那里看病,弟子高辉远都要跟去。后来总理为照顾年高体弱的蒲老,就叫高辉远单独去给他看病,直到逝世。 , j5 L4 Q) q; N) }+ Y; [
1971年,周总理首次病重住进解放军305医院,很多人推荐名医给周总理,他都谢绝了,说:“高辉远大夫跟我时间长,对我了解,我就要高大夫来吧。” . |) ^3 J" G+ H. E
这年,高辉远被借调进305医院,后来又正试调入该院,负责中央首长的保健工作。除周总理外,毛泽东、刘少奇、朱德、陈毅、李富春、叶剑英等领导人,都曾接受过他的治疗。
, M+ x/ z, X9 D2 `5 u9 d4 e: F 周总理病逝前,高辉远有两年多的时间基本上未离左右。周总理输血时,起初心里有些紧张,后叫高大夫陪在身旁说话,就不紧张了。此后每次输血,总理都要高大夫坐在身边。 ; p2 F4 @1 @5 o( t: d
有一次,高辉远因病没有如约去周总理那儿,总理得知后马上派人代他去探望高辉远,他说:“我们有病,他来看。现在他有病,我们也要去看他。”
4 ^1 C: }5 z1 W, Q K; u; P; {& E 赵炳南 “你是我的朋友”
* C0 `* C8 A6 s1 F - R. g" c; t: g: L9 T
赵炳南是北京中医院的中医外科专家、皮肤科专家,曾为周总理多次看过病。每当提起周总理,赵老的敬仰之情总是溢于言表。
+ ?2 [9 D8 P; W' N# @2 k( o 赵老第一次见到周总理,是1955年为朱老总看病的时候。刚到中南海,总理就出门迎候赵老,问寒问暖,问他多大岁数,行医多少年等。周总理说,治病要“安全有效,积极谨慎,中西医结合,与病人商量”。赵老回忆说,周总理一点架子都没有,待人十分亲切随和。 ; h/ l5 J ^6 e; W0 \: m: N+ \$ g
有一次,赵老去为总理治疗脸上和耳朵上长出的老年疣。聊天时,周总理微笑地对他说:“你是我的朋友。”
* m' E' w# H* y) d 赵炳南饱经沧桑,经历过清王朝末年、北洋军阀和国民党反动统治时代。中医在旧社会被人看不起,作为外科大夫的他,竟被人称为“瞧疙瘩的”。1924年,他给退位的宣统皇帝看病时,还要双腿下跪请安。如今在新中国,人民政府给他发了中医师证书,为他配备了徒弟,请他到医院和研究所当顾问。现在。一个国家的总理,亲切地称他为朋友,赵老怎能不动情呢!他说:“周总理是多么可亲可敬啊!我一想起总理离开了我们,心里就难过。”说到这里,赵炳南不由恸哭失声,老泪纵横。 7 y7 T0 Z& S6 F3 ^- S; r# H" h
除以上这几位老中医外,周总理对其他老中医一样十分尊敬和照顾。1955年,他亲自把治疗“乙脑”有绝招的石家庄老中医郭可明邀上天安门观礼,并发奖金1万元。为感谢老中医黄竹斋治愈德国友人的中风病,周总理亲自给黄老先生敬酒,赞扬他为祖国、为中医争了光。1962年,骨科名医杜自明病逝,周总理亲自到友谊医院向杜老遗体告别。葛云彬老中医作古,周总理亲自指示把骨灰安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
/ |% a6 x0 `3 s0 C' K 1950年,林伯渠老前辈久呃不止,西医治疗效果不理想,周总理亲自参加林老的病案讨论会,在会上建议改用中医方法治疗。根据总理的建议,后由章次公老中医把林老的病治愈。周总理感慨地说:“西医好,中医好,中西医结合更好。”这句话一直是指导中国医学界发展的至理名言。
" P' S7 J9 N4 i2 r5 S! O& o$ L
# M6 h" ?- L4 v! ^! |% u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实际需要出发,以团结中医为重点,积极贯彻、执行党的团结中西医方针。他坚持中西医平等,认真纠正西医歧视中医的错误倾向,提倡破除门户之见,不迷信西医,也不迷信中医,西医要中国化,中医也要科学化。周恩来对团结中西医工作的思考与实践,丰富了中国共产党卫生工作的方针和政策,推动了人民保健事业发展,为新中国卫生事业和中医药事业发展和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 d# _+ n r7 {& U% x/ j2 h: x8 o& L, g$ E; e4 s
本文转自网络
. |, a8 T' f" r: f: s& R5 [& t3 n+ y6 b! @"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