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19至20日,纪念朱良春国医大师百年诞辰活动在南京江苏省会议中心举行,海内外300多名中医同道参加了这一盛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到会讲话,国医大师孙光荣深情讲述他和朱良春先生亦师亦友的故事,诸国本老局长、多位专家、学者登台讲述朱良春先生的学术成就和感人事迹。会议期间,朱良春的子女把他生前的积蓄捐赠给南京中医药大学,启动了“浊瘀痹诊治痛风病系统”等。报告与访谈相继,历史与未来相连。
人们怀念朱老,纪念这位国医大师,仿佛他仍然还在大家之中;后学努力走近朱老,感受大家风范,传承中医学术,纷纷赞扬这是一次学术盛会。会议有3个关键词很重要:良春现象、朱家军、章朱学派,共同形成了“良春文化”。
良春现象 感动世人真性情
“朱良春现象”是20年前中日友好医院的史载祥提出来的,那时国家还未评审国医大师,朱良春身处一个地级市中医院却名动全国,耐人寻味。
20世纪30年代,患肺结核病的鲁迅认为中医落后,排斥中医,最终撒手人寰;同时期的朱良春也患结核病,信任中医而被治愈并成为杏林传人,跟随太医传人马慧卿抄方,1年后成为章太炎苏州国医学校的学生,接受院校教育。日本侵华战争时学校被轰炸,朱良春只身来到硝烟未散的上海投奔恩师章次公,续写了中医近现代史上一段佳话。师徒话别之时,章次公先生赠予他1枚图章,希望其成为具有“儿女性情,将军肝胆,神仙手眼,菩萨心肠”的时代大医。
斑疹伤寒瘟疫流行时,朱良春表里同治,赢得时人赞颂,追随他的年轻人在齁神殿里学习中医4年,有20多人毕业后成了新中国的中医。
新中国成立初期,朱良春把季德胜的蛇药、成云龙的铁脚将军草及陈照治疗瘰疬疮的经验都做成了科研成果,自己却不留名,不图利。没有睿智的目光发现不了三枝花,没有宽阔的胸怀也难以容下三枝花,三枝花的成功培育充分展示了中医大家的智慧、胆识与胸怀。
朱家军 团队合作面向未来
《黄帝内经》说:“得其人不教,是谓失道;传非其人,漫泄天宝。”传承的问题,是中医历史的难题,无论是学派创立与流传,还是授业、解惑与传道,在过去都很艰难。大医难见,发展坎坷,传承难题,不易破解。长桑君考验扁鹊十年,才把禁方书传授给他;公乘阳庆与仓公的传承,也充满偶然与必然;张仲景的成功与华佗的不幸,河间学派与易水学派的争鸣都有学术传承艰难的因素。
历经磨难,朱良春不忘培育人才,点石成金,帮助何绍奇、朱步先、史载祥等很多人茁壮成长,晚年与邓铁涛先生一起开创师徒传承新路,多次外出传经送宝,讲学大江南北,泽被杏林,硕果累累。
朱良春成功培育“朱家军”的经验,亦值得大家借鉴。朱老的7个子女如今都在以他名字命名的研究所、博物馆、中医院之中工作,有的已成为省内名医。加之子女的家庭成员、孙辈传人,名不虚传,人才济济,成为令人羡慕的“朱家军”。
机构做平台,团队聚人才。疗效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基础,平台和人才是事业成功的保障。朱良春的子女们,之所以能够把他生前积蓄的400万元捐赠给南京中医药大学,与“朱家军”的团队合作精神,奉献社会、传承学术、助力中医事业复兴的高尚情怀密不可分。
章朱学派 见证中医大转折
“章朱学派”最先由著名中医学者孟庆云提出,邓铁涛等学术界专家赞同,朱良春生前也接受了这一提法。学派的形成,必然有其内在的鲜明特色,有承先启后的传承脉络。很多人认为,“章朱学派”起始于章次公先生,他倡导“发皇古义,融会新知”以及与西医并存“卓然自立”的学术主张,善于运用虫类药,治疗危急重症,倡导寒温统一,注重实效的研究精神等等,都是这个学派很鲜明的特色。然而,追根溯源,辨彰学术,这个学派形成的历史过程,传承长达百年以上,正好见证了中医学近现代的“华丽转身”,由“废医存药”的近代坎坷,逐渐走向“道术并重”的觉醒。
笔者认为,“章朱学派”应从章太炎算起。章太炎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早年投身革命,反对封建政权,与孙中山、黄兴一起被世人赞颂为“孙、黄、章”三伟人,晚年退出政坛,致力于国学讲授、热心于中医办学,培育了大量中医人才,为中医事业遮风挡雨。西风东渐时,学术界普遍检讨中国为何落后,严复、梁启超等学术精英反对五行学说。章太炎也受时代影响,于1926年发表了《论五脏附五行无定说》,这样的国学大师否定五行,自然会影响巨大。
章次公深受章太炎的影响,“次公”二字是他敬仰师父章太炎而自己取的,并非父母长辈取的本名。建国后,章次公成为卫生部副部级的中医顾问,两次与毛泽东主席彻夜长谈,被赞誉为“难得高士”。1956年,他的《从太炎先生“论中医与五行说”谈起》发表在《新中医药》上,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一场如何看待中医理论的激烈论争,因此而被请到中央党校“学习马克思主义”3个月。1959年,年仅56岁的章次公因肝癌病逝。他生前曾告诫前去探视的朱良春:“良春老弟啊,要注意啊,你要注意三缄其口!”“废医验药”是一个时代的错误主张,其影响至今仍未完全消失。
朱良春晚年发现辨证论治特色淡化的严重性,多次撰文指出“经典是基础,师传是关键。”强调“道无术不行,术无道不远。”必须道术并重,才能复兴中医,发展中医。2013年4月,朱老再次强调:“辨证是绝对的,辨病是相对的。”“辨证是首要的、绝对的,辨病仅供参考。”“我们可以不认识病,但绝不能不识证、不辨证。”“我们要认真地温课,勤奋学习,联系临床实践,充分发挥其独特优势,寻回失去的中医‘元神’,战胜诸多疑难杂症。”朱良春强调的中医“元神”,就是中医的指导理论。虽然目前有些人仍然不承认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属于科学语言,仅承认中医有些方药有效,有些技术可用。但是我们不该失去,也不能失去中医的道。“术以载道,道以驭术”,朱老认为复兴中医必须道术并重,它们是中医的元神。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中医道术交融、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中医临床一旦失去了辨证论治,在没有中医理论位置的西医病名之下,所能保留的内容必然是没有“元神”的零散经验。
在朱良春的论述里,我们可以看到历经百年磨难,中医已经从“废医验药”的魔咒之中苏醒过来,重新确立了自己的发展方向与信念。尽管这个过程长达百年以上,但一旦发现了正确的道路,走上快速发展的坦途,章朱学派必将会呈现给人们更加辉煌的累累硕果。(曹东义 河北省中医院科学院)
(责任编辑:刘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