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中健传媒科技有限公司《营业执照》《出
78次查看 0评论
人习医针灸和“大医精诚”一词,源自唐代“药王”----孙思邈所著的《千金要方》,它是中国医学典籍中论述医德的一篇难能可贵的恢宏文献,是广大习医者必读之物、必学之本、必修之课。孙思邈的医学巨著《千金要方》, ...
人习医针灸和“大医精诚”一词,源自唐代“药王”----孙思邈所著的《千金要方》,它是中国医学典籍中论述医德的一篇难能可贵的恢宏文献,是广大习医者必读之物、必学之本、必修之课。孙思邈的医学巨著《千金要方》,在我国历史上乃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临床医学百科全书,被学者推崇为“人类医学至宝。” “大医精诚”,自唐代以来,影响久远,感人至深,发人深省,对每一位医务工作者和在职在岗的医师生来说,理应秉承的拳拳寸草之心,也是永葆善始善终的初心,更是全心全意为患者广泛进行全方位服务的赤胆忠心,也就是无私奉献之心。 “大医精诚”虽然仅四个字,可闪烁出大医有大爱,大爱彰显巍巍人格的精诚。尤其严肃透露了医德方面两个直接问题的内涵:一说“精”,从医者在讲求医术高超的前提下还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孙思邈认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须要“博及医源,精勤不倦。”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学到八十不算巧;真要有“功底”,勤练“底功”。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从精微处到精妙处,要撸起袖子加油学,持之以恒,恒久见功,才能精学妙用,运用自如,达到炉火纯青的最高境界。重点要旨突出勤学苦练、博古通今、精学细研,才能将中医的独特精妙方理发挥到极致,运用于恰到好处的精妙中,真正凸显“医道”的礼数来。二说“诚”,从医者要具有高尚的品德,德同诚即是“医德”;一个“德”字,有重如泰山的含金量;甲骨文从彳,从直,意为行的正直;金文加了一个心字,意为行的正直,心也正直。《国语.周语》:“正,德之道也。”“德”就是自身涵养修为,要顺应民心,实现生民养民之道。《左传·襄公二十四》,德就是实惠于民;所以,“德以实惠”,“德”是实现上述“医德”的路线、纲领,违反医德,就是违反“医道”;“德”也是修身治国平天下的不同层面,即包含政治方面的也有个人修身养性方面的。所以,孔子在《论语》中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还反映了“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即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最终目的达到人类和谐的大背景。总而言之,孔子注重以辩证唯物的哲学思想运用在品德养生里面,明确提出“德润身”、“大德必得其寿”、“修以道,修道以仁”、“仁者寿”等观点;其中“仁”,指人与人之间,要富有同情、友爱的高尚情感;而“寿”则含有人的实际寿命,其实是“死而不亡谓之寿”;也就是说,有些人他们的实际寿命并不长,但他们的业绩和功名可以传之久远,甚至比泰山还重,已经超过了平常人了,即在人们的心里抹也抹不去永垂不朽的纪念。按孙思邈的说法,要持以“见彼苦恼,若己有之”的感同身受之心,发“大慈大善观世音菩萨隐恻之心”,需立誓修成“普救苍灵出苦海”之德。也就是说,以“仁者之术”的宅心仁厚去护佑好民众的身体健康,才能拥有德高望重的尊敬。这才是医德的“根”和“魂”,一定要传承下去,继续发扬光大。 孙思邈不仅精于内科,擅长妇科、儿科、五官科、外科,而且是第一个创立了“阿是穴”,发明用手指比量取穴法,扩大奇穴,选编针灸验方,提出“针灸会用,针药兼用”和预防“保健针法”,并创立了绘彩色的《明堂三人图》,为后导引打下坚定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孙思邈还是第一个提出“防重于治”的医疗“以预防为主”的思想,认为人若善摄生,当可免于病,只要“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体形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反复强调“每日必须调气、补泻、按摩、导引为佳,勿以健康便为常然。” “大医精诚”是每位从医者“德医双馨”之花,让这朵花常开不谢,永驻心田,大爱无疆;成为“健康中国”的强大中坚力量,洪流滚滚,一直向前,永不停歇。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