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中医·名家讲堂]-曹东义说仲景第六十五讲-20170704

2017-07-05| 发布者: 燕赵中医书院| 查看: 2090 |原作者: 曹东义|来自: 燕赵中医网

主讲专家:曹东义,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河北省第四批师带徒指导老师,1958年出生于河北衡水市仲景村,师承国医大师邓铁涛、朱良春,现任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副院长、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河北省中医 ...

微信扫码二维码,收听课程

    主讲专家:曹东义,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河北省第四批师带徒指导老师,1958年出生于河北衡水市仲景村,师承国医大师邓铁涛、朱良春,现任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副院长、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张仲景学术思想研究会会长,《燕赵中医药丛书》执行主编,《中医药与亚健康》杂志主编,《国医年鉴》副主编,《河北中医药文化》杂志副主编。主持省和国家多项课题,发表论文80多篇,出版著作41部,文字累计500余万。

      “曹东义说仲景·第六十五讲”主要内容:

    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黄芪桂枝五物汤方 
    黄芪三两 芍药三两 桂枝三两 生姜六两 大枣十二枚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一方有人参) 
    夫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 
    男子面色薄者,主渴及亡血,卒喘悸,脉浮者,里虚也。男子脉虚沉弦,无寒热,短气里急,小便不利,面色白,时目瞑,兼衄,少腹满,此为劳使之然。劳之为病,其脉浮大,手足烦,春夏剧,秋冬瘥,阴寒精自出,酸削不能行。男子脉浮弱而涩,为无子,精气清冷(一作冷)。 
    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一作目眶痛),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 (《小品》云:虚弱浮热汗出者,除桂,加白薇、附子各三分、故曰二加龙骨汤) 
    桂枝 芍药 生姜各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龙骨 牡蛎各三两 
    右七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天雄散方 
    天雄三两(炮) 白术八两 桂枝六两 龙骨三两 
    右四味,杵为散,洒服半钱匕,日三服,不知,稍增之。 
    男子平人,脉虚弱细微者,善盗汗也。 
    人年五六十,其病脉大者,痹侠背行,若肠鸣、马刀、侠瘿者,皆为劳得之。 
    脉沉小迟,名脱气,其人疾行则喘喝,手足逆寒,腹满,甚则溏泄,食不消化也。 
    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此名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夫精。 
    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 
    小建中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三两(炙) 大枣十二枚 芍药六两 生姜三两 胶饴一升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胶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甜故也) 
    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芪建中汤主之。(于小建中汤内加黄芪一两半,余依上法.气短胸满者加生姜,腹满者去枣,加茯苓一两半,及疗肺虚损不足,补气加半夏三两) 
    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方见脚气中) 
    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薯蓣丸主之。 
    暮蓣丸方 
    薯蓣三十分 当归 桂枝 干地黄 曲 豆黄卷各十分 甘草二十八分 芎穷 麦门冬 芍药 白术 杏仁各六分 人参七分 柴胡桔梗 茯苓各五分 阿胶七分 干姜三分 白敛二分 防风六分 大枣百枚(为膏) 
    右二十一味,末之,炼蜜和丸,如弹子大,空腹酒服一丸,一百丸为剂。 
    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汤主之。 
    酸枣汤方 
    酸枣仁二升 甘草一两 知母二两茯苓二两 穹穷二两(深师有生姜二两)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酸枣仁,得六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缓中补虚,大黄蟅虫丸主之。 
    大黄蟅虫丸方 
    大黄十分(蒸) 黄芩二两 甘草三两 桃仁一升 杏仁一升 芍药四两 干地黄十两 干漆一两 虻虫一升 水蛭百枚 蛴螬一升 蟅虫半升  
    右十二味,末之,炼蜜和丸小豆大,酒饮服五丸,日三服。 
    附方  
    《千金翼》炙甘草汤(一云复脉汤)治虚劳不足,汗出而闷,脉结悸,行动如常,不出百日,危急者十一日死。 
    甘草四两(炙) 桂枝 生姜各三两 麦门冬半升 麻仁半升 人参 阿胶各二两 大枣三十枚 生地黄一斤 
    右九味,以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昧取三升,去滓,内胶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 
    《肘后》獭肝散 治冷劳,又主鬼疰一门相染。 
    獭肝一具炙干末之,水服方寸匕,日三服。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
    论三首 脉证四条 方十六首 
    问曰: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肺痿之病何从得之?师曰:或从汗出,或从呕吐,或从消渴,小便利数,或从便难,又被快药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曰:寸口脉数,其人咳,目中反有浊唾诞沫者何?师曰:为肺痿。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7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7 人)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燕赵中医

Copyright © 2016-2025 燕赵中医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河北中健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050128号-6
《互联网医疗卫生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冀卫网审字[2005]1号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QQ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