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上班后,我让小王给上级部门送一个材料。
3 p* n+ |7 ?5 Q一个小时过去了,没有回复。两个小时过去了,还没有回复,直到中午我在楼道里看见了他。
3 t" w3 f# P. `) Z& y我问他材料送到了吗,他说送到了,我问他怎么送的,他说我要他找的那个人不在,他就委托办公室的人转交了。
' o0 Y% @; T+ D) ^, G1 ^
我一听,脑海里马上浮出了三个字:靠不住。此后,我不会轻易委托他去办重要的事了。
1 [$ M+ \# J8 \3 N1 D这么小的事,不回复就是“靠不住”了吗?
9 W8 `: d) K- d. m: s V我想到了自己年轻的时候,别人交代我诸如此类的小事,我一般是不回复的。在我的意识里,认为做了就行了,还要回复吗?而且也没有人因为我没回复而质问我。
" a& |3 m( b' z
好多年以后,还是后来我委托别人办事的时候,才有这种强烈的感觉。原来那时很难得到他人的重托,跟我不主动回复有很大关系呢。
. W0 ~+ J/ `# o6 h( Q所谓事毕回复,说的是该回复就要及时回复。我们经常有一些应急的任务,比如一个干部临时受命赶赴目的地,到了吗?有什么情况?如泥牛入海,一去不回,一直到要返京了才想起回复。他自以为没有必要及时回复,却不知我们很期望得到他的消息。如果我追问,实际上就是批评他了,这个分寸不好把握。
8 I3 m8 @+ p! [7 J实际上,工作中,往往不能等任务全部完成了再回复,阶段性的进展也要及时报告。一方面要让领导和同事放心,另一方面及时反馈情况能为正确决策提供依据。
) `4 W" {3 w1 t* D有人说,回复不回复,要看领导的好恶,有的领导就不喜欢回复。我问怎么回事,原来领导让他去找另一个部门的领导,他回复说要找的人不在,被领导训斥“不要回复,找见再说”。找人没找到,这算回复吗?
6 k3 [6 T8 E6 \7 F" A- Z
还有人可能会说,有些事毕不回复的人,可能他的能力很强,只是不拘小节、不屑小事罢了。可是,小事都靠不住,大事还敢托付吗?如果在有能力和靠得住的两种人当中只选一种,你会选择哪一种人呢?
! h* P: T H. Z+ z' k- | i
6 b- ]6 K4 i" d大事看能力,小事看品格。在我们周围,总能看到有的人办事特别靠谱,凡事会有交代,件件都有着落,事事均有回音。让你放心的人,但凡遇到重要的事,你一定就会想起他来。因为不用担心,你委托的事他一定会放在心上,尽心尽力,随时回复,绝不让你焦急等待。对这样的同事和朋友,你也会以礼相待,并以同样的重视对待对方托付的事。这就是共事双方的默契。
7 w. `* {" I9 d: `2 n- E4 ?
: }2 q3 s0 N6 _: u) g5 {. ?7 X+ t4 m事毕不回复,就像任务完成了99%,只有这1% 没落实,虽然就差这么一丁点,事情却还是没有做到位。有人问,不同的领导可能要求不一样,怎么把握这个尺度呢?我想这和领导没有关系,而是职责范围内应该做的。该回复就回复,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做出回复。等到上级催问了,说明你的回复已经不及时了,再次催问就已经表示对你不放心了。
" \6 k. L5 C( Q) A
现在的通信手段如此发达,以至于常常到了回复不过来的程度。但在工作上,只要是和你岗位职责有关的事,都要及时回复。设想一下,你给你的同事发了一个信息,如果对方没有回复,你是什么感觉?同样道理,他给你发的你不回,是你不想,还是不屑?这不是无所谓的问题。无论是谁,除非你确有原因,都应给予回复,这是一个尊重自己和尊重别人的问题。
9 y) V: j( `2 y/ Z; J
事毕回复,说来简单,做好不易。送信送材料只是表面上的事,根子上还是职业品格的问题,这和承诺与诚信有关。
! |+ M+ O* {, B; h! h$ Q, D7 F
大家都知道《把信送给加西亚》的故事吧。在19 世纪美西战争中,美国总统有一封书信急需送到古巴盟军将领加西亚手中。可是加西亚正在丛林作战,没人知道他在什么地方。
- W: V( P9 h4 U8 a
一位叫罗文的美国陆军中尉挺身而出,不讲任何条件,历尽艰险,徒步三周后,身临危机四伏的国家,把信交给了加西亚。罗文送的是一封信吗?不全是,他送的还是一个战士的忠诚和信誉,体现了罗文自我牺牲、临危受命的品格,闪耀出人性的光辉。这正是这个故事在全世界广为流传的魅力所在。
# L. e t6 }, C1 c3 _) q8 J来源:《秘书工作》杂志2016年第4期 作者:张建
原标题:《不可“事不回复”——机关工作“忌”系列谈之二》
: ^' s$ i8 H: G' U$ o0 J$ C
【延伸】靠谱和闭环
5 l3 E; ?, L+ }. k2 P* I
来源:逻辑思维
作者:罗振宇
& j6 z% ` Z" P1 ?
如果我问你,请用一个词来高度评价一个人,你会用哪一个词?
2 K9 y8 h; Q' n
放在过去,你可能会选“善良”、“能力强”这样的词。可是你发现没有,现在越来越多用来高度评价别人的词是——“靠谱”。
* v3 w( z- A4 @/ o: H# U+ e5 L靠谱,正在变成一个人社会生存的首要优点。
% M# a/ I+ n% q* L5 L
这个变化背后,其实有一个大趋势在起作用。我们首先得定义什么是靠谱,最近我看到一篇文章,说靠谱就是三件事:
/ U/ i( s- f8 l+ @3 z: p“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5 R5 k' O4 ^' G. l( O7 ]/ M说是三件事,其实是一件事,就是你要在协作中完成闭环。所谓闭环,就是一件事有开头,就必有结尾。但是一般人做到这一条并不容易。
0 ^& I% k& y% @0 Y( D+ n我们可以自省一下:进行一项事情,你不会半途而废吗?一件东西用完之后,你一定放回原地吗?别人跟你说一件事,你办不办得成,都一定会回复吗?如果当时不能及时回复,在你能回复的时候,你会解释一下上次不回复的原因吗?
' a, c! a4 `& X/ Y+ @( |8 l$ n0 p% q9 E
这都叫有开头,必有结尾,一件事在你这里完成了闭环。
2 o( o9 z, T4 T! X: t
当年我刚入行媒体的时候,有一位老记者就跟我讲,张瑞敏在海尔抓管理,最开始是从工人不要在厂区随地大小便开始的。等完成了这种基本素质教育,再抓管理,重要的抓手,就是“闭环”两个字。
" v! Y( y! U N" ]0 ?! o比如,在海尔上班的时候,你把椅子从桌子下拖出来,坐下开始工作。但是可能一会儿又要起身去办事,那就一定要把椅子推回去,否则就是犯规。海尔管理员工闭环,是从这么细致的地方入手的。
e( x& M, [" X! ^/ w我还记得那位老记者怕我不信,给我现场做了个示范。他抓起电话,给青岛的海尔总部总机拨了个电话,接通之后说,“我找罗振宇。”海尔哪有叫罗振宇的,所以总机就问,罗振宇是哪个部门的?老记者就瞎编了个部门。总机说,您给我几分钟,我来查一下,我让他回电话给您。
/ y- [$ S. d- E' O4 Y# R
你想,一般查无此人,不就算了吗?但是过了几分钟,那位总机竟然把电话回过来了,说整个海尔都查过了,确实没有罗振宇这个人。
& ~0 O$ l* C# s' j) B
你看,当时已经有电脑了,所以查无此人并不难。但是难在有始有终,把这个动作给闭环了。一个总机接线员,接到一个问询,他不能让这个事耽搁在自己手里,无论如何他都要给出一个结果。
! F* I3 `; ~& L, F/ d( S7 Z; n/ B! y7 H8 x- h* r+ J6 L
% K0 |6 O3 J" J O" T
所以你看,靠谱不是说你很能干,不是说你答应了什么就一定能做到什么。那是神仙,那不叫靠谱。靠谱,是你和周边的协作网络保持高效的互动。都说海尔管理好,好就好在这里。
- P- f- k1 q3 f7 {, R3 J
所有的人都因为这个闭环的行为习惯,和他人、和组织首尾相接,凝结成了一个高效的行为网络。这种高效体现在两个方面:
& y9 K& s( w) |
第一,不断线。刚才说“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这三点,本质上就是不断开和协作网络的链接。你从协作网络上接到一个信息或者任务,处理完毕之后,一定要再反馈给网络,确保两头连接。
7 f4 J9 p& U% e0 d7 {2 D* T
比如,你可能接到过有人发来这样的信息:“我手机快要没电了。咱们先聊着,等下万一我没声了,就是手机断电了。我20分钟之后能充上电,先跟你说一下。”
( V7 Z; z5 e# K这样的人,不管是生意伙伴还是生活伴侣,都差不到哪儿去,都是靠谱的人。因为他们特别在意,不失去和你的链接。这是在网络社会生存的第一法则,不断线。
0 r8 s, |& q% B1 v5 M* l0 q还有第二个法则,就是“可预测性”。不是要求你有多大本事,而是你的能力边界要让协作伙伴知道,他们能确定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找你,找你能把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
! p) q9 u: e6 u3 N, v0 S( [, ?作为一个网络节点,最大的美德,不是能力强,而是不给协作者带来风险。有些人能力很强,但是答应的事做不到,遇到危机不求助,直到把小麻烦拖成大麻烦。这也叫不靠谱。
4 h: Y/ R! n! O# o在网络协同的环境下,能力大,不如能力确定。能力越确定的节点,吸引到的连接就越多。连接越多,价值就越大,这是对你靠谱的回报。
) N3 l5 P! }+ }
你看,“靠谱”这种品质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为啥?因为衡量人的价值尺度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 J; ^7 \, f4 N过去,一个人被高度评价,是因为他个人能力强、品质佳。但是现在一个人被高度评价,是因为他能够更顺畅地和网络协同,甚至能够领导和发起网络协同。从网络的角度评估人,而不是孤立地看这个人本身,已经是我们的一种认知习惯。
4 _$ e% c" O0 D3 ]+ ~我们可以从这个话题稍微延伸出去一点,为什么网络协同这么重要?因为网络效应,是人类财富增长和平等化最重要的工具,也是人类文明发展最基本、最底层的逻辑。
1 C& F- Y: @4 z3 Q% B+ c! q在《何帆大局观》里面看到一个例子。
/ |1 x/ r' D4 v% f5 H F! Y+ W. [大约在1910-1940年间,美国出现了一次住宅革命。原来美国的房子,不管是富翁的豪宅,还是贫民的草屋,都是各自独立的。进入20世纪之后,房子逐渐互相连接了起来。
F- \; M: B! f! I7 X连接起来有什么好处?电线接进了家家户户;自来水龙头一拧,干净的水就哗哗流了出来;排水管道和给水管道分开了,污水和排泄物神秘地消失了;中央供暖系统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家庭装上了电话,这是住宅的网络化。
M' y6 {) V$ x2 `% b7 H网络化带来了两个好处。
, S% T! d% r: o" F- x( E& }! d5 {
第一,当然是财富和繁荣,是人类生活条件的提升和改善;第二,更重要的是,网络化一定会带来平等。
7 S- ?9 T4 g8 C5 E0 d0 [
很多人只看到,网络化加强了贫富差距,但是没看到网络化是用另一种方式实现了平等。就拿住宅网络化来说,富人的豪宅里有自来水,穷人的陋室里也有自来水;富人的电灯很亮,穷人的电灯一样亮。这些设施和产品,最早是从富人那里时兴的,随后逐渐扩展到中产阶级,最后在穷人家里也普及了。
4 G2 r F4 Z) e) q; @5 d从更广阔的视野来看,富人能看到的电视节目,富人能享受的城市基础设施,也一样普惠到了穷人。所以,美国才有人说,美国社会最伟大的成就是啥?不是什么GDP数字,不是什么高楼大厦,是美国总统和街角的乞丐都能喝的上可口可乐,而且是一样好的可口可乐。
' M. r; A4 K. c2 P7 {
所以,加入一个网络,不仅每个节点都在贡献自己的价值,反过来,网络也在向每个节点反馈更大的价值。
- [* V7 Y% Z( W7 {, H正是因为这个效应,所以人类社会一直在往网络协同方向演进,这是比任何小趋势都更为根本的大趋势。
H1 Q% i7 W* B0 N3 f
所以何帆老师提醒说,1910-1940年对美国来说,并不是一个太平年代,有经济危机、有战争,但是住宅革命似乎并没有受到影响,为啥?因为不断地联网,这是一个无可阻挡的大趋势。
6 x* @" D1 C8 Y7 }* ^* c) F所以这个时代,每个人审视自己的处境,都不再是“学会啥啥啥,就不怕啥啥啥”的模式了,而是要看两点:
% P: b6 C1 X1 |% W, B" P第一,你是不是在正确的网络中。
4 I" [! w1 x; n6 p+ t第二,你的行为模式是不是和网络紧密连接,是否成为网络中受益最大的节点。
1 H; V/ Z7 x8 V# k' t# M; d说白了,在正确的群体内,做靠谱的人,才是这个时代的生存策略。
; B0 o1 N8 w, t8 d3 C
推荐四个不错的微信公众号:
7 S5 p/ o v3 ~ k/ K- `( d
财经听潮(ID:tczjhzmx)政商纵横(ID:zszh88)1 F7 {; r; w0 R* j8 v
政经瞭望(ID:qtzl3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