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史沉钧 | 鲁迅反对中医之谜$ t; F8 e- n5 _. V; R' V0 n3 |
% f9 Y9 z' u' x# M. I
上个世纪初叶,五四运动之后,随着西医学在我国逐渐发展壮大,当时社会相当一部分文化名人喊出了“废止中医”、“取缔中医”等口号。一时间,中西医文化之争成为了当时社会的一大历史现象。而在那场文化运动中,有一位著名的文学家旗帜鲜明地站在西医学的立场,利用他的生花妙笔公然地反对中医。这个人就是鲁迅。那么,鲁迅究竟为什么会坚定地反对中医,甚至不惜称中医为“骗子”呢?6 W! I; V$ U/ V3 _" d# h
: S$ O0 L, C7 E
- C3 _1 d3 C% }& K A& F4 q6 f! ], u( {' G
要揭开这个谜底,或许还得从鲁迅的少年时期说起。少年鲁迅一直患有牙痛齿衄(牙龈出血)的毛病,曾多方医治(看中医),却总也医治不好。及至成年后到日本去看西医,西医为他刮去牙袱(即牙结石,类似现在的洗牙),不到一个小时,这个困扰了鲁迅十多年的疾病便被宣告治愈。2 R! P' B$ `. t- n: L5 Q
9 F/ m9 N3 S8 j# P" X- x+ D, z1 M可是单纯从中西医疗效的差异来分析鲁迅反对中医的原因显然是不确切的,鲁迅没有那么肤浅。这里面应该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6 j! }8 {0 @9 C R0 L
" d& n% o2 r V, S A那个时候,鲁迅的牙病被一名中医称之为“牙损”。也正是因为这个“牙损”的毛病,鲁迅被一名同族的长辈严厉地训斥了一顿。这个长辈训斥鲁迅“行为不检、不知自爱”。鲁迅不明所以,但是从此以后再也不敢向人提起他牙龈出血这个毛病。
0 l$ k9 L: D, O1 }8 S# t
' V; P( e, ~" W) O3 a4 X; v多年以后,鲁迅偶然翻阅一本中医书籍,书上说“牙齿属于肾,牙损是因为肾精亏虚的缘故。”这一“理论”终于让鲁迅恍然大悟,明白了当年为什么会被长辈斥责“不知自爱”的原因。一时间,鲁迅觉得这样的中医理论简直荒谬至极!而如此荒谬至极的理论竟然让他蒙受了多年的不白之冤。普普通通的牙龈出血,竟然让他背负了多年的“不知自爱”的巨大的人格耻辱!
& b6 H. w# }2 ^) \9 C# e+ Y7 M; D1 u1 u/ L7 s0 o
那么,这其中的问题究竟出自哪里?莫非中医理论当真如鲁迅所认为的那样,荒谬至极?还是鲁迅少年时期碰到的那些个中医,根本上全然都是骗子?而当年训斥鲁迅的那个长辈,为什么要说他“不知自爱”呢?
& d1 p0 Y) Z; ~4 P- I/ v9 s' k) E1 J
要揭开这些谜团,还得从少年鲁迅的牙齿开始说起。中医学认为,肾乃人的“先天之本”,主生殖与发育。肾“在体为骨”,而“齿为骨之余(末梢)”,所以牙齿的疾患,常常都要从“肾”论治。既然牙齿和肾脱不了干系,那么少年鲁迅牙痛、牙龈出血,当时只要是稍懂中医学常识的人,都可能会立刻想到从鲁迅的“肾”去找寻根源。
" f/ W# E' ]; m1 g8 {# N1 ~, z* ?- x7 P+ k% A6 ?$ O
彼时的鲁迅还是个少年,身材矮小,肢体单薄,面色黝黑(熟悉鲁迅的人应当知道,成年鲁迅身材亦不高大),再加上牙痛、牙龈出血,这一切的指针,都与“肾精亏虚”之“牙损”是那么契合!于是鲁迅被误诊为“牙损”似乎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问题是,鲁迅一个少年人,又怎么会“肾精亏虚”呢?显然当年那位给鲁迅治疗牙病的医生并没有深究这个问题。他很可能只是依据鲁迅所处的特殊年龄段想当然的揣测,于是草率地给鲁迅断了一个“牙损”的毛病。这也正是当年那位长辈斥责鲁迅“不知自爱”的原因所在了。
8 o4 x* ]5 T' l1 U0 Y K; Z! k4 F1 v: R) Y, K
试想,中医学让少年鲁迅蒙受如此不白之冤,以少年鲁迅“心高气傲”的个性,自然把它视为生平的奇耻大辱,潜意识之中对中医学恨之入骨也自在情理之中了。
0 w8 ~) X% [* u" d' j5 d7 z8 R9 [! K/ k/ |
+ P M' e9 P3 M( N" [# m- p2 X3 m1 I
1 e" v$ K. w7 \' K5 j鲁迅蒙冤,恰好戳中了中医学的软肋,但也并不能说明中医学当真无用。要知道,中医学的核心思想是“整体观念”,这一理论认为,人是以五脏(肝、心、脾、肺、肾)为中心的,通过经络系统,人的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和四肢百骇都与五脏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使人体与自然、社会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这是中医学最大的特色,也是中西医最本质的区别所在。也就是说,中医看病重整体,西医看病重局部。以少年鲁迅牙龈出血的病案为例,如果找西医诊治,西医会仔细检查鲁迅的牙冠、牙根、牙龈和牙周血管神经等,定要弄明白是牙的哪个部位出了问题。而如果找中医诊治,中医则会认为,牙病绝不单单是牙齿本身的问题,它很有可能是人的整体病变反映在牙齿局部的征象。而五脏之中与牙齿关系最密切的,便是人的肾。所以治牙常常治肾。
2 L/ Q) a9 l$ C' v
: E |6 _: w) q( p) x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很多时候西医在诊病时,大大小小的检查做个遍,却仍然查不出病因所在,而中医一问一切脉,几副汤药下去,就能药到病除。# x8 {. K% P& i
) B0 s, I; P# W, O2 r3 ~6 a
同时,从鲁迅治牙这一案例我们也会发现,传统的中医学理论也有它固有的缺陷:它注重整体,轻局部;重联系,轻孤立。它忽视了人的局部生理变化同样也能使人致病这一客观事实的存在。) ?; T) } ~7 }$ A( [8 T) E
6 Y8 Z8 {9 l% E+ W7 W
试想,以鲁迅所处的年代,虽然西医学已传入中国并且逐渐发展壮大,但西医学知识的传播,也绝非如现如今这样普及。那个时候的人们,包括大部分医生(中医),只怕从未听说过“牙结石”这一名词。而按照中医学几千年来的诊病传统来为少年鲁迅治疗牙龈出血的问题,自然就会陷入“治牙必当治肾”的窠臼之中。: N5 B/ ^9 I( ^' y: F( K# l$ k$ \
# m" o o! C8 P' [+ l F' X
$ T8 \) W8 |# v. j! Y5 B
% s' C7 q2 M" D# u7 `! _: \当年的鲁迅也并非圣人,他不懂中医,看不到中医学理论的根本所在,同样也不会明白中医学的固有缺陷是什么。少年时期,他因为牙龈出血问题所蒙受的不白之冤,在他的心中深深的扎下了仇恨中医学的种子。直至鲁迅成年,他的父亲周伯宜因为肝硬化腹水(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即便是西医治疗肝硬化也同样望尘莫及),寻找多位名中医诊治,终因病重不治而英年早逝,这在鲁迅的心头又蒙上了一层阴影。再加上那个特殊的年代,落后中国中的所有有识之士都在学习西方,一切向西方看齐,从而促使鲁迅坚定地站在了西医的立场,开始义无反顾地反对中医。
" G8 N, \3 {3 Z0 u' X; D3 |6 G& ^+ J% ^
3 `; s+ o( V7 K$ @ C$ P
& D; G. V9 e! N7 F7 H* V
| 本文为作者原创投稿,首发于中医家,转载请注明出处。
P% {6 N* D$ j. N5 T% ?
3 y& Z0 s- {* h) u( X| 投稿邮箱:bianjibu@zhongyijia.com.cn$ _# B! a. c( t& @ g3 d' t0 m& `
3 y9 c& A) ^& I: J6 O
9
) I7 [4 {( E& K8 W$ v赞赏支持
5 [& V! V4 q# w) X" B* Z R3 b
- F% b L* x! E, v: `631浏览) G/ C( H: g6 M9 }$ i" ]7 m# q
6评论8 b$ {8 U6 d- x
( q$ e( l( }. x3 D: V8 y0 S3 g蓉泉斋主人
6 i) u$ C2 g' K4 b# X3 A8 x19 i* o+ x" V; M p8 p! r. o( ?
1楼,昨天 16:598 l( P4 Z+ i2 `3 V
手足阳明经都经过牙齿,所以齿疾也要考虑从阳明来治!
, l+ ~+ Z) L) [ c8 a0 }1 q; @# _6 t! L( T; [
私藏百草先生回复蓉泉斋主人
' Z: w; @" }. B! ]1* w# M8 A, a. Z% T* a
2楼,昨天 17:45. d$ U; o: R+ R7 O" k$ S/ t, {. y
是哦,牙龈肿痛,出血也常清胃热。鲁迅当年碰到的,就是文中所分析的问题。, S* p" T. {& c
1 C4 C1 U. ^% ^" z. F) Q$ ]! F
青赤黄白黑
$ K0 B8 I4 w. V! N' V, r! I! Z! I- S1 a0 D v* O4 E
3楼,06-14 09:48$ K) Y2 L' N5 e- P! f7 O% h
当年这些人提出的口号“废医留药”阻碍中医的发展 }' H4 h4 [6 `6 a
' N% ^0 e- M/ u! R$ o' @; D
中醫學徒/ }- ^6 X7 W( T" a/ w
1' `2 L: O3 w, T0 A
4楼,06-14 11:41
4 } H4 ]+ H) e6 k7 v8 @( G先治症,再整体。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 A- L! M- p& P3 \. W2 s
1 t0 ~) R& H+ s1 b% G9 U/ A
浩浩然
# J1 A$ ?; z# {' V6 ~: H2 G+ p2 C7 J" W; x2 K
5楼,06-14 16:32
( \/ _3 ~3 s' r& o4 h# x2 R那么西医治不了肝硬化,就要取消西医了?
- h2 [. t, v+ o. o' Y3 B6 ?5 |
( M Z v( W& ?- {1 H% ?鑫成盛:136171694088 ]! L9 Q( T/ T' P/ Y
15 Z6 y; s) m- P
6楼,46分钟前) E1 q( C( O6 y- a1 b% h
上门牙疼是心火,下门牙是肾火;上两边牙是胃火,下两边牙是脾火;上左大牙是肝火,下左大牙是胆火;上右大牙是大肠火,下右大牙是肺火;满口牙属虚火。均用药加减
/ f, i5 J( ^% r( i. ?+ ^* H) P来源:中医家
, u; ?+ P% K8 { G# r" g& d商业转摘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摘请注明来源。
5 i0 I+ I/ ]* s' w0 R
* i# W9 f4 J1 H+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