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东义教授学术思想初探 ! F4 j! }; x ^: l9 x/ H: l
曹东义教授经常教导我们:“中医要道术并重,理论自信,疗效自强,传承自觉,体系自立,只有做到这样了才能使中医得以复兴。”下面就从自己所感所悟谈谈“道术并重,理论自信,疗效自强,传承自觉,体系自立” 一,道术并重。首先我们从道说起,道,道路也,中医要沿着什么样的道路砥砺前行这是一个大命题,也是一个中医人向什么方向前进的具体问题,这个问题不能够解决必将在前进的道路上迷失方向而沦为自我从属之辈,我以为中医人必须要长着一颗中医的脑袋,也就是必须要用中医固有的思维模式去解决临床中遇到的问题,曹师常说现在还是中医的末法时代,这体现在这个医疗体系之内也体现在社会之中,由于西学东渐,中药质量下降等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了今天中医阵地急剧缩小,毫不讳言的说导致今天中医局面的不只是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中医界内部也存在诸多的问题,由于中医具有一人成医的特点,也直接导致了中医之间的无谓争辩,这种争辩并非学术争鸣而是一种绑架中医式的互相攻击,从历史上看这种无谓争辩,甚至近于诡辩由来已久,使得中医犹如民国时期的中国一样酣睡不醒,“天道必假人以行之”,体现中医自我价值的是中医人,“破山中之贼易,破心中之贼难”,中医人之间必须要紧密团结,多搞学术争鸣,多做有益于临床问题解决的事情,多用中医固有思维解决问题,“言不可治者,以不得其术也”。 道,自然也,天地也,古人云为医者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天文者非今日之天文学也,乃是指阴阳之消长,四季之气候也,为医者若不明气候之变迁,阴阳之消长则必不能准确把握大自然对人体的影响,从而必不能准确把握人体疾病的发病规律和疾病发生发展之规律,临床治病也就不能有的放矢。地理者,大地之情状也。为医者若不知因地制宜,紧密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和人民生活习惯开展临床工作必不能取得好的临床效果,从而使中医沦为泛泛其谈的一种“文化”而已。人事者,世间之事也,个人之事也。医学研究的是人,凡是一切与人有关的事情都应该得到关注,疾病发生的主体是人,由于每个人的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影响不同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也不尽相同,为医者当紧密结合个人的情况因势利导,还人于全面的健康而非人体之健康,只要做到这样才能使社会和谐,家庭幸福,中医复兴。 道,身心也。“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之中只有中医保持着一份独特的宁静和人类健康的指路明灯,这也是每个中医人乃至于整个社会所必备的要素之一,“竞逐荣势,企踵权豪”乃是社会和人生之病态,也是当今社会诸多疾病致发病要素之一,中医应当是社会生活的领导者和倡导者,应当是社会的先进力量的代表者,中医中国必须要昂首阔步的前进,这种昂首阔步来自于深厚的文化土壤,发自于每个中国人的心底。 术者,从行,从术,思通造化,随通而行。古老的中国《易经》告诉人们一个普遍的真理,宇宙万物一切都处于变化之中,都处于运动之中,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是运动,当今的世界已然不是那个古老的世界,而当今的中医学犹如一个古稀老人,蹒跚的行走在世界的大道上,如何使古老的中医学焕发青春是当今中医人的思考,放眼世界古老的中医学在世界遍地生根发芽开花而在中医发源地的古老的中国大地依旧不温不火,虽然近年来党中央极力扶持中医,但是中医之弊病也初漏端倪,这从老中医对待中药配方颗粒的态度中可以窥见一斑。当今的中医应当放开心胸,大胆的借鉴当今世界的先进要素为己所用而非固步自封,造茧自缚,要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以中医固有思维模式指导临床工作,以中医固有思维模式大胆的容纳现代成果,以中医固有思维模式大胆的审视现代成果。 术者,技艺也。“道无术不显,术无道不远”,中医学是具有高度智慧的科学体系,中医是一个从理论到技艺完备的科学体系,我们认为道是指导理论的话,那么技艺是彰显这个理论的主体,只注重理论探索而不注重技艺的修养的话就会堕入夸夸其谈的境地,最后只能是灭亡。书只能示人以规矩,不能示人以巧,这个技巧来源于长期的积累,是无数中医前辈的经验结晶,所以老中医的经验必须要重视,这也是提倡拜明师的原因。 二,理论自信。中医学具有完备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指导中医临床几千年之久,经过长期的临床检验说明这个理论体系是有效的,是可以信赖的,中医人必须要坚定的相信“言不可治者,以不得其术也”,中医人必须要坚定的抛弃近代以来的被打趴下来的心态,昂首阔步,轻装前进。每个中医首先做好的是中医的继承,主要是要学习好经典,并用经典为临床服务。国医大师孙光荣老说学中医要“一本垫底”,这一本必须是《黄帝内经》,历经几千年的检验证明《黄帝内经》是中医取得优异临床疗效的不竭动力和理论源泉,失去了《黄帝内经》指导的中医学必将成为自我从属之医学。《黄帝内经》不仅是古老中医的理论总结,更是中医文化的根源和不竭动力,故而国医大师邓铁涛语重心长的说丢失文化比亡国还严重。 我们在坚持《黄帝内经》中医原创理论思维模式的同时还需要将几千年来中医理论模式理顺,否则张家说张家的理,李家说李家的理就是所谓的“争鸣”,其实是一种文人相轻的表现,也是中医不团结的根源所在,所以理顺中医理论是很有必要的。取类比象,司外揣内是中医重要的思维模式,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的基本理论,有很多人学了一辈子的中医这个基本的理论模式都没有弄清楚这个问题,我的理解是阴阳五行都是在地球上发生的自然现象,换言之就是宇宙元气在地球上的不同变现形式,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所以说土载四象或者说土载四行应当是中医五行脏腑理论的基本理论,换句话说,“土枢四象,一气流行”应当是中医的基本理论模式,这个应该是中医界的共识。 三,疗效自强。中医的生存之本在于临床疗效,中医能够在中国大地延续几千年的时间凭的是其优异的临床疗效,如果没有优异的临床疗效一切都是空谈,所以中医人毕生追求的是优异的临床疗效,中医必须要脚踏实地的一步一步走,在重视经典和历代医籍研究学习的同时,必须要重视老中医的临床经验,必须要传承老中医的临床经验,在重视中医院校教育的同时提倡拜明师,传承中医离不开明师指点,君不见许多的名老中医一辈子就一个方加减而取得优异的临床疗效吗?这其中的道理是值得我们深思,值得我们学习的,西医可以速成但中医并非一日之功,这也是中医与西医学最大的不同之处。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单位,阴阳,脏腑,气血,五行以及宇宙万物不过是气的不同运动状态和变现形式而已,中医之临床用药抑或针灸不过是调节人体气机的运行状态而已。人得天地之气全,药得天地之气偏,以药物之偏性调节人体气机运行之状态,不仅起到了驱疾愈病的优异疗效更有着养生保健的神奇作用,草木有情,五色五味,升降浮沉,各走其道,更有依据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中药炮制,也是基于通过其他辅助药物以及炮制方法来使药物性味发生改变,更有利于人体气机升降的调节,这也就是地黄、何首乌为什么要九蒸九晒的道理所在。所以我们说地球上的万物是得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的产物,这种集驱疾愈病与养生保健于一体的作用是世界上任何医学体系所没有的,这就是中医学的神奇与伟大之处。所以每个中医师都必须要有认识药物的基本本领,必须要实地勘察中药的生长环境以更加了解和掌握药物的偏性,从而为中医药优异的临床疗效夯实基础。 中药治病是应用的药物阴阳偏性来纠正人体的阴阳偏性的话,那么针灸临床疗效的取得就与中医师的状态密切相关了,这也是为什么针灸师要练功的原因,只有通过长期艰苦的训练才能达到“针我合一”,针灸师那轻轻一刺不仅是有对患者机体气机的调节更有来自于针灸师本身能量对患者气机的干预,这也就是为什么不同的针灸师或同一个针灸师在不同状态下而取得的疗效不尽相同的原因,这在《黄帝内经》中称为“治神”,所以古代的针灸是一件很庄重的事情,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在针灸专著中有咒语的原因吧。 & z( X( I- e/ B%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