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中健传媒科技有限公司《营业执照》《出
79次查看 0评论
他中等身材,相貌平平,黝黑的脸庞,一双小而有神的眼睛;他穿着朴素,一身浅灰色干净但有些发旧的西装;他说话和蔼,平易近人,脸上始终挂着让人感到亲切的微笑;他是一个平凡的人,除了在病人面前,平时他总是少言 ...
他中等身材,相貌平平,黝黑的脸庞,一双小而有神的眼睛;他穿着朴素,一身浅灰色干净但有些发旧的西装;他说话和蔼,平易近人,脸上始终挂着让人感到亲切的微笑;他是一个平凡的人,除了在病人面前,平时他总是少言寡语,但他却有着惊人的信念,他经常跟同行们说:“我们是医生,是乡村医生,我们永远不要瞧不起自己,名虽小,作用大;位虽低,品德高。既然选择了这行,乡亲用得着我们,我们也永远离不开乡亲们…… 他就是隆尧县小干言村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张树国。 当好国家医改惠民政策的传承者 “有人说,国家政策调整后,县、乡两级医疗机构得到了大力扶持,加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开展,乡村医生已经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我不这样认为,乡镇卫生院条件提高了,对于老百姓来说的确是件好事,但是乡镇卫生院的医生永远没有我们乡村医生离百姓近;永远没有我们随叫随到,到家中看病来的方便;乡村医生是百姓的‘贴身保镖’,永远有其存在的价值。”张树国有些激动,讲起来振振有词。 国家政策好,百姓不透彻,是困扰医疗改革进展的关键所在。而乡村医生就充当了国家政策的传承者,以最贴近的方式将国家政策传输到广大群众心中,这是我们乡村医生的责任。 因此,作为医生,张树国不仅仅把就病看病当成自己的全部职责,他还非常重视国家有关医疗政策的宣传。他自费订阅报刊、杂志10余份,并无偿地借阅给群众。他自制了宣传栏,将报刊、杂志上剪下的党的政策 、健康知识以及他自己撰写的健康保健心得张贴上去,成为大家茶余饭后学习的阵地。一到农闲或休息时间,他的门前总是聚集很多人,在讨论着什么、学习着什么。 2006年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全县全面实施,张树国成了小干言村的“广播喇叭”。他挨家挨户宣传党的惠民政策,宣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好处,就医时讲,干农活时讲,吃饭时聚到一块也是讲。他把农合政策印成宣传册发放给群众,谁不懂了就找他来问。在他的积极努力下,乡亲们很快了解并接受了政策。到2009年,小干言村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100%。 村民郭玉敏病了,县医院住院后发现病情严重,需要转院,可不知转院手续怎么办,急的一家人团团转。张树国听说了,主动找到他家里,了解情况后,亲自驱车到县医院、县卫生局办理了转院手续,病人及时转到市医院救治,郭玉敏说:“树国既懂医术又懂政策,他不仅给我们看病,还帮我们办手续,他可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啊!”此外,张树国还承担了全村的计划免疫等工作,从政策宣传到政策落实全部负责到底。为使计划免疫不漏人、不漏户,他每个月都要下到村民小组,逐户走访了解儿童出生情况,将全村儿童登记造册,一到预防接种时间,就挨家挨户通知,对漏种儿童随时了解去向,及时通知进行补种,全村儿童计划免疫率每年都达到99%。 当好医疗救助的接力者 张树国介绍说,乡村医生身处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最前沿,和广大人民群众经常处于“零距离”接触状态,群众的每一家、每一户甚至每一个人有什么病,处于什么状态,他们都了如指掌,可以进行全天候的医疗、保健和预防,可以经常性地给予指导和帮助,进行最及时最有效的救治。 村民李俊平煤气中毒,奄奄一息。当人们把他从卧室抬出来时,已经没有了呼吸,停止了心跳。张树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发现其身体还是热的,马上实施了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使他在第一时间得到了最有效的救治。 张树国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规范农村卫生室,改善农民就医条件。他投资3万多元,按照上级要求的标准,装修了卫生室,并做到“三室”分开,他还在各室安装了空调,配备了饮水机,使患者就医时感到温馨舒适,有一种家的感觉。 张树国说:“乡村医生处于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最基层,责任重大,他是政策的传输者,也是民情反映者。我选择了当一名乡村医生,就决心当好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接力者,哪里需要我,我就到哪里去,填补医疗卫生的不足,使国家医疗卫生工作真正做到全覆盖。” 张树国有三件法宝:门诊、电话和讲堂。他就是靠了这三件法宝,勇接接力棒,当好一个合格的乡村卫生事业的接力者的。 门诊是他的第一阵地,15年来,他不知在此接待过多少病人,也不知有多少病人从这里重获健康,走向了新的生活。唯一可见的是他门诊墙壁上挂满了锦旗和一块块匾额。“妙手回春”、“神医在世”、“德艺双馨”……这一个个满含激情的形容词能够代表什么?只有他和他的病人能够一一回味。 2004年春天的一天,76岁的郭树旗来到他的门诊。郭树旗伸出自己的脚痛苦地说:“我患糖尿病16年了,前段时间把脚割伤,没有很在意,谁知由于血糖高,发生了坏化,四处求医都效果不佳,钱花了不少,可一点效果都没有。”张树国首先安慰老人,接着仔细地观察了伤势,随即便开出了药方。17天后,郭树旗老人竟然自己走着来了,他眼含热泪紧紧握住张树国的手:“没想到啊,我在医院住了70天没治好的脚,本想已判了‘死刑’,可让你几天的药就奇迹般的治好了,真神,真神啊!”之后,张树国让老人停用了胰岛素,改服“桑糖饮”口服液,10天后,老人的血糖也降到了正常值,而且一直保持下来。郭树旗老人逢人就树大拇指,“张树国真是好样的,神医啊!” 大干言穆大东的母亲患半身不遂,不能动弹,整日卧病在床。张树国采用静脉穿刺、输液和中药汤剂,三管齐下,7天时间,大娘神奇地站了起来,而且还能自己走路,穆大东做了一个特大的匾额,至今还挂在他门诊的墙上。 郭现华患脑梗塞病神奇康复,刘方敏患静脉曲张病已经痊愈。 …… 门诊的故事永远讲不完。 张树国的讲堂其实有很多,他的门诊是讲堂,他的小院是讲堂,他的宣传栏是讲堂,他就诊的农民家里也是讲堂。无论走到哪儿,一有机会他便“开讲”。只要大家需要,只要大家愿听,只要对卫生保健有利,他都讲。 国家的卫生方面的制度和政策以及卫生保健方面的知识是他主讲的内容。他说,治病不是医生的根本,防病才是医生的天职。大家了解了政策,懂得了如何预防和保健,最终达到少生病少住院,才真正达到了全民保健的目标,我们乡村医生才真正算是接过了接力棒,发挥了自己应尽的职责。他的宣传栏定期更新,所以总能吸引人,群众一有空闲就会到他这儿来,每次来都受益匪浅。 村民宋志春患微型血栓,发现较及时,张树国为其制定了定期检查和保健预防计划。在张树国的指导下,他坚持按方案治疗和预防,病情稳定了,再也没有复发过。宋志春说:“他经常在树国那儿学习,自己都快成半个医生了”。 第三件法宝是电话,包括固定电话、手机和QQ。电话被人称为“救命电话”。“救命电话”,一点都不夸张,不仅是本村,包括附近三乡五里,有了急危病人,只要一个电话,不管刮风下雨,不管白天黑夜,他都第一时间赶到,第一时间给病人实施救治。多年来,也不知挽救了多少人的生命。 本村姚宝贝老人,子女不在身边,夜里突发急性肠胃炎,上吐下泻,腹痛难忍。老人身体虚弱,脱水后恐有生命危险。张树国赶到后,马上实施输液治疗,并亲自照看老人到次日凌晨6点,直到老人病情好转。 采访期间张树国的手机不停地响,有的是打电话咨询,有的是手机短信咨询。有个在北京工作的老乡不一会儿发来3条短信,都是阐述病情,询问如何用药的。张树国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我先回个短信。”我们连忙说:“你先回,你先回。”是的,我们觉得不好意思的应该是我们,对于医生来说,病情就是命令,我们有什么理由阻碍他为病人看病呢! 据张树国介绍,他的QQ聊天室和QQ空间也是他治病救人的平台,晚上他常常在QQ上和病人谈心,了解病情,一边鼓励他们安心养病,一边出谋划策,帮助他们进一步治疗。打开他的QQ空间,全是医疗保健内容。他风趣地对我们说,要想长寿,你们以后就经常到我的空间看看,还拿来纸笔写下QQ号码递给我们。 当好人民群众健康的守护神 大爱无边,舍己为人,一心一意为乡亲看病,把自己的全部都奉献给了人民的健康事业。对张树国这样评价一点都不过分。 韩老德是位孤寡老人,由于年岁大了,浑身上下净是病。张树国经常接济他,定时到他家为他检查身体,发现不适马上给他送去药物,但从来没有收取过他一分钱。不仅如此,还每月给他50元的生活费。 当医生不能只为挣钱,医生要是为了赚钱那就不能称其为医生,至少不是个合格的医生。张树国坚持行医必先有德,治病救人是第一,他说,我开门诊是为了方便群众就医,我当医生首先摆正经营与救治的关系,这是我选择从医的根本,不然我也不会选择这一行。 是的,张树国1992年从石家庄高等医学专科学校毕业,不断进修学习,为的就是为家乡父老做点事,解一方就医之难。多年来,有多家医院、多位好友聘请他,邀请他到条件好的医院工作,并有优厚待遇,他都婉言拒绝,毅然决然留了下来。谈到当初的选择,他说:“那年我28岁,看到全村人大病小病都要跑几里甚至几十里,有的还要跑好几趟,遇到重病有的眼看着耽搁了,真让痛心。于是,我立志要当一名医生,我多方打听这样的院校,最终选择了石家庄高等医科专修学校。” 时间证明,他的选择是正确的。他用他的青春和智慧,用他高超精湛的技艺,庇护着一方人民;他用他的辛勤和汗水,换来了百姓的安康;他用他的热情和高尚医德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和爱戴。 50多岁的李焕芳早晨起床突然胸闷,急忙打电话呼救,晕倒在了电话机旁,是他第一个赶到,挽救了他。 郭梦祥扫雪时从房上摔下,双腿骨折,又是他实施了急救后及时送到了医院。 刘丽君患急忙阑尾炎,痛不欲生,又是他急救后,稳住病人,再施抢救。 …… 不再罗列了吧,因为永远也罗列不完。 “兢兢业业的工作是我的本分,全心全意的服务是我的责任,默默无闻的奉献是我永恒的追求!”张树国在乡村卫生这条战线上永远饯行着自己的诺言。2009年,张树国被国家卫生部授予“全国优秀乡村医生”称号。他,当之无愧!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