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艳东:不忘初心,志为大医

2017-02-15| 发布者: 燕赵中医| 查看: 2794 |原作者: 鲍希静 赵龙辉 刘爱军|来自: 燕赵中医网

马艳东1983年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中医系(现河北中医学院),分配到衡水市中医医院工作至今,一直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基础理论扎实,临床经验丰富。为衡水市中医医院的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三十多年来,他勇于拼搏,默 ...


  马艳东1983年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中医系(现河北中医学院),分配到衡水市中医医院工作至今,一直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基础理论扎实,临床经验丰富。为衡水市中医医院的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三十多年来,他勇于拼搏,默默奉献,不计名利。作为衡水市中医学会会长,他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和中医的科技创新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因此2008年被河北省政府授予“河北省首届名中医”称号。2007年他被推举为河北省第二批名中医师带徒指导老师,现为河北省第四批师带徒指导老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肺病专科项目负责人,河北省慢阻肺(咳嗽、喘症)重点研究室主任,国家名老中医药专家工作室主任,河北省名老中医药工作室传承指导老师。由于他的社会知名度,被衡水市中医界推选为第五届衡水市中医学会会长。
  1999年被确定为衡水市跨世纪人才,2002年被评为衡水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获衡水市人民政府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为“富民强市”荐言献策,受到衡水市委、市政府的嘉奖。在医学刊物发表专业论文50余篇,主编、参编医学书籍10部,完成医学科研项目20余项。
  生不逢时,命运多舛
  马老师1958年出生于景县七里庄村,出生后就赶上大跃进,吃大锅饭。1960年闹饥荒,1962年家乡发大水,1964年搞“四清”,1966年文化大革命。真是生不逢时。由于土地改革时家有一辆马车,在定成份时被定为上中农,后在四清时又添了一个漏化富农的罪名。这是父亲在外教书,家母一字不识,姐弟尚小,任人宰割所致。其实后来马老师懂事才知道,要按他们家的条件,充其量也就是个中农。他的父亲1947年教书,1958年被调任景县庙镇中学当教导处主任。由于管教严格,升高中的比例很高。可是也得罪了一些学生。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这两点就成了批斗他的把柄。说他是“刘少奇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孝子贤孙”,先是戴高帽挨斗,后又住进了“牛棚”。家中唯一能活口的父亲的微薄工资也没有了指望,真是度日如年。特别是小时候有病,大夫都请不起。家庭的贫困和“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兄弟姐妹只有四人活了下来。那时马老师虽然很小,但看到兄弟姐妹都因病而去,心情非常悲痛。从他幼小的心灵里就看到了生命是那么的脆弱,生命是那么的无助。那时他就想,如果自己要是个大夫就好了。记得有一次,马老师高烧不退,咳嗽不停,请来了本村的中医大夫吕培君,他给开了三幅中药,服药后烧逐渐的退了,并慢慢的好起来了。这给马老师一个很大的震憾,他觉得“中医”真是很神奇!在文革的1973年,马老师高中毕业了,在校长的建议下,在学校代课,但因想起父亲挨斗的情形,还是不愿意教书。自己在想,还是学门手艺,如果能学医,不但自己的病能够看,也会帮助其他的病人。很庆幸的是,在县卫生局工作的盟叔出手相助。马老师父亲的结盟兄弟在县卫生局工作,1974年县卫生局为中心卫生院招一批农村学徒工,叫“亦工亦农”。学徒待遇是,将学徒期间发给每月30元的工资交给村小队,村小队给记满工。就这样,在盟叔的帮助下,1974年6月去了景县宋门医院当学徒,从此与医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宋门医院地处偏僻,因是景县战备医院,技术力量还是不错。有河北医学院的老毕业生,有高年资的大夫,有两位在当地有名的老中医。医院虽然不大,但危急重症病人较多。由于交通不便,转走的病人很少。刚到医院什么都不懂,叫学什么就学什么,先是学打针输液,做护理工作,不懂就学,不会就问,很快就基本掌握了护理的操作技能。闲余时间,就借来大夫们的医书学习。记忆最深的是西医《诊断学》、《基础医学问答》总论,教护理的是李学英,教内科的是吕加恩,教外科的叶盛、付文和、王耀廷。医院虽然小,黑白病人不断,急诊病人又多,真是没有休息的时间,整日里生活工作在病人中间。带着疑问去求教,拿着书本去看病。当时医护分界不清(没有执业医师的限制),护理工作也做,病人也看,手术也上。门诊也做,病房也管。通过两年的学习与实践,一般常见病就能独立处置了,并负责几个村的医疗任务。在五个学徒人员中,马老师进步是最快的。中医大夫周万义用药多平和,张光荣用药多攻下,两人用药有别。有时间也去给他们抄抄方,借他们的中医书来看。两位大夫看马老师好学,也时常教他一些中医中药方面的知识。时间久了,马老师也对中医看病产生了兴趣。有时治疗一些感冒或脾胃不适的病症用中药,效果还是不错的。就这样,在学习中临床,在临床中学习,四年的时间里,不但一般的护理操作都学会了,而且内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也能做到正确的诊断和处理。一些小的手术能独立操作,大的手术也能上台当助手。1976年文革结束了。1977年恢复了高考。由于准备不足,加之其它原因,未能考取医学院校。为了自己的愿望,1978年再次应考,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河北新医大学中医系(现河北中医学院)。那时是根据自己评估的分数结合自己的志向先报志愿,尽管自己对西医非常热爱,但在所有的志愿中报的都是中医专业。原因是回忆起幼年的不幸,文革的经历,知识分子成了“臭老九”。搞西医不是拿诊就是动刀,闹不好就会出人命。想到这些,学中医当个中医大夫养家糊口就行了。父母的愿望也是希望儿女一生平安。就这样马老师被河北新医大学中医系录取了,从此走上了学习中医的道路。四年的时间虽然很短,但为马老师以后的从医路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五年寒窗,苦读不倦
  1978年8月,马老师抱着一个盛百尔定注射液的箱子(现在已经不生产了),装着自己的行囊,踏进了河北新医大学的校门。在宋门医院的四年中,自己虽然也在努力学习,但毕竟没有系统学习,特别是中医学,更是知之甚少。所以马老师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四年中遇到的问题开始了五年的学习生涯,并立志学出个样子来。不管是中医知识还是西医知识,都是下死功夫学习。经文不好理解,就先背过,术语不明白,就不耻下问。废寝忘食,早出晚归。当时马老师对《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所学的经文大都能够背诵,方剂能背诵413首,有的方剂,方剂学上没有记载,自己自编歌诀来背诵,比方剂学所载的还要多。中医、西医的临床课本,几乎都能背通本。做到了某个病在教材的哪一页都记得非常清楚。在大学的五年里,考试考核不下数百次,每次考试成绩多数第一,很少第二,特别是毕业考试获得了全年级第一名的好成绩。
  在大学学习期间,各位老师的言传身教,更为他以后的临床增长了不少知识。河北医科大学中医系的前身是河北中医学院和天津中医学院合并后迁至石家庄市,有很多知名的中医专家教授,像内科的田乃庚、马朝栋、李祖裴,儿科的马新云,妇科的王昭英,还有赵玉庸、李恩复、杨牧祥,妇科的秦满,针灸科的高玉春,儿科的张贵印等等,他们都是国内知名的专家,临床经验非常丰富,有幸在毕业实习期间跟老师们学习了两年,每天都是早走晚归,擦地倒水,目的是让老师多教点东西。当时的西医老师(西医临床课是在河北省二院学习的),也是刚被“放”出来,都是大牌教授,教学热情很高,带教我们中医系学生也非常认真。西医临床实习是在辛集市医院(当时叫辛集县医院),各科病人很多,危重病人也不少,学到了在课本上没有学到的东西。五年中,时间没有虚度,换来了骄人的成绩。光阴没有白流,得到了老师们的好评。大学五年可以说是马老师医学生涯的里程碑,这为以后的临床、教学、科研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以后成才铺平了道路。
  学海无涯,勤勉作舟
  马老师从医四十余载,博览众书,潜心学习。宋门医院的四年间,从打针输液开始学习,然后苦练基本功,熟记常见诊疗护理常规。在那里,医书虽然缺乏,但他见书就学,见词就背,不会就问。大学五年,教室里他是最后一个关灯的人。图书馆中他是最后一个起身的人。参加工作后,马老师在学习上更是自律甚严,读过的的书不下上百本,不但有医经类、本草类、医案类、方书类、临床类、教科书类、杂志类等,还有文化类的书籍,如《四书五经》、《道德经》、《百科全书》等。他常问自己,今天看书了吗?看的什么书?有什么收获?马老师回忆他所读过的书籍,他说最重要的书籍是四部经典。他认为《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是经典,对于这些书籍进行注解、校平、补、识的历代方书也都可以称为经典,其他如《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肘后备急方》、《濒湖脉学》等也称得上是经典,这些医籍无不凝聚着前人医理的精华,所以有时间一定要精读。他常说:“这些是中医学的精髓,是无数先人(包括医家、易家、道家等)智慧的结晶。所以要仔细阅读,不要走马观花,一目十行,不求快,但求懂。要用心去读,用心去悟”。由于马老师爱读书,所以他知识渊博,文化根底很深,这在他的《医论刍言》中得到了很好的印证。也体现在他的医论医著中。工作后,他更加虚心求教,跟名医,拜名师,访名家。就衡水地区的知名中医几乎都拜访到了。通过跟他们学习,各位名师的辨证思路、治病专长,都悉数在心。如王建平老师多从肝肾入手,擅治妇科和男科疾病。靳士华老师多从痰浊入手,擅治脑科疾病。王兴奉老师擅从湿郁入手,擅治肝胆疾病。张志华老师治病多从肝胃入手,用药多和调,袁海峰治病多用经方,特别是在研究国家级名中医李英杰学术思想、临床经验时,马老师作为课题主研人,在他的带领下,利用三年时间,通过研究李老的临床经验、思辨特别、成才之路、养生之道、治学特点等,总结出了李老“万病崇脾治”的学术思想,并编辑出版《李英杰医案》一书。对疑难病人为求一解,经常带病人到老师前求教,或带着问题登门拜赐。他还利用休息时间,到县、乡、村走访名医,抄方学习。武强县83岁老中医杨国栋,治脾胃病很有经验,他专程去了十次,总结出了杨老大夫治胃用药特点。深州市中医院白老大夫治学严谨,并将他治病的处方进行了整理,从中获得了白老大夫的用药规律和思辨特点。桃城区魏村的刘庚臣大夫,看病只用一方加减,临床效果很好,至今马老师还保留了他不少的原始处方。为了寻访已故阜城县老中医王八味(因只开八味药而得名,实名叫王润芝)的后裔,马老师十赴阜城,二下招远(因其外甥女嫁到山东省招远市),收集到了不少王八味治病的处方。寻访中也被王八味的做人所感染。马老师每到道地药品产地,虚心向药农、药商学习,对种植、采集、性味、功用、用法做详细了解。就这样,马老师四十年从医,四十年学习,正如他谓“学海无涯,勤勉作舟”,这也是他能够成才的第一法宝。
  坚持临床,注意总结
  马老师常说的一句话是“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几十年来,马老师始终坚持在临床第一线。就是当上副院长以后,也从未脱离过临床。并注意总结自己的学习心得、临床验案。他的读书笔记就有十余本,保留了自己十几年的看病处方留底。同时也非常注意总结老师们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将读书的心得及个人见解、临床体会整理成篇,先后在报刊杂志发表论文50余篇,这其中不乏学术价值很高的文章。在研和参研科研项目20余项,均已获奖,主编和参编著作10部。这些都是马老师注意整理总结的结果。
  在80年代他就提出将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认定为“慢性肺部疾患”,文章发表在1990年第5期《河北中医》杂志上,与近几年国际统一名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基本相吻合。他根据《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灵枢·邪客篇、刺节真邪论的宗气学说,提出了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生与宗气不足和运行不畅有密切关系。专家给予评价是,该研究开辟了冠心病心绞痛大补宗气活血化瘀的治疗法则,不仅有临床价值,并有一定的学术意义。该研究获2001年省卫生厅科技进步奖。他根据十二经脉皆通咽喉的理论,运用升津润喉法,所创升津润喉茶,1995年申报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95·1·03144.9、公开号:CN113155/A)。
  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心是心衰的本源,瘀血闭阻是发病的机理,活血化瘀应贯彻治疗的始终。但他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根据心衰的主要临床表现(肺的主要症状),他认为肺气不足,治节不权,百脉不能朝会,致使各种脏腑功能不能正常发挥作用所致。因此提出了肺在心力衰竭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肺气不足、血脉瘀滞是心衰的主要病机,补肺气活心血应贯彻治疗的始终。该论点发表在《河北中医》杂志2001年第1期。
  近几年,马老师又提出了假脉一说,他认为在我国,西药应用已非常普遍,甚至服用终生。但不少西药会改变人脉搏的节律、快慢和力量,这时的脉象已不能反映疾病的病机,所以应以假脉论之,因它不能作为确立症侯诊断的依据。这一观点,丰富了中医脉学的内容,受到了中医界的广泛关注。这是马老师四十年来坚持临床、注意总结的结果,这是他能够代表中国走上国际医坛的能力体现,这也是他成才所走过的路。马老师将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到了中医药事业之中,他跟名医,拜名师,读经典,做临床,搞科研,撰论文,带学生,他刻苦钻研的精神值得我辈去学习。他不忘初心,志为大医。他对中医事业的不懈追求,他对医术的精益求精,他对医者仁术的大道弘扬,需要我们一生去践行才能领悟。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1

鲜花
关闭
×

1人已赞赏

已赞赏过的网友 (1 人)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