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著作考证需结合时代特征1 ~' `3 h& Z. h- ]: d' N- i. u
“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桓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序》中开篇写下这样的话,可见扁鹊在医圣心目中的位置是何等重要。太史公司马迁更是明确的指出“扁鹊言医,为方者宗,守数精明,后世修序,弗能易也”。可见扁鹊在医圣张仲景和太史公司马迁心目中才是为中医学开辟道路和集大成的宗师,而不是传说中的黄帝和歧伯。我们探讨扁鹊的学术成就和他在中国医学史上的地位以及他对后世医学的影响,首先需要弄清楚扁鹊所处的春秋末期应不应该有医学著作。扁鹊与《汉书.艺文志》所记载的《扁鹊内外经》、《难经》等著作的关系。扁鹊医学特长以及主要的贡献是什么。
# ]7 l; x5 Q; Y& d《中国中医药报》2013年底和2014年初,连续报道四川成都市金牛区天回镇老官山汉墓考古发现10部医书,并概要介绍了这10部医书出土的意义及其内容,引起学术界关注。有专家称这批医书是扁鹊学派的著作,也有专家说认定其为“扁鹊学派失传医书”为时尚早,需要仔细研究、甄别,才能作出正确的结论。# F/ ?7 x# b0 c+ m
恩师曹东义先生对此也持慎重态度,并希望通过对扁鹊著作的研究,探索中医药理论形成的过程。扁鹊有没有著作?假如他有著作,其形式结构应该如何?毫无疑问,扁鹊的著作,必须符合当时的著作体例。3 G& V3 A( B3 O3 Q8 m
清代著名学者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之中提出:“六经皆史也,古人不著书。古人未尝离事而言理,六经皆先王之政典。”自古以来,学在官府,没有民间私人著作。考古所见的甲骨文、钟鼎文,都是官府史官之类的官员所刻画,或者是占卜的巫官所为,是对于事实的记录,六经都是记载先王治国理政业绩的有关文献。
0 Z/ P+ ^! k, N3 x3 c春秋战国时代,诸子峰起,百家争鸣。《汉书•艺文志》说:“诸子出于王官,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事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说,蜂出并作。”先秦诸子的著作,既继承了此前官府政典的精华,也阐发了诸子对于当时政治形势的观点。虽然春秋之前也有“个人观点”,但是流传下来的文献却寥若星辰,非常罕见。春秋战国时代,中央集权政治逐渐解体,列国诸子发奋图强的政治主张,开创了空前繁荣的局面,学术著作随之出现并逐渐流传于后世。
% ` J U& h H3 `/ g7 o# k余嘉锡《古书通例》说:“春秋之前,并无私人著作,其传于后世者,皆当时之官书也。其他诸子,在三代以前者,多出于依托。”我们现在见到的比较早的诸子著作,比如《道德经》、《墨子》、《孙子兵法》、《论语》等,大都出现于春秋末期,《管子》虽然署名管仲,其实是其门人弟子根据其行事语言,加以整理而成书于后世。
3 p( _& i5 Y6 F _) x孔夫子宣称自己“信而好古,述而不作”,他只整理前人的著作,而自己不亲自创作写书,但是由此可以反证当时“作而不古”的著作,在社会上已经有所流传。4 t1 k7 B) c6 O, _
《左传》中记载各国诸侯大夫聚会时,往往也要吟诗咏赋以歌咏的形式表明志向。春秋时期诗歌创作是很繁荣的,《诗经》中有很多诗歌可以考证到作者的姓氏或者名字1 A7 Z Q; D b. K2 u- D! @+ d: Z2 ~
除了诗歌和诸子百家的著作在这个时期兴盛之外,《孙子兵法》等著作也已经完成。赵简子已经有了董安于、周舍等史臣“进秉笔,赞为名命,称于前世,立义于诸侯”。其记载的内容十分的广博,所以周舍说:“日有记,月有成,岁有效也”。孔子门徒七十余人记录孔子言行的篇章也在春秋末期。《史记.扁鹊传》更明确的指出:“长桑君知扁鹊非常人也,出入十余年,乃呼扁鹊私坐,间与语曰:‘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勿泄’。扁鹊曰:‘敬诺’。(长桑君)乃悉取其禁方书,尽与扁鹊”。长桑君把他珍藏的“禁方书”,全部授予扁鹊。“尽与”这两个字的描述就说明不是一种医书。所谓的“禁方书”即官医在宫禁之内专用的医书,后来流传到民间,故称之为“禁方书”。也就是《汉书.艺文志》所说的:“方技者,皆生生之具,王官之一守也”。后来民间医生所珍藏而不轻易传人的医书也被称为禁方书,如汉高祖八年(公元前180年),公乘阳庆“使意(淳于意)尽去其故方,更悉以禁方与之,传黄帝扁鹊之《脉书》……”。《素问》《灵枢》中对医学书籍传授的描述也很形象,有“著之玉版”“藏之金匮”“藏之灵兰之室”“此先师之所藏”“非其真勿授,非其真勿教”等,说明医学书籍在早期的流传过程中皆视为珍宝,不肯轻易外传。
4 d9 v, c/ [! T, @* r* J4 y0 R扁鹊所处的春秋末期,医学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完全具备了出现医学著作的可能性。杨伯俊先生说虽然不知道《左传》的作者,但是著作年代是可以考见的,他认为著于公元前235年之前的《虞氏春秋》,葬于公元前296年魏襄王墓中竹书《师春》等都引用过《左传》并结合其他旁证材料认定《左传》成书于公元前389年之前。杨伯俊先生说:“由以上论证,可以推测《左传》作者看到魏文侯,他著书当在公元前403年以后,而在周安王十三年(公元前389年)以前”。《左传》中保留着春秋时期的医史资料是比较可信的。- _$ O( r6 ?6 S5 d$ |% H
《左传.僖公三十年(公元前630年)》记载:“晋侯使医衍鸩(zhen)卫候。宁俞(卫候的臣子)货(贿赂)医,使薄其鸩,不死”。晋侯让医衍借给卫候治病的机会,在治病的药中加入毒药杀死卫候,卫候的臣子宁俞贿赂医衍减少用量使卫候避免死亡,说明当时对于致人死命的猛烈药物的用量,已经有了相当准确的用量标准。+ y# r) ]: {+ |
! O' m6 Y8 p! A
0 l, }: P2 W ~, d
" P2 z3 J+ ?$ I. k; G, v8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