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中健传媒科技有限公司《营业执照》《出
78次查看 0评论
1939年11月,作为我国著名中医温病学家郭可明的长子出生的郭纪生,似乎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被顺理成章地寄予着悬壶济世的期待。河北郭氏中医已传三代,到郭可明这一代更为兴盛。
1939年11月,作为我国著名中医温病学家郭可明的长子出生的郭纪生,似乎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被顺理成章地寄予着悬壶济世的期待。河北郭氏中医已传三代,到郭可明这一代更为兴盛。他因治疗烈性传染病流行性乙型脑炎效果显著而名声大振,不但荣获了新中国成立后卫生部颁发的首个科技进步甲等奖,还接受过毛泽东和周恩来的亲切接见。 少年郭纪生目睹着父亲以医者风范收获满满成就感,早早就迷上中医。15岁起,他便开始随父研习中医。父亲言传身教:从医是永不停止、博极医源的学习提升,是精勤不倦、不辞辛劳的耐心诊疗,是面对患者需要挺身而出的非凡勇气,是传道授业、开放不隘的心胸……几年的熏陶浸染后,1960年1月,郭纪生在石家庄市传染病医院开启了一生的中医之路。 父亲的教导言犹在耳,郭纪生想做得更好:学术上,他既精于医典,又兼容并蓄,结合自己中医临床经验,不断加以发展创新,逐渐形成了自己“调整阴阳,以平为期;调整脏腑,补泻兼施”的学术思想,在温病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运用独到的医法使许多疑难病患重燃希望、转危为安。 几十年来,他坚持每年临床工作300天以上,累计诊疗患者达12万余人次,撰写了150多万字的临床体会,在中医药治疗气管炎方面总结整理了3000余份病历,研究制定了20余种辨证论治的方剂,临床均有显著疗效。 2003年,SARS疫情不期而至,65岁的郭纪生主动请缨,亲自在隔离病区内为病人诊治。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这位花甲老人每天穿着厚重的4层隔离服诊脉、看舌苔、调方剂。经他诊治的病人确诊12例、疑似11例,全部痊愈出院。郭纪生是全国中医界在一线救治SARS病人中年龄最大、坚守岗位最长的专家。疫情过后,河北省卫生厅和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专门为郭纪生颁发褒奖铜牌,上书:“父治乙脑立大德,子抗非典济苍生。” 郭纪生想,除了自己精进医术,更重要的是把真本事教给更多人。于是,郭氏中医传至第五代,传统的门第、宗族观念被打破了。 “中医传承发扬切忌保守。”郭纪生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让有志于中医药事业的年轻中医人才能够“跟名师、受教诲、得真传、成名医”。作为国家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继承指导老师,郭纪生治学严谨,广选贤才,正式拜师入门弟子达31名。 2008年至今,他坚持为河北省杏林工程等中医药人员传授温热病流派学术思想和治疗经验,每年培训学员约2000人。他还是全国利用电台进行函授教学中医的第一人,1984年1月对函授学生进行广播教学,培养中医学生4800余名。从上世纪90年代起,他多次应邀出国进行中医讲学。中医传承,是他晚年最重视的工作。直至去世前一天,他还到江苏省为患者会诊。 如果让郭纪生总结自己从父辈学到的最重要的从医“秘诀”,他常挂在嘴边的话或许就是答案:以仁树人,做医先树德。弟子们都记得,郭老师常讲,花一块钱能治好的病,绝不能让患者花一块半。在近60年的行医生涯中,他始终恪守着三条家训:一是不分贫富贵贱、丑陋俊俏,要一视同仁;二是不能索要或变相索要财物;三是视彼苦恼,若己有之,一心施救。从最早的传染病医院救治乙脑患者,到“文革”期间被下放农村为农民看病,他从未有过怨言,嘴上叨念的永远是怎么把病人救活,把医生的责任尽到。 面对患者,不摆架子,不开奇方、大方、贵方,郭纪生要求自己,做实在医生,开良心处方。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