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中健传媒科技有限公司《营业执照》《出
76次查看 0评论
强巴赤列,男,藏族,1929出生,西藏自治区藏医院主任医师,1947年起从事藏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自治区名藏医。
强巴赤列,男,藏族,1929出生,西藏自治区藏医院主任医师,1947年起从事藏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自治区名藏医。我国著名藏医药及天文历算学家,有突出贡献的国家级专家。曾任中国科协副主席,西藏自治区科协主席、自治区藏医院院长、西藏藏医学院名誉院长、西藏藏医学会和天文历算学会会长、自治区卫生厅副厅长等职务。《中国大百科全书》传统卷编辑委员会顾问、《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藏医分卷》副总编、《中国医学通史》编审委员、《中医年鉴》编委、《西藏历算学总汇》主编。先后编写有关藏医藏药和天文历算方面论文80余篇,论著8部,教科书13种。尤其是他主持编写的《四部医典彩色挂图全集》(藏汉、藏英版)被誉为国内藏医界第一部教学彩色挂图。他的《历代藏医名人传略》、《四部医典形象论集》为藏医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分别获1991年中国医史文献图书评比优秀奖和金奖。 简历 1929年,生于西藏拉萨八廓街北街32号。 1934~1942年,布达拉宫文化学校就读。 1942~1953年,门孜康学习,攻读博士。 1953~1961年,任区团委办公室主任。 1961~1996年,西藏自治区藏医院院长,之后任名誉院长。 1990~1995年,西藏自治区卫生厅副厅长,中国科协副主席。 第六、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任西藏中藏医学会会长、西藏天文历算学会会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名誉会长。 2009年,被评为首届国医大师 2011年2月21日,国医大师强巴赤列因病医治无效,在拉萨逝世,享年83岁。 ●他从青灯苦烛走来,一手捧着传统,一手牵着未来,在风云变幻的历史年代,为藏医药开启新的一页; ●他论著上百,弟子近千,活人无数,集藏医药古老的智慧于一身,又无私无欲地播散开去; ●他以开放的姿态引进西医,以坚守的姿态护卫传统。 作为门孜康最优秀的学者,他的人生历尽坎坷。6月8日,拉萨大昭寺旁的一座石砌藏式小楼,灿烂阳光下一片静谧。“国医大师”强巴赤列盖着厚厚的毛毯,躺坐在门口的椅子,身边5位徒弟在烧水、做饭。因为长期伏案,他的双眼已经失明,双腿也无法行走。 几天前,他离开生活了5年的藏医院住所,重新搬回这里,回到这座自己出生的老宅。82岁的强巴赤列声音低沉,言语不多,但当说起还俗结婚、率先入党的青春往事,突然间他放声大笑,皱纹绽放如花,笑声顽皮、得意而悠长。 这是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他自幼接受严格的藏文学、医药和天文历算的训练,是同时代藏医药的集大成者,站在历史的潮头,他积极接受西医,编写了全套现代藏医药教材,让藏医药从寺庙走进学校,开启藏医药科研、教育和对外交流。他以特有的热情、智慧,为藏医药书写了一个新时代。 学业 “我学医是一位女活佛占梦决定的” 他是为数不多的既学习藏医藏药,又掌握藏文学和语法、天文星算的学生。 戴上老师亲手制作的绣着诃子和慧剑的帽子,是他最感自豪的事。 “我小时候耳朵长,头颅大,许多人都说我聪明,其实大脑袋的傻瓜有的是。”强巴赤列幽默地说。 强巴赤列的祖父和父亲在拉萨行医颇有名气,家境较好。6岁时,强巴被送到拉萨有名的私人学校,学习藏文30个字母和短脚、长脚书法。老师要求非常严格,考试不及格会挨打,或者让学生们按排名互相打耳光。“可能因为吃了父亲配制的藏药央金丸(智慧药)吧”,小强巴的确聪明,5年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藏医世家的子弟,今后做医生是顺理成章的,但父亲一心想让强巴在噶厦政府中谋一官职。“我学医可没有像今天的大学生那样填志愿,是一位女活佛在神象前占梦决定的。”强巴回忆。 父亲去世后,母亲请一位有名的老尼姑为他的前途占卜。“我和母亲毕恭毕敬地站在老尼姑面前,她久久端祥着我的面孔,念念有词地掷出手中的骰子,然后告诉我母亲说,这孩子不能当官,当官活不到18岁,如果学医,将来定会造就伟业,成为雪域高原上的大医生。” 13岁那年,母亲带着强巴去拉萨“门孜康”(拉萨藏医天文历算学院)向最有名的藏医大师、曾任十三世达赖喇嘛首席保健医的钦饶诺布拜师。巧的是大师年轻时曾向强巴的祖父学过医学,于是强巴9年艰辛而难熬的学生生活从此开始。 每天黎明起床,祈祷、背诵、听课、答辩,学习内容除了藏医学,还包括天文历算和藏语法。钦饶诺布大师认为天文历算对启发智慧有好处,藏文语法、书法也非常重要。藏医经典《四部医典》是强巴赤列学习的主要内容,书中20多万字的内容,他只花3年时间就熟记于心,深得老师喜爱。 为鼓励学生互相竞争,钦饶诺布亲自设计了一顶帽子。帽子前后绣着诃子和慧剑,代表藏医和天文历算两门成绩获得优秀,一共有三人获过此帽(相当于现在的博士帽)。夏天采药期间必须戴上这顶帽子,校外的群众一看就知道这是优等生,没有帽子的学生深为羡慕。那个戴帽采药的夏天,成为强巴赤列前半生最荣耀的回忆。 在钦饶诺布众多徒弟中,强巴赤列的长相俊俏,且性情善良。恩师满意他的学习成绩,认为他是祖父的“转世灵童”,把全部祖传秘方传授给强巴赤列,还有清零算法等许多天文历法的诀窍。“我是一个有福气的人,因为在我学医的启蒙时期,就遇到一位学业和品质高尚的大恩师。” 9年苦读中,还有段“小喇嘛抢走小尼姑”的插曲,他差点为此终止学业。那时,年轻的强巴赤列不甘寺院寂寞,爱上了美丽的德钦卓嘎,二人一起还俗结婚,这在当时是不允许的。后来,得到家人和老师原谅后,他重新获得了学习的机会,也因此更加刻苦钻研。强巴和爱人牵手走过或风雨交加,或风和日丽的岁月,直到1979年德钦卓嘎去世。 事业 顶着压力办现代化藏医院 他像一名旗手,引领人们走过60年藏医药发展的历程。他任西藏自治区卫生厅副厅长多年,创建了藏医学院、藏医院研究所、天文历算研究所,扩建了自治区藏医院。 在极困难的条件下,他编写了藏医史上第一套分科教材,如今藏、川、滇、青、甘地区仍在广泛使用。他为此付出了昂贵的代价——右眼失明。 195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开始了西藏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此时强巴赤列已是小有名气的私人医生。作为一名藏医,他对解放军医疗队的诊治方法有着极大的兴趣。有一天,他参观了解放军建立的人民医院,深深为儿科、妇科的技术吸引。他想先学习汉语,然后逐步学习西医,“像老虎有翅膀一样,藏医、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更佳是我的远大理想。” 传统藏医治疗是不分科的,医生主要靠观察判断病人病情,检测手段比较单一。后来在强巴赤列担任自治区藏医院院长期间,他大力推动分科门诊,引进先进检测手段和仪器。“一些新的措施在开始遇到了阻力,有些人认为这样会使藏医学灭绝,但我还是顶着压力推行了下去。”执着地引进西医,使藏医在诊断和治疗方面有了创新和飞跃。如今,区藏医院已经发展成一所日门诊量几千人的现代化医院,藏药的科研也在强巴的推动下取得显著成果。 强巴赤列是最早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藏族医生,他终生难忘1955年随青年参观团在北京见到毛主席的情景。“我不顾一切地走上前去握手,给他老人家献上了一串祖传的紫色佛珠,并把额头紧贴在伟人的大手上,顿觉有一股暖流涌遍我的全身。”入党就意味着对宗教的“叛变和背离”,周围许多人难以接受,一些友人对他疏远了,但强巴赤列对此从不后悔。 他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执着,为藏医学的地位奔走呼吁着。民主改革初期,有人认为藏医院是宗教的产物,曾一度把藏医院改为以西医为主的综合医院。强巴心急如焚,四处解释藏医药学的科学性。后来,政府听取意见,提出要保护、继承和发扬藏医学。上世纪60年代,强巴和恩师钦饶诺布共同管理拉萨藏医院,师徒俩配合得十分默契,扩建古老的门诊部,成立了医学遗产整理小组,决心重振藏医药事业。 “文革”期间,在劫难逃的强巴赤列走到人生的谷底,成了“假党员”、“宗教迷信保护者”,被罢官、批斗。然而“破了陶罐得铁锅”,就是在这段时间,强巴赤列写出了10万余字的包括基础学、生理学、药理学、诊断学、病理学、内科学、外科学等11本藏医学教材。 他经常工作到夜里二三点钟,由于经常研读那些发黄的木刻书、细小如针尖的挂图说明和一行行蝌蚪般的藏文,强巴的眼睛开始发肿、流泪,有时就像针刺一般疼痛。两年过去,他的右眼失明了,而教材则迅速传遍藏、川、滇、青、甘等五省区的藏族地区,被评价为“第一次用现代观点深入浅出、系统总结藏医真正奥秘的科学著作。” “文革”结束恢复院长职务后,他向区政府提出加强西藏藏医药事业的八项建议:一、重视老藏医,抢救医学遗产,二、建立天文星算研究所,三、修建现代化藏药厂,四、健全藏医药研究所,五、在西藏大学增设藏医系,六、搜集、整理和出版藏医古籍,七、建立一个有100张床位的藏医院住院部,八、把市藏医院改为自治区直属医院,促进全区藏医事业的发展。强巴赤列说:“当时不少人说这些设想‘胃口太大’,如今这八项建议全部实现,而且是超规格完成。” 为发扬壮大藏医药事业,强巴赤列多方沟通,积极斡旋。凭借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他呼吁解决了近千名基层医务人员的编制问题,创建了藏医学院、藏医院研究所、天文历算研究所,扩建自治区藏医院,倡导藏医传统管理模式与现代科学管理方式的结合。1990年,国家主席江泽民视察藏医院时说:“强巴赤列管理有方。” 医术 “国家级专家没有退休” 二十岁出头时,强巴赤列已是精通藏医和天文历算,能独立采药,背起药箱为病人解忧的医生了。 他始终工作在临床一线,对黄疸、高原病、“宁屈病”(窦性心动过缓)等内科病尤其擅长。 因为身体原因,强巴赤列现在已不能到医院出诊。但他还在藏医院的住所里,每天下午为病人看病,当时他说,“我是国家级专家,国家级专家不能退休。”但岁月和环境并不放过强巴赤列,由于不能随心所欲地开口、用手,徒弟次旦久美说:“有时他的情绪很愤怒。” 60年来强巴赤列几乎从未离开过临床。20岁时他已是一名小有名气的藏医,跟随钦饶诺布老师背着药包到拉萨八廓街一带的穷苦人和乞丐的帐篷中巡医,一边把脉,观察病人的尿液,一边送药送水,分文不取,当时贫富的悬殊、世界的不公给他留下深刻印象。老师对他说,“病人是医生的儿女,有钱给治,没钱也要治;当官的给治,乞丐也要治”,他一直记在心头。 无论对高官显贵还是身无分文者,强巴的态度始终如一,他无私援助年老体残、智商疯癫的人,还长期免费为农牧区来的学生讲授知识。很多康复的患者和接受过他教育和资助的人,都把他视为身边的“活菩萨”和再生父母。 强巴赤列擅长诊治内科疑难杂症,注重提高临床疗效。上世纪60年代,他深入研究黄疸病,筛选了许多有效药方,主张藏医辨证,西医辨病。他提出用通气火运行之通道法治疗萎缩性胃炎,降气调血安神法治疗查龙病(高血压),用色妥久吉治疗慢性阑尾炎,阿嘎杰巴治疗心动过缓,用唐庆尼阿、阿嘎尼修等治疗高原性头痛等。 西藏是病毒性肝炎相对高发区,强巴赤列根据“赤巴其性热毒应按毒论治”的思路,提出肝胆热症本质为赤巴热毒,应用牛黄青鹏散、欧百尼阿方清肝热、解赤巴之毒邪。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是慢性高原病的一种临床类型,强巴赤列系统总结望诊、触诊、问诊特征,阐明饮食、起居、药物、放血等多种具体疗法。 一位在那曲工作16年,患“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两年的男性患者,强巴赤列给出具体药物处方:早上服二十五味余甘子丸4粒,中午服用十八味檀香丸,晚上服用十五味沉香丸,间隔服用余甘子汤。15天后微调药物,早、中午同前,晚上服用二十味沉香丸,间隔服用婆婆纳汤和三果汤。5天后实施放血疗法。患者痊愈,至今不曾复发。 学术 中国科协第一位少数民族副主席 西藏气象台每天的天气预报必以藏医天文历算的推算作为综合参考,这与强巴赤列的贡献有很大关系。 他不断著书立说,对《四部医典》的历史源流问题作出定论,提出藏医对胚胎学的认识运用早于国外,在藏药红景天抗缺氧、藏药治疗萎缩性胃炎和肝炎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 《四部医典》被公认为是藏医学的基石,但原文是古老的颂体韵文,一般藏文水平的人很难看懂,需要用现代语言来解释。1988年强巴赤列对医典挂图做了注解,整理和翻译了《四部医典彩色挂图》,后又主编25万字的《藏医曼唐大详解蓝琉璃之光》,对80幅挂图(其中小图5000多幅)做了全面诠释。2006年,强巴老人虽然双目失明,但还是以惊人的毅力重新整理并主编410万字的《藏医四部医典八十幅曼唐释难蓝琉璃之光》,该书是目前诠释《四部医典》最有份量的著作。 “我付出的一切努力,就是想在有生之年把恩师钦饶诺布的功德传承下去,为后人留下一点财富。”在整理、翻译过程中,强巴赤列针对《四部医典》提出很多重要观点。他认为该书作者是公元8世纪西藏名医云登贡布,在总结藏族本土医疗经验时广泛借鉴了当时汉地、天竺和尼泊尔等地的医学发展成果。从而推翻古印度传本的错误观点,把藏医学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向前推进了800年,结束了历史纷争。 强巴赤列对天文历算一直很感兴趣,天文历算和传统藏医药密不可分,藏医诊疗疾病的脉象变化、放血疗法时间的选择、服药时辰、药材的采集加工等,都需要天文历算的帮助。强巴赤列做了大量调研,编写《西藏天文历算学简史及气象经验》,将罗睢盘应用于日月食预报和天气预报,提高了预报的准确性。直至今天,西藏气象台的天气预报每天必与藏医天文历算的推算参照综合补充,强巴赤列对此有很大贡献。他主编的600万字的《西藏天文历算总汇》在国内外同领域尚属首次,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强巴赤列认为藏医药在今天面临两个挑战:人才和科技。为激励广大年轻人,他耗费 10年心血,查遍各地文献,为将近150名藏医学家撰写了通俗易懂的人物传,希望藏族青年从祖先身上汲取力量。他不遗余力地授课带徒,承担全国名老专家师承项目,带硕士、博士研究生,抓紧一切机会传授经验,数百名藏医药人才在他的教导下得以成长。 1990年他担任中国科协副主席,是中国科协第一位少数民族副主席。强巴赤列主持的藏药治疗萎缩性胃炎、运用现代诊断和藏药方法研究肝炎疗法、藏药红景天和茅膏菜抗衰老等多项研究,都取得了重要成果。他还先后赴尼泊尔、日本、美国、中国台湾等讲学,推动藏医藏药走出去。 藏医经典中有句名言:“时常乐意为众生谋利益者是人之杰,恰似宝灯,不论油多油少灯芯粗细,无私照尽最后一丝光为止。”带徒、授课、著书,强巴赤列始终忙碌着,他就像名旗手,在近60年时间里引领藏医药人员走过民主改革、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等各个历史时期,把藏医学带到一个全新阶段。 科研 五十多年来,强巴赤列同志潜心研究藏医药和天文历算学科理论,先后撰写论文80余篇,论著8部,13种教科书。主要成绩突出表现在: 1、翻阅大量资料证明,《四部医典》的作者为公元八世纪西藏一代名医王妥·云登贡布。推翻《四部医典》为古印度传本的错误观点,把藏医学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向前推进了八百年; 2、编写《四部医典系列挂图全集》藏汉、藏英对照本,为书中4700多张照片作了文字说明计25万多字,被誉为国内中医界第一部教学彩色挂图,向国内外发行,使得藏医学在国内外产生深远影响。该书1980年获《中国图书奖》,1989年获西藏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1991年获中国医史文献图书工具金奖; 3、编写了《四部医典形象论集》,深受藏医界学者欢迎,两次印刷发行均销售一空; 4、强巴赤列先生经过十余年的努力,走遍北京、内蒙古、青海、甘肃、四川等省区,翻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为将近150名藏医学家撰写了历史人物传,不仅填补了这一空白,并分别获1991年中国历史文献图书工具优秀奖和铜奖。两部著作被收入《中国“八五”科学技术成果选》; 5、1995年6月份开始编写的《中国藏医》一书,获中国少数民族图书奖; 6、首次对藏医胚胎学的历史及其对胚胎学的贡献作了详细的研究,并比较西方胚胎学的发展历史,提出了藏医对胚胎学中的胚胎的发育过程的研究早于国外学者,并体现了人类的进化顺序。引起了国内外医学界广泛关注; 7、1993年他主编了《西藏天文算学总汇》,该书得到国家出版署的支持,并将此书列为国家八五重点出版图书。《西藏天文历算总汇》全书五卷约六百万字,具有较高学术研究价值。目前,编辑这样一部集科学性、知识性、权威性、实用性为一体又具有百科全书性质的西藏天文历算学书籍在国内外尚属首次。 著作 1974年,拉萨市卫生学校藏医班正式开学;但学校没有教材,也无人能写,这时上级部门想到了已“靠边站”多年的强巴赤列。他在教学资料很少的情况下,凭着惊人的记忆力和自己的藏医实践,根据《四部医典》,为藏医教学编写了《藏医基础学》、《生理学》、《诊断学》、《病理学》、《内科学》、《外科学》、《五官学》、《妇科学》、《儿科学》、《方剂学》等一整套约二十余万字的通俗教材。强巴赤列针对当时藏医学仍处在抢救阶段,学生的文化层次较低的现实,将这套教材写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这也是藏医史上首次按照先进的医学分科方法写出的藏医教材。因此,这套书不但在西藏,而且在青、甘、川、滇、内蒙等省区也都成为最通用的藏、蒙医教材。 成就 业务 在藏医临床及药物研究方面他主持和参加了四项省、部级重大科研课题。其中藏药治疗萎缩性胃炎,总有效率达96%,获卫生部科技三等奖,这是西藏卫生界到目前获得的最高奖项;运用现代医学的诊断和服用藏药方法来研究肝炎疗法,研究期间强巴赤列院长亲自临床观察和指导,翻阅钦绕罗布老院长传授的祖传秘方记录,经过一年的潜心研究,研究取得成功,现在藏医院建立了肝胆专科,有藏医治疗肝炎的效率达95%以上;他主持的用藏药红景天和茅膏菜抗衰老、抗缺氧,提高免疫功能的研究工作成为西藏首例研究国家级新药首例,而且首次获国际自然科学基金会资助的唯一课题;他不仅组织指导科研攻关,还很重视藏医药学术研究工作。每年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进行学习交流,加强藏医药在国内外的影响,为建立学术联系网络作了重要工作。他先后赴尼泊尔、日本、美国等国家讲学,与日本自治医科大学、美国克罗拉多大学、德国汉堡大学建立了密切的学术协作关系。 科研 为了抢救藏医药和天文历算资料,从1980年开始,他抽调人才,成立了图书抢救小组,负责搜集、整理、复制、抄写、绘制、雕刻书版等工作,如今藏医院资料室已保存各种论著7000多种部。为了继承和发扬藏医学这门古老而又实用的科学,更好地为人民健康事业服务,培养后继人才,建立了丰富的经验资料库。 交流 1998年9月11日至20日,北京和西藏的藏医专家赴台湾参加台湾中医研究所及台北国父纪念馆等联合举办的海峡两岸中医、藏医学术交流活动。强巴赤列院长为中国代表团团长,会议上强巴赤列院长被选为《国际藏医汉医学术交流会》的会长。在历时十天的会议上,强巴赤列院长举办讲座五次,向台湾同胞广泛介绍了祖国优秀医学财富之一的藏医药以及当代西藏藏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弘扬的情况。每次讲座都是听众爆满,座无虚席,有时走廊上和台阶上也挤满了人。中国台湾方面参加会议的官员、学者、医药界人士对藏医药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兴趣。并与台湾中医药界建立了友谊,促进了相互了解和沟通,为今后中国台湾中医界和西藏藏医界的交往和交流开了个好头。 管理 自八十年代以来,他任院长期间,藏医院常年开展门诊、住院、家庭病床、巡回医疗、国内外信诊邮药室等多种服务形式,每年就诊人数达30万人次。作为国家级专家的强巴赤列院长倡导的高尚的医德医风在藏医院已尉然成风。藏医院被选为自治区文明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强巴赤列院长也于1988年被卫生部评为全国医院优秀院长。 实践 藏医学具有自己独特的医药理论和实践经验。强巴赤列教授主张严格保持和发展藏医的传统特色,不能让西医牵着鼻子走。但是,他还是一个开放型的藏医,坚持“拿来主义”的观点,吸收一切对藏医药自身发展有益的现代医学技术。所以,藏医院开设了藏西医结合科及病房,采用胃镜、心电图、X光机、B超等现代医学的诊断技术,以提高藏医在诊断方面的准确度。使用了西医麻醉技术,也使古老的藏医手术得到复生。 发展 藏医学正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一切依赖于大批优秀人才的涌现。他十分重视藏医教育。1989年9月,西藏大学藏医系与藏医学校正式合并,升格为西藏藏医学院,当时强巴赤列担任院长。他所写的教材;是藏医学院的教材之一,每年开学之际,他还要讲授《藏医传统医德规范》和《藏医师承学》,注重未来藏医的医德医风建设。1993年他开始撰写《中国藏医》。此书1996年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出版社出版(藏汉两种版本)。还出版了《藏医院志》、《真诚的鼓舞,诚挚的寄托》、《强巴赤列著作选集》等五部著作,十几篇论文。 教育 为藏医院医生,外地来的进修生、民间医生,实习生等将近100名学生讲授藏医理论学,藏医临床学、医德医风、藏医历史等重要课程。将自己渊博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后代,他先后培养了五、六百名学生。 《四部医典系列彩色挂图》是公元1703年米杰萨热绘制完成的八十幅唐嘎。可是现在不少医生难以理解八十幅唐嘎的内容,为解此难,1999年他开始编写《四部医典彩色挂图释难蓝琉璃之光》。三年的科研项目计划,他负责全部科研编撰工作,尤其是作为注解的小圆圈图表五千多幅,为深刻理解系列挂图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不但在祖国医药学历史中绝无仅有,在世界医药学历史中亦属罕见。强巴赤列先生编写三十多万字的《四部医典彩色挂图释难蓝琉璃之光》,成为一部藏医工作者必备的书籍,具有研究、参考、珍藏和广泛使用价值。仅在2000年一年内编写了《藏医诊治学》、《祖先经验宝串》、《三百多年之中的历代藏医学家的突出贡献》等论著。深受广大藏医医护人员的欢迎。他不断地看病诊治、讲课、著书立说,用他的话来说是“为后人留下更多更好的精神财富”。他正在用实际行动实现自己的诺言。 倡导并负责创建藏医学院、藏医院研究所、天文历算研究所以及扩建自治区藏医院。为藏医事业的发展、提高藏医药学术水平和临床实践水平、医德医风等做出了大量的有益的工作。他倡导藏医优良传统与现代科学管理方式的结合,使西藏自治区藏医院的管理工作独具特色,江泽民总书记视察藏医院时曾称赞强巴赤列“管理有方”。 荣誉 国家人事部授予强巴赤列先生中青年突出贡献证书。国务院授予政府特殊津贴,被卫生部评为全国医院优秀院长。1994年召开的全国民族团结表彰大会上被选为先进个人。1999年分别列入香港《国际名人录》英国Cambridgeb230pEngland《世界自传中心》、《中国100个杰出科学家名人录》。2000年列入《中国八百个优秀领导辞典》、《当代中国人才库》。 由英国世界传统医学会、加拿大世界中医药学会,泰国世界传统医学会,香港国际传统医学研究会等六家传统医学会联合举行的世界传统医学大会2000年10月10日在香港召开,会议联合向世界医药界征集优秀论文,》。由香港新闻出版社出版《世界传统医药新进展;isBv国际书号,全球发行,强巴赤列教授编写的论文《描绘藏医四部医典内容之唐嘎画》;已被大会录用,经大会专家评审委员会审核,被评为《国际千禧名医论文金杯奖》《国际千禧名医金杯奖》。同时编入《世界传统医药新进展》刊物。我国藏医界首次获得此项奖,充分证明藏医药的学术论文水平已达到国际水平。这不仅是强巴赤列教授个人的光荣,也是我们西藏藏医界和科技界的光荣。 逝世 “国医大师”强巴赤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2月21日在拉萨逝世,享年83岁。 著名藏医和天文历算专家强巴赤列,1928年藏历11月出生于拉萨,195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西藏自治区藏医院副院长、院长、党委书记、西藏藏医学院院长、西藏自治区卫生厅副厅长、西藏自治区科协主席、中国科协副主席等职务。在60多年的医学生涯中,强巴赤列教授怀着一颗一切利他的心,艰苦奋斗,勤俭创业,为雪域医药学和天文历算学的传承、实践、发展而勤奋工作。在任何时期从不停息奋斗和努力,对藏医学、藏药学、藏医历史学、天文历算学等学科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先后著有20多部著作、100多篇论文、13种教科书。尤其是他主持编写的《四部医典彩色挂图全集》(藏汉、藏英版)被誉为国内藏医界第一部教学彩色挂图。他的《历代藏医名人传略》、《四部医典形象论集》分别荣获1991年中国医史文献图书评比优秀奖和金奖。 惊悉强巴赤列逝世的消息后,在北京开会的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张庆黎和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西藏自治区主席白玛赤林专门打来电话对强巴赤列的逝世表示沉痛悼念。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西藏自治区常务副主席吴英杰于21日中午专程前往强巴赤列家中,表达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对强巴赤列逝世的深切哀悼和对家属的慰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