亟需为“民科”正名 ——关于重视发展民间科技事业的呼吁书 今年以来,正当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全力贯彻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之际,极少数人利用网络媒体又在以反伪科学为名演出反“民科”的闹剧。 他们通过把民科和伪科学划等号,把原创理论和民科划等号,然后把原创理论和伪科学划等号。不管谁,只要提出创新就先给你贴上“民科”标签,然后扣上“伪科学”帽子,大肆抹黑。即使你身份不是民科,但只要你提出创新,就说你有“科妄思维”,也应该归入“民科”予以攻击,甚至说什么:“宁可和流氓吵架,也别和民科说话.”。 我国的反民科思潮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有人把“民科”定义为“在科学共同体之外进行所谓科学研究的一个特殊人群”;“不接受也不了解科学共同体的基础范式”;“不具备科学意义上的价值”。把“民科”与伪科学和“科妄”等同起来,使“民科”几乎变成为贬义词。从此,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掀起了一股反民科逆流,以达到贬低、丑化、打压民科的目的。他们以反民科为出发点,以反“科妄思维”“伪科学”为口号,反对各个层次、各个领域的原创思维、原创理论和革新建议,来扼杀人的首创精神。 这种反民科思潮搞乱了人们的思想,扭曲了学术评价标准,严重败坏了我国学术环境,阻扰了我国以原创理论为核心的学术评价体系的建立,阻碍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反民科思潮本质上就是反对创新,既违反了科学发展的规律,也违反了宪法规定人人都有的发明创造的权利。同时,这种反民科思潮对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鼓励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是一种反动。 由于反民科思潮的泛滥,现在普遍产生“民科恐惧症”,对原创思想视为瘟神。学历至上、书本知识至上、专业团队至上成为一部分人支配自己行为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反民科思潮已经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产生了极为严重的后果,如不尽快制止,则后患无穷。 回顾世界科技发展的历史证明,民间科技力量一直是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世界一流的科学成果大多是民间科学家取得的。没有“民科”的先行,就没有“国科”的发展。即使科学技术发展到高度组织化、专业化的今天,民间科技资源和创新能力仍然不可或缺。特别在尖端和新兴领域,更加显示出民间科技创新的活力。这是由于科学研究和发明创造,尤其是原创性成果,主要靠的是研究个体的天赋、好奇心、灵感、想象力、观察力和创造力,而非学历与书本知识。在科学研究和发明创造中,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个人的作用永远不可低估。当代科学技术面临诸多挑战和难题,需要有更多的创新思维,需要更多的科技工作者与爱好者主动去探索、发现和攻关,以寻求新的突破。否则,人类就没有未来。 我国民间科技力量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的强大推动力,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生力军。民间科技创新创业活动不仅能为国家提供自主创新成果,而且能提升社会创新素质,培育创新人才,夯实国家创新基础。随着科学普及的深入开展和全民科学素养的不断提高,我国民间科技力量及其创造、创新、创业活动必将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支撑。 我国民间科技创新活动是国家科技事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一个国家要想出原创性、颠覆性成果,在科学技术方面站上最高点,就必须重视和开发利用民间科技资源。因为民间科技研究者没有功利导向。他们凭着兴趣爱好,自由思考,自筹经费,自主探索;他们耐得起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为了一个项目,几十年如一日,甚至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他们经得起失败受得住挫折,有时穷其一生,毫无所获,也无怨无悔。一部分民科的研究工作也许成效甚微,但第一流的科技发明,特别是原创科技成果,很多来自民科。“民科”的市场评价与催化才是创新的真正标准与原动力。 “国科”和“民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产物,正如“国教”和“民教”、“国企”和“民企”一样,“国科”和“民科”之间有时并无严格的界限,体制内的科研人员(包括退休人员)有时从事非职务的科研创造,也有些民营科研项目和成果逐渐纳入体制内科研计划,更有混合所有制科研单位和企业等复杂情况。但一般来说所谓“国科”,狭义指体制内科技人员,广义指纳入国家科研计划和得到国家经费支持的科研机构、项目或科研人员。所谓“民科”,本义是民间科技的简称,狭义指民间自筹经费、自发研究的民间科技研究者。广义的“民科”是指公民或法人以自筹资金或民间资本,从事科学研究、发明创造、技术革新、创意设计、产品开发等为主要内容的科技创新创业活动,简称民间科技创新,其参与主体有民间科技爱好者、发明创新者、国有单位的非职务研究者、民营、外资或股份制科研机构及企业。民间科技活动的主要特征是:资金自筹、自发参与、研究自主、领域广泛、群体多样、和身份的双向可逆。 我国“民科”虽然有其名称,但是与“民教”“民企”比较,地位和待遇却相差十万八千里。“民教”“民企”已纳入体制内管理,有制度保障,能享受到与“国教”“国企”一样的国民待遇。而“民科”至今没有合法地位,仍然是科技体制外的一群流浪汉,常常受到歧视、打击与迫害。 科学研究不问出身,科学面前人人平等。创造是人类的天性,公民从事创造性活动是天赋人权,是我国宪法第四十七条保护的权利。尊重、保护、关爱、扶持民间科技创新活动是政府部门、科学团体和体制内科技工作者的责任与义务。为了公平与正义,为了维护宪法尊严,为了营造一个更有利于创新的社会环境,为了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成创新型国家,必须坚决制止打压、诽谤、反对民科的错误行为。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期,面临着国际国内多重巨大压力,唯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展民间科技事业,推动全民创新创业活动,我国科技才能不断创新,经济才能平稳进入常态化发展的轨道。 为了更好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尽快建成创新型国家,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特提出以下呼吁: 一、对长期存在的,违反宪法、逆创新发展方针而动的反民科思潮,应该采取措施,坚决予以制止和批判,以营造一个有利于全民创新创业的社会风气和舆论环境。 二、按照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把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完善我国科技体制、机制及创新体系提上工作日程,把民间科技纳入国家科技体制和创新体系,逐步形成“国”“民”结合、互助合作、和谐共进、良性竞争的机制,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事业发展的新体系和新格局。 三、根据依法治国的需要,落实和完善我国宪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制定《中国民间创新创业保护与促进法》,为民间科技创新创业活动提供法律保障。 四、制定促进民间科技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起鼓励、支持和引导民间科技事业发展的扶持机制、激励机制和保护机制。像管理民企、民教、民医一样来管理民间科技事业。 五、鼓励建立民间科技创新组织,例如“中国民间科技协会”或“中国民间科学技术研究院”等,逐步把分散的民间科技创新力量组织起来,为其搭建课题申报、研究开发、项目评价、转让推广、职称申请、招商引资、学术交流、信息发布的平台。 呼吁与建议人签名【按姓氏笔画排列】: 姓 名:单位、职称(或职务) …… …… 2017年9月10日 【呼吁书联络人】 黄友直:《发明与创新》杂志社原社长兼主编 -------------------------------------- 【征集签名注意事项】 (1)征集签名时间为十天:8月30日-9月10日,截止日期为2017年9月10日,过时不候; (2)愿意签名支持者请以电子邮件、微信或短信形式告知黄友直、孙惠军二位,同时请告知姓名、单位、职称、职务等; (3)征集签名书可转发,特别是有正义感、有影响力的科学界人士和媒体人士; (4)9月10日后呼吁书将上网公布并将作为建议送报中央。 . G- {7 M, k: G* I" m% E. O4 e+ w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