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中健传媒科技有限公司《营业执照》《出
78次查看 0评论
不可否认的是,当前中医的发展遭遇一些困难。这说明中医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但是,目前社会乃至行业内对中医的认知还存在一定误区,对中医认知的误区如同束缚中医的裹脚布,阻碍了中医的发展,只有走出中医认知的 ...
不可否认的是,当前中医的发展遭遇一些困难。这说明中医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但是,目前社会乃至行业内对中医的认知还存在一定误区,对中医认知的误区如同束缚中医的裹脚布,阻碍了中医的发展,只有走出中医认知的误区,明确发展思路,中医才有复兴之可能。 研究中医与中医研究 “研究中医”和“中医研究”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研究中医是用西医的思维模式和方法来研究中医,力求将中医科学化、标准化。重点是借用现在先进的科学手段来研究中医学基本概念诸如气、经络、穴位等的实质,或用动物实验的方法来验证某味中药或某个方剂的有效性。 中医研究是指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之下,即以中医的思维来对中医进行研究,中医的特点在于它对人体系统信息的分析和调整。它将有形人体用无形“阴阳气化”表达, “以天地人为主题,以精气神为生命之根”,以气为本,血为源,阴阳五行,脏腑经络,营卫气血,四诊八纲,望闻问切为核心,形成独特的理论体系。“中医研究”的重点是如何将中医理论进行充实和发展,面对人类疾病谱的改变,如何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提高中医药的治疗效果,以更好的保障人民的健康。 西医学注重从实验结果中获得结论,而中医是从实践中提升形成理论,所以中医的理论和方法是无法从实验室获取的。因此,当我们试图将现代科技手段应用到中医学中去的时候,最容易出偏差的就是思维。如果我们非得要用西医的思维来研究中医,或干脆将中医进行“肢解”,去迎合西医的理论体系,并称为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其结果只能是中医的理论和临床水平永远不可能有实质的提高,因为这一切都仅仅停留在对中医的验证,它已经失去了赖以延续的根基--中医思维! 所以说西医可以来“研究中医”,但中医要想创新,要想发展,必须要用中医的思维方式来进行研究,“研究中医”只是西医对中医一种无谓的验证,而基于中医基础理论之上的“中医研究”才能使中医有所发展。 中医治病追求的是效果,而这种效果只能从临床来获得,通过临床进行验证。我们要知道,要永远知道,“能体现中医生命力的是疗效”,因此我们对中医的研究应该从临床上找问题、找题目进行深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中医疗效才是最重要的。我们搞科研要把精力放在治疗重大、疑难疾病的关键技术上,目标是提高疗效,就是发挥中医辨证论治和综合调节的优势,特别是西医没有办法的病要进行深入研究。研究出的成果要让中国人认可,外国人也认可,中医认可,西医也认可。因此难度很大,必须共同努力。 医学科学化与科学医学化 科学就是确切的、系统的、分门别类的、理论性的知识体系。它包括以物质的运动、变化过程为研究对象即对“物之事”的研究,和以对物质的形态、结构为研究对象,即“物之质”的研究。前者以哲学为指导,后者以物理、化学为标准。培根说曾把科学分为三类:(1)记忆科学如历史、语言等;(2)想象科学如文学、艺术等;(3)理智科学如哲学、自然科学等。 有人说研究人类健康的科学就是医学,那么医学首先应该是科学,所以提出“医学科学化”,力求医学客观化、标准化。 那么所有的科学研究最终目的是什么呢?是为了人类更好的生存!而医学是一切学科中与人类健康关系最密切的学科,所有的科学成果都应为医学服务。检验某种医学是否有存在意义的标准不是看它是否科学,而是要看它是否能为人类的健康做出贡献。因此我认为不应使医学拜倒在科学的脚下,一味地倡导所谓的“医学科学化”,而应该重点思考如何使“科学医学化”。 消除病因与辨证论治 消除病因与辨证论治是中西医在认识论上的分歧,西医总是千方百计地先找到病因,然后去除病因,这种方法固然有一定的优点,但是也有弊端,比如西医对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疾病的治疗,多是一味的降压、降糖、降脂,结果虽然血压、血糖、血脂指标降下来了,但是病人症状的改善常常与之不成正比,且并发症丛生,也就是说病人整体的健康质量没有明显提高,而中医更注重对人体疾病发展的某一阶段总体表现的把握,即对“证”的研究,如对高血压的治疗,在对病人现阶段疾病具体表现的基础之上,辨证治疗,或平肝潜阳,或健脾祛痰,使病人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生活质量也得以提高。 对抗治疗与调动疗法 对抗性治疗是西医的特征性治疗,即当发现人体的某项指标超出正常范围时,就马上采用药物进行干预,使之恢复到正常范围。如西医的抗菌杀毒疗法,它的弊端是忽视了人体自身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而正气调动疗法恰恰是强调人体自身免疫力的高低是决定人体患病与否的关键要素,即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认为在疾病的治疗中,首先应该是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即“正气”以抵御和驱除疾病。 对抗疗法的害处是有目共睹的,最明显的就是抗生素和激素的滥用。上世纪60年代有人就提出农药、化肥对生态的破坏问题,引发了对环保的重视,同时医学界也有人提出抗菌素就是农药,激素就是化肥的观点,认为外源性替代和补充对生命健康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炎症是不是坏事,抗炎是不是都对,发烧、白细胞升高是不是都要对抗治疗呢?实际上机体的很多反应都是抗病的反应,有研究表明,用抗菌素治疗细菌性感染类疾病,药物作用只占1/5,其他4/5的作用是人体自身同疾病的抗争,我们要研究那4/5是如何来的,不能只停留在那1/5上。医学应把研究的重点从对病因、病理、病位的诊断转到如何增强机体自身的调节以防病抗病上来。 治病与治病人 所谓治病是指将治疗重点着眼于病人所患的疾病,而忽略了人自身的整体性。所谓治病人是指在治疗疾病的时候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西医主要注重于治病,中医更注重的是治病人。 “人瘤共存”的现象体现了中医治病人观念的优越性。目前我们对待癌症的态度主要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而治疗主要是手术、放疗和化疗以及中医保守治疗。我们不能否认早期的手术及放化疗的介入能够在癌症的治疗中发挥一定的或者说很大的作用,但是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适合这样的治疗手段呢?不尽然。我们在临床也看到很多癌症患者在接受了手术及放化疗的治疗后反而使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加速了死亡。那么我们能不能找到一种既能延长生命,又能够提高生活质量的方法呢?目前,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投向了中医治疗癌症这一方向上,即所谓“保守治疗,人瘤共存”。 为什么医学上会出现“人瘤长期共存”的现象?我们认为,恶性肿瘤的发病过程中,始终贯穿着“正邪相争”的过程,治疗时必须权衡机体与肿瘤(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最终达到“治病留人”的目的。早期癌症病人,虽有肿块但尚未转移,此时“正盛邪实”,宜“攻毒祛邪”为主;中期癌症病人,肿瘤逐渐增大,病邪侵凌,邪正处于相持阶段,治疗上宜“攻补兼施”,或“攻多补少”;晚期癌症病人,肿瘤多已出现远处转移,邪毒得势嚣张,正气虚衰不支,这时如果一味攻伐,反而会加速病人的死亡,如果扶正培本,脾肾兼顾,“寓攻于补”,常能减轻症状,维持生机,使病人长期“带瘤生存”。 当然目前中医在癌症的治疗上也还存在不足之处,但是它为我们对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手段。 治未病与治已病 “治未病”是指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是中医治则学说的基本法则,是中医药学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中医预防保健的重要理论基础和准则。 而治已病,顾名思义就是指在机体已经产生病理信息的基础上对疾病的治疗。目前我们的医疗行为主要进行的就是这项工作。一旦机体发出了病理信息了,病人感觉不适了,我们的医疗行为才开始介入,这不仅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而且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同时也是对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 未病是指未来可能发生的疾病 ,主要有以下三层含义,一,未病即为无病,即机体尚未产生病理信息,也就是没有任何疾病的健康状态。二是“未病”为病而未发,即健康到疾病发生的的中间状态。三是“未病”可以理解为已病而未传变。中医治未病理念源远流长,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颇具影响的理论之一。《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日:“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从正反两方面强调了治未病的重要。 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 形象思维就是利用直观现象和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也运用判断、概念、推理这些逻辑思维形式,但这些概念、判断、推理又是寓于形象之中。 逻辑思维使人们在认识的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认识过程。逻辑思维讲究绝对,而形象思维更讲究平衡。这是两者本质的区别,也是中西医思维的本质区别。 中医学的发展形成依赖形象思维,以比类取象的方法,用阴阳五行为依托,集各种事物现象或事物的某种属性,及生活中的体验,用形象思维把它们同人的脏腑、体表、器官系统起来;用阴阳五行所属的物质的表象属性,相互关系论述脏腑的关系。形象思维广泛地应用于中医的各科中,辨证论治的各个环节处处可见形象思维的踪迹,是以形象思维归纳,推理的结果,每个病的发展的各个证候,如同电影中的一个个定格,是疾病变化某一阶段的综合。 西医主要是以近代以来的物理、化学、生物学、数学等学科知识为依托,运用实验、逻辑、数学等方法,以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病原生物学等为基础的医学理论体系。在获取事实方面,西医在近代以后越来越偏重实验,运用观察则偏重借助于仪器的间接观察;而中医基本上没有近代科学意义上的实验,观察则全部依赖于直接观察,同时中医还运用了一些非理性方法来获取事实;在整理事实方面,西医侧重逻辑思维方法,而中医者侧重非逻辑思维;在形成理论方面,西医采取公理化方法,而中医则采取思维模型方法。西医注重分析还原,中医注重整体过程;西医擅长以结构来说明功能,中医则惯于从关系中把握功能,这些都是中西医在思维方式的巨大差异。 病从哪里来与治向哪里去 西医总是千方百计地要搞清疾病的病因、病理、病位,然后去清除这些因素。比如高血压和糖尿病,现在西医研制的降压药和降糖药越来越多,可是虽然血压和血糖降下去了,并发症却产生了,血压高、血糖高只是一种现象。还有肝炎的部位一定就在肝脏吗?胃肠、胰腺、肌肉等处也有问题。搞清楚“病从哪里来”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要将疾病“治向哪里去”。如中医对非典、天花、麻疹、乙脑的治疗,不讲病因、病理、病位,但疗效却很好。不管中医还是西医,疗效才是最高的标准。有人认为医学的发展要有质的飞跃,在诊疗思路上不能专注病因、病理、病位上,应转到疾病的去向和转归上,这就是说要从“病从哪里来”转向“治向哪里去”。 疾病医学与健康医学 “疾病医学”是生物医学,它的核心是疾病,关注的焦点的是看病、找病、治病。“健康医学”是以健康为核心,关注焦点的是人的健康,是怎么让人更好的生活。 西医学把疾病完全看作是“恶”的体现,努力去发展能对之直接对抗和补充的替代性物质手段,以期实现其征服疾病和消灭疾病的医学目的。。比如对癌症的治疗,西医拿手的就是“割”。割掉就等于消除了病因,可在临床上常常看到,很多手术后的患者生活质量并无明显提高,甚至死亡,而中医学是“健康医学”,是以人的生存健康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它不去割掉肿瘤,而是让人与瘤长期共存,虽然没有消除疾病,但是病人的生活质量却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物质科学与生命科学 物质科学,主要包括物理学和化学,致力于研究物质的微观结构及其相互作用规律。生命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活动的本质、特征和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种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现代西医对病理的分析,目前已达到分子水平(如对遗传基因的研究)。由于西医以物质的粒子层次为基础,所以它治病就着眼于人体的生理,侧重于人体的生理结构。西医是从人体的生理结构入手来解决疾病过程中人体的功能和代谢异常等问题。如西药的使用,其药理过程是以人体微观结构的分析为基础的。所以在临床治疗上就只能采取“就事论事”的方法。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机体,人体生理上的各种疾病,从总体上说都是属于表象。而产生这些表象的内在的深刻的复杂的机制,西医受自身体系的局限,是无法对其进行认识的。 中医的科学性不在于它对物质、能量的剖析,而在于它对人体系统信息的分析和调整。中医从一开始所关注的重点就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各种现象和规律,受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它往往从整体来研究某一局部的生理病理现象,并以之指导临床。它更注重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借助于思辨的力量,从整体上把握了人的生命的本质。 物质≠生命 人们总认为只有搞清楚物质结构才能揭示生命的秘密,生命现象是宇宙中最神秘的现象,它不是某些物质简单的叠加,西医认为水,无机盐,蛋白质,核酸,维生素,脂类,糖类等物质是构成生命的基本物质,但把它们放在一起却产生不了生命,因此单纯对物质结构的研究永远无法揭示生命的秘密。我们应该突破所谓的“物质决定论”,走功能现象与物质结构并重之路。 生命的共性和个性 人们总是认为只有找到共性的,客观的规律才能揭示生命的秘密,中医更注重个体差异性,中医临床有不可重复性,主观性,随机性太强。这就要求我们要突破对抗性治疗的束缚,重视调解自愈治疗,重视个性化治疗,重视不同学说和流派,走调节自愈,个性与共性并重之路。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