虢太子的尸厥是什么病 韩婴说“世子暴病而死”,司马迁引述中庶子的说法是虢太子“暴厥而死”,这是什么病? 古代谓天子死称为“崩”或“驾崩”、“山陵崩”,诸侯死为“薨(音,轰)”,大夫死为“卒(zu)”,一般官员死称“逝”,士死曰“不禄”,庶人(平民)逝世曰“死”。不满20岁死曰“殇(音,商)”,此又分三类:8~11岁为“下殇”,12~15岁“中殇”。16~19岁为“上殇”。但男子已订婚,女子已许嫁者则不为“殇”。 我们从韩婴和司马迁对虢太子“尸厥”假死的称呼中可以看出虢太子虽然被称为虢太子,但是在历史的记载上却用了平民的用字,可以从侧面证实虢国当时已经是亡国,只是虢国的国民聚集而住的地方。虢太子只是一个平民的待遇,但是虢国的国君和虢太子仍然在这里有很高的权威和号召力。 这个“尸厥”病的名称,是一个“名词作状语”的复合词组,意思是像尸体那样躺在那里,其实是一个厥证、厥病。《伤寒论.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尸厥”不是真正死亡。扁鹊说,已经死亡的人,他也救不过来,这是非常客观的态度,尤其是当人们表扬他,称赞他“生死人”的时候,他能这样理性地看待自己,理性地看待医学的作用,值得人们学习,发人深思。 中庶子与扁鹊都用阴阳、脏腑经络学说来解释虢太子的病因病机和治疗过程。 《史记》记载: “中庶子曰:‘太子病血气不时,交错而不得泄,暴发於外,则为中害。精神不能止邪气,邪气畜积而不得泄,是以阳缓而阴急,故暴蹶而死’。” 这段话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太子患血气运行不遵循天地阴阳规律的疾病,气血错乱不能够疏泄,突然在体表发作,从而影响了体内脏腑的功能的正常运行。由于体内正气不能抵制邪气,邪气蓄积就不能散发,从而导致了外表平静如死人一样躺在那里,体内却是正邪交争,气机逆乱,所以突然昏倒而死。” 中庶子是一个官职,有资料说,西周时置有“庶子官”,掌诸侯、卿大夫庶子的教育。春秋战国时,魏、秦等国置“中庶子”。汉代以后为东宫属官。据《后汉书·百官志四》:“太子中庶子,六百石”。中庶子就是诸侯、卿大夫们孩子的伴读这么一个官员。 谈论虢太子病情的中庶子,不是一般的官员,他是“喜方者”,也就是一个喜欢医药方术的官员,起码是一个对医学非常热心“发烧友级”的爱好者。因此,他能如此谈论虢太子得病的机理,应该说他的论述十分得体,富含着医学理论的素养。其中提到“血气不时”就很有理论高度,在他的知识结构里,血气是按照既定时辰运行的,是有规律的变化,一旦不按照时间规律进行运行,就会出现疾病,甚至会死亡。 《灵枢·营卫生会篇》讨论气血之间的关系,认为气血虽然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是它们都源于水谷精微,经过脏腑作用,变化之后而产生出来。其中说:“黄帝曰:夫血之与气,异名同类。何谓也?岐伯答曰: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故血之与气,异名同类焉。故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故人生有两死而无两生。” 血气与营卫之气都是来源于水谷精微,它们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名称,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灵枢》说:“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度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故曰日中而阳陇,为重阳,夜半而阴陇为重阴,故太阴主内,太阳主外,各行二十五度分为昼夜。夜半为阴陇,夜半后而为阴衰,平旦阴尽而阳受气矣。日中而阳陇,日西而阳衰,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夜半而大会,万民皆卧,命曰合阴,平旦阴尽而阳受气,如是无己,与天地同纪。” 《灵枢》的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水谷进入人体,经过脾胃的运化,产生水谷精微,向上输送到肺藏,经过肺藏的宣发敷布使五脏六腑都受到精微之气的营养。水谷精微中,柔和,属阴的水谷精气称作营气。刚悍,属阳的的水谷悍气称作卫气。营气运行于经脉之中,卫气运行于经脉之外。营与卫都是水谷精微所化生,只是性质不同。营气为“水谷之精气”,运行于经脉之中,化生血液,营养全身;卫气为“水谷之悍气”,运行于经脉之外,固护人体脏腑,肌肉,皮毛,调节腠理开合。虽然二者性质和功能不同,但是必须互相协调,才能维持正常的活动。营卫在人体内运行不休,运行五十周而会和一次,营卫相将而行,如同圆环一样没有起点和终点。卫气白天巡行三阳之分二十五周,夜间巡行五脏之阴二十五周,由此而分为昼夜。卫气白天巡行于三阳之分的时候人就会醒来。夜间巡行五脏之阴的时候人就会入睡。中午的时候卫气在三阳之分巡行,又是一天之中阳气最重的时候,所以称为重阳。夜间卫气巡行于五脏之阴,又是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候,所以称为重阴。营气行于脉中,起于手太阴肺经又终于手太阴肺经,因此说太阴主持营气的运行;卫气行于脉外,始于足太阳膀胱经又止于足太阳膀胱经,所以说太阳主持卫气的运行。营气周流十二经,昼夜各二十五周次,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亦各二十五周次,划分昼夜各半。夜半阴气最盛为阴陇,夜半过后则阴气渐衰,待到黎明时阴气已衰尽,而阳气渐盛。中午阳气最盛为阳陇,夕阳西下时阳气渐衰,黄昏之时阳气已衰尽,而阴气渐盛。夜半时,营气和卫气皆在阴分运行,正是二者相互会合的时候,人在这时都已经入睡了,因此称为合阴。到黎明的时候内脏卫气衰尽,而阳经卫气开始运行。就是这样没有中止,如同天地日月一样有规律。 中庶子说“血气不时,交错而不得泄”,也就是气血的运行,不能按照与天地时辰相关的规律保持有序进行,而是在血脉之中凝聚、胶结,不能疏泄,不能滋养全身,所以“暴发于外”,使肢体不能运动,像一个死人那样。其病的根本是“中害”,也就是“害中”、“害于中”,脏腑气血出了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