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中健传媒科技有限公司《营业执照》《出
79次查看 0评论
窦默,初名杰,字子声,又字汉卿。生于金承安元年(1196),卒于元至元十七年(1280)。祖籍河北广平路肥乡县行教乡城西村,今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县城关镇城西村。元初名医、名臣、名儒,著名理学家、教育家。
窦默,初名杰,字子声,又字汉卿。生于金承安元年(1196),卒于元至元十七年(1280)。祖籍河北广平路肥乡县行教乡城西村,今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县城关镇城西村。元初名医、名臣、名儒,著名理学家、教育家。 窦默祠堂 窦默出身名门望族,世代多读书识礼之士。受家庭影响,窦默幼喜读书,胸有大志。但金末战乱,为元军所俘,同俘者均被杀害,惟窦默逃脱归乡,家破母亡。于是,避乱河南,遇医者王翁,与其女婚配,以医为业。转客蔡州,从名医李浩学铜人针法;又南走德安(今湖北省安陆县,位随州市东南),习伊洛性理之书。元兵陷德安,杨惟忠招集儒释道之义。他应召北归至大名(今河北省大名县,位广平县东南)与姚枢、许衡等讲求理学。后又返回肥乡,教授生徒以经术之学。元世祖忽必烈为藩王时,曾召见问治国之道,使其皇子皆从之学。即位后,被元世祖任命为翰林侍讲学士。晚年又加至昭文馆大学士、正议大夫等职,累至太师、魏国公,谥号文正。 窦默为官刚直不阿,敢于犯颜诤谏。同时,识人善任,为忽必烈举荐了一批栋梁之材。窦默十分重视发展教育事业,建议忽必烈大兴办学养士之风,教以儒学经典,加速了蒙古族汉化、封建化的进程,对当时的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元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七月十二日,窦默走完了85年的人生,病逝于京师大都(今北京市),十一月葬肥乡县城西村窦氏祖茔。窦默墓地在城西村西南。据介绍,墓地原占地32亩,墓葬封土高大,墓前有神道碑一通,人兽翁仲两列,墓后建有祠堂。墓区内苍松翠柏,郁郁葱葱。每年春秋都有儒官前往致祭,祠堂于清咸丰十年(公元1861年)被战乱摧毁。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重修后废于民国。 窦默墓神道碑立于元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窦默死后八年,由其子时任吏部郎中的窦履所立。碑通高4.7米、面宽1.1米,碑阴阳两面均刻有文字,共1760字,虽经700多年沧桑,字迹还可以辩认。碑文系元朝翰林学士、资德大夫、河北永年人王盘撰写;翰林学士、少中大夫、河北武安人胡祗遹书丹;正奉大夫、中书参知政事、山东菏泽人商挺篆额,“昭文馆大学士、正义大夫窦公神道碑”,镌刻人武安郁。王盘、胡祗遹、商挺三人都是窦默的生前好友,同朝为官,志同道合。据说神道碑不远处曾是窦默当年设馆教学和坐堂行医的地方。1982年窦默墓碑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肥乡县人民政府重修碑楼,树立保护标志,划定保护范围。由于年久失修,现在墓碑中间断裂,整体向后倾斜,部分字迹模糊,急需抢救性保护。 神道碑碑记较为详细地记叙了窦默家世及其一生的主要活动和政绩,碑文所记基本与《元史·窦默传》、《国朝名臣史略》等资料一致,然也有不尽相同之处,足以说明窦公神道碑有其史料价值,这是今天研究窦默的唯一原始资料。 窦默是著名针灸学家,一生好学,“敏求师”17年,先后师从王姓医者、宋子华、李浩父子、丘长生、谢宪子等,并传授于王开父子、许衎、刘执中、罗天益、朱彦晖和肥乡好学者等。主要著作有《针经指南》等,还录有五卷本《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中“避忌太一之图”。该书言简意赅,内容丰富。且编成赋文,便于记诵,成为针灸学的纲领。 窦默研究人体十二经循行顺序和流注关系,配穴上十分注意时间性,根据经络系统辨证论治,常选取膝下的井、荥、俞、经、合穴及八脉交会等穴,首创“下针十四法”,并遵从《内经》、《难经》之要旨,注重气与神在针刺过程中的作用。其书为中医针灸理论和临床实践相结合的一部杰作,为针灸学家所尊崇,对后世针灸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13年5月2日首届肥乡窦默学术研讨会在肥乡举办,并成立河北肥乡窦默文化研究会,来自全国10个省、市、自治区的高校、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窦默后人和其他代表80余人参加了会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