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中天人合一理论及在养生中的应用

2017-03-28| 发布者: 燕赵中医| 查看: 1616 |原作者: 荀军锋|来自: 燕赵中医网

“天人合一”是指包括人类在内的天地万物是一个整体,人与万物在这个“整体”之中相互依赖共同生存。先秦哲学家们奠定了天人合一的理论基础,《素问·病能论》中说:“上经者,言气之通天也。”可惜该书早佚,而天人 ...

  “天人合一”是指包括人类在内的天地万物是一个整体,人与万物在这个“整体”之中相互依赖共同生存。先秦哲学家们奠定了天人合一的理论基础,《素问·病能论》中说:“上经者,言气之通天也。”可惜该书早佚,而天人相通的观点在《内经》中还是很多的。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灵枢·本脏篇》中说:“五脏者,所以参天地,副阴阳,而连四时,化五节者也。”总之,人的生命活动与大自然是联系在一起的。
  “天人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天人相应;二是天人相类。宇宙自然界是个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 天人相应是说人的生命活动与天地大自然是互相联系在一起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素问·气交变大论》说:“善言天者,必应于人”,天人相应理论的核心思想是把天、地、人统一起来,把人作为天的一个子系统,强调天与人的相应性[1]。在《淮南子》看来,由于人为天地所生,并始终受到天地的制约,所以人的形体和生命必定与天地相应。将人身的生命过程与自然界某一现象应合起来,正是对人与天地相关机制的探索。如《灵枢·阴阳系日月》认为,“足之十二经脉,以应十二月”,意思是足三阳三阴左右十二经脉,分别与十二月份相应[2]。《淮南子·本经训》说:“天地宇宙,一人之身也;六合之内,一人之制也。”此说肯定了天人相通的理论。
  天地人本源一气,古人认为人与天地大自然都是一气化生的,天人合一于生命,人与天地在宇宙在生命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万物源于气,天地人三者是一气分布到不同领域的结果。故《素问·气交变大论》中说:“《上经》曰: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帝曰:何谓也?歧伯曰:本气,位也。位天者,天文也;位地者,地理也;通于人气之变化者,人事也[3]。”道者气也,气在不同的领域便映现出相应的结果。所以人与天地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共同享受着大自然的哺育。
  《淮南子·天文训》也说:“孔窍肢体,皆通于天。”这集中反映了古人关于人与自然界普遍联系的观点,高度概括了人与自然界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协调和平衡观[4]。中医经典《灵枢·岁露论》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淮南子·精神训》:“天有四时、五行、九解、三百六十六日,人亦有四肢、五藏、九窍、三百六十六节。天有风雨寒暑,人亦有取与喜怒……以与天地相参也。”这一立论体现了人是自然整体的观点,强调了人的生命和机体与天地宇宙的运动过程密切的结合在一起。《素问·六节藏象论》也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明确指出了人体脏腑之气和所需要饮食等都来源于自然界。人体的调节机能直接或间接地受自然界运动变化的影响,一旦超出人体的适应性,或由于人体调节机能失常,就会发生疾病,而且自然灾害、意外伤害的强烈刺激,都可影响到脏腑气血功能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天人相类是指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是天人相应之天地人本源一气说的进一步发挥[6]。《素问·阴阳离合论》中说:“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7]。”为了探究关于人的生命现象规律,《淮南子》继承了先秦的自然整体观和天人统一观,并用这种观点对人身进行了更为细致、具体的观察和总结,明确地提出了人身是一小宇宙的思想。另《灵枢·邪客》写道:“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音声;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8]。人与天地相似理论即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来认识人体,是对淮南子相关内容的延续。
  《内经》不仅是最早的中医理论经典,也被医家称为最早的养生宝典和最早的生命百科全书,对如何养生有比较详细的记载,《灵枢·本神》中有“养生”一词:“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说明懂得养生之道的人养生要顺应四时,适应寒暑和环境的变化,情志要平和,调理阴阳盛衰,这样才能延年益寿。“天人合一”理论对人们的养生指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内经》认为,四时的阴阳变化为万物生长收藏之本,只有顺应四时的变化规律,才能保证身体健康。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法则。高世栻认为四时阴阳是万物之本。因万物皆生于春,长于夏,收于秋,藏于冬,人以应之。所以春夏当应于生长之气,即养阳也;秋冬当顺其收藏之气,即养阴也。如《素问直解》高世栻曰:“所以圣人春夏养阳,使少阳之气生,太阳之气长;秋冬养阴,使太阴之气收,少阴之气藏。”因此春季应保持情志欢愉避免动怒,使少阳之气条达使疾病易于康复;夏季保持心情舒畅,防止情志过激变化;秋季应安心静养以应养收之气;冬季做到精神内藏,宁静含蓄,避免恐惧惊吓。在形体锻炼方面,春季宜早晨外出散步或慢跑,或打拳练功,使阳气生发;夏季应坚持户外活动,多见阳光,使气血旺盛;秋季宜早起到室外进行适当的活动,避免激烈运动,汗伤卫阳;冬季宜早睡晚起,可在室内活动,均以不汗出为度,或做一些内养功,以保持人体阳气密固。所以,顺应四时是保持人体健康,预防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人的起居应符合季节、气候的变化,如能顺四时之序则诸病不起,逆四时之序则百病丛生。“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及“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所以顺从四时气候阴阳变化,从饮食起居、精神情志和形体锻炼等方面调养身体,使之健康长寿,避免疾病的发生。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六淫的产生,与时气及年运的太过、不及有关,而时气年运的太过、不及存在一定的时间规律,也就是常说的运气学说。运气学说是探讨自然界天象、气象变化规律与人群疾病发生及流行关系的一门学问。《素问·天元纪大论篇》指出:“甲己之岁,土运主之;乙庚之岁,金运统之;丙辛之岁,水运统之……”。《素问·气交变大论篇》“岁水太过,寒气流行,邪害心火。民病身热烦心躁悸,阴厥上下中寒,谵妄心痛”。意思就是水运太过的年份,寒气盛行,水胜克火,就损伤心火,人就容易患心悸、谵语、妄动、心痛等病。因此《素问·上古天真论》强调养生必须顺应四时之气的常与变,做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自然界的阴阳消长运动还体现在昼夜节律上,人体必须随着自然界阴阳二气的消长运动,及时做好适应性调整,才能维持生存,防止病邪的侵害。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这简明扼要地道出了人体一日之中阳气的消长变化,是与自然界变化相一致的。并告诫人们正确顺应一日之气的变化而养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行,以使志生;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之无怒;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的养生方法。
  《内经》中处处告诫人们,人体的构成及生命活动,是整个大自然的一部分,它与天地阴阳四时的变化是以气相通、相合相应、息息相关的,自然界的阴阳消长规律,也是人体生命之本的精神实质。所以我们顺应自然实际上是充实人体真元,增强机体调节能力,从而保持机体内外阴阳之气更加协调,取得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达到防病与延缓衰老的养生目的。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鲜花
关闭
×

0人已赞赏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