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中健传媒科技有限公司《营业执照》《出
76次查看 0评论
我从没有想过潘德孚先生会去世,甚至觉得他生病都是不可思议的,虽然相识以来他每年都长一岁,但在我的印象里,七十多岁的潘大夫和八十多岁的潘大夫没有两样。
我从没有想过潘德孚先生会去世,甚至觉得他生病都是不可思议的,虽然相识以来他每年都长一岁,但在我的印象里,七十多岁的潘大夫和八十多岁的潘大夫没有两样。 多年以前,经王忠民先生介绍认识了潘大夫,在不断的交往中不断地体会了他的性格、学识和品德--一个豁达的、开朗的、善良的、锋芒的甚至激进的潘德孚。 我于中医是百分百的门外汉,但我信中医。可中医的神秘感和中医大夫的距离感又使我多次与真正的中医擦肩而过。直到认识了潘大夫,坐在我对面,谈古论今,旁征博引,用最激动的语言和最具说服力的事实向我诉说他的理论和成果,每次,我都不禁莞尔--我只扮演朋友的角色,认真的抑或不太认真的听他倾诉。对于他,我是朋友、晚辈、学生,或者其他什么,当然我还是他的病人以及其他病人的桥梁。每次跟忠民先生聊起潘大夫,都不禁会想起请他喝豆汁时的情景,那是单纯的、愉快的、没有任何干扰的交流,他一颦一笑都永远定格在我一生的记忆之中。 有一次在北京,我俩闲聊,他丝毫不隐瞒自己的从医经历,讲自己如何半路出家,35岁才学医,经受太多的歧视和不解,我突然一愣,那时我正35岁,正为了自己的些小前程犹豫不决,他如自言自语的闲话,醍醐灌顶般击醒了我,分别后我站在二环路车水马龙的边缘,久久不能平静--就这么个温州老头,寥寥数语,开化了一颗梦想着出人头地的心。 原来导师就在身边。 他依然锋芒,依然激进,但那不是为自己,他有一颗大医的心和一身大医的本事。每每聊起他收治的白血病患者和治愈的结果,他嘴角都会露出孩子般的笑容。 我见证了他收治的第105个白血病患者--一个11个月大的湖南男孩,妈妈抱着娃娃跑遍了长沙、广州和北京的大医院,得到的结果都是令人心碎的,当从潘大夫嘴里说出“这病能治”四个字时,那个妈妈已经泪满衣襟。 他开了方子,分文未取,但明媚的阳光,已然照进了患儿和母亲的心。 几年前,我曾将潘大夫的著作和心得发在我的博客上,直到今天,还不断有博友在转载,这种传播并不迅猛,但绵延不绝,充分说明潘先生的理论有生命力。在过去的交流中,我也表达着自己对潘老的意见,劝他要顺势不要争锋。 愚以为,中医的地位不是争来的,是靠广大被治愈的患者托起来的,就像当年中国重返联合国,是被广大的第三世界兄弟抬进去的。中医时下要做的,一方面是让病患相信无癌论,敢于做中医治疗的实践,另一方面是让政府的政策涵盖进中医治疗保障体系,与西医地位平等即可,不打压、不反对。 如何让病患相信?一靠治愈,二靠信息对等,三靠社会潮流引导。就潘先生的白血病治疗而言,治愈的基础已经打下了,跟进的是中医的自我推广,要让病患能找到真正的中医,要让自身推广有规划、有系统性,要让准确的治疗信息通过主流的传播精准直达病患。口碑的传播很重要,但不能只靠口碑,“酒香也怕巷子深”,在这么一个靠信息过日子的时代,总是几个“张悟本”占据着传播阵地,那是中医自身建设工作的缺陷,怨不得别人。 如何靠社会潮流引导?答案就在中医本身的不二法门--由表及里。中医如何成为时尚,如何让年轻人追捧,如何让市场、资本、消费、投入产出比追着中医走,而不是“跟着感觉走”,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事实上,象潘先生这样的“真中医”(一个八零后中医的评论),在整个中医领域还是精英阶层,医术、医德、境界、格局都能到这一阶层的中医不很多。更多的是学一技傍身后饭碗为先,从起步开始就是为了饭碗,即使挣到百十个金堆玉砌的饭碗,很多人想的还是再多挣,甚至是抛弃这个行业,真正做到了弃医从商。这是中医的悲哀。 一个中医就是一所医院,但得是一个好的中医。要让中医成为时尚,首先必须具备一颗大医的心。要以团结为己任,要能放得下,由表及里。由表及里是什么?是“以病患信任为基础,以与西医政策平等为目标,以全国好中医大夫的擅长为抓手,由时尚入手,先占据青年阵地,不断扩大影响力,直至影响体制的变化”。 针对当下中医环境,撰几句三字经,望潘先生在天之灵不嘲笑小子浅薄: 势如潮、心如水、看得穿、名利场 有绝技、不张扬、知进退、敢担当 明体制、晓环境、建团队、会推广 依国势、靠民智、占主流、倡健康 掌科技、能应用、望全国、联盟强 瞄群体、建体系、吸资本、成市场 墙内花、墙外香、国际范、领头羊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