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中健传媒科技有限公司《营业执照》《出
78次查看 0评论
最新国医大师名单公布!看看都有谁?
7月20日,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举办的第四届国医大师表彰大会在京举行,丁樱等30位同志获国医大师荣誉称号。 国医大师是中医药行业的最高荣誉,每次评选只有30人,前三届分别在2009年、2014年、2017年评出。新获评的30位国医大师擅长治啥病,我们整理供您参考。 丁樱:中医药治疗儿科病种优势多 丁樱,河南中医药大学儿科医学院院长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二、周五 丁樱教授致力于中西医结合儿科医教研近54年,有丰富的儿科临床经验、尤专疑难杂症,提出了很多开创性见解:创新性地提出儿童肾病“扶正祛邪,序贯辨治”理论;首次将小儿肾病“标本”辨证分型体系,写入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本科及研究生教材等。 小儿感冒方面,丁樱表示,中医药治疗儿科的优势疾病很多。“现在临床上有一个误区,就是在早期,孩子可能是患上风寒感冒的时候,过早使用凉性药物,这不可取,”丁樱提醒,当患儿出现流黄鼻涕、嗓子红等明显热象时,可使用凉性药物。如果在受寒感冒初期,体温不高,不发烧,可多喝白开水吃点清淡饮食,或推拿辅助康复。 王永钧:中西医结合治肾病 王永钧,浙江杭州市中医院顾问 出诊时间:预约 86岁的王永钧是浙江杭州市中医院终身学术导师,中西医结合肾病专家。从医65年,成功救治了无数疑难急危重症患者,在全国中医院中创造多个第一:第一个开展肾脏穿刺和肾病理检测,用金指标为中医肾病微观辨证提供了依据;第一个建立肾病实验研究室,作为中医肾病临床和实验研究的平台,使中医科研由浅入深,逐步发展。 近20年来,他和团队主要针对IgA肾病开展工作,针对IgA肾病明确并首创了五型辨证:风湿、肾虚、瘀痹、肝风、溺毒,并将中医的整体观融入到西医临床实践上,从中西医结合角度揭示IgA肾病进展机制,创建出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的新方案。 王自立:开创脾胃病治疗新领域 王自立,甘肃省中医院首席主任医师 出诊时间:预约 王自立,甘肃省中医院首席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68年,擅长治疗多种病症,尤其是对脾胃病的治疗有着独特的见解。他临证善用经方,处方以“药简、价廉、效显”远近闻名。 他创建甘肃省中医院消化科、肾病科,在多年临床工作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首创“运脾思想”,提出“脾以运为健,以运为补”,开创脾胃病治疗新领域,研发运脾颗粒;首创脾色环唇中医诊断辨证理论,为全国中医脾胃病学术创新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他参与组建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学组,提出慢性萎缩性胃炎对应中医病名为胃痞,被写入中医内科学教材,沿用至今。 王庆国:三法治疗脾胃病 王庆国,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出诊时间:周四上午国医堂 调寒热,和肝脾,泻阴火,王庆国治疗脾胃病多用这三法。他先后对“泻心汤类方”“柴胡汤类方”“麻黄汤类方”“苓桂剂类方”等经方的作用机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中药复方机理研究。在临床实践中,善用经方,疗效显著,发现并倡导“方元”理论,找到了理解与化裁经方的核心与关键。 王庆国四十几年前在东北工作,由于营养跟不上,工作强度又大,患上胃病,用丸药调了很长时间。王庆国认为,现在脾胃病主要问题是营养过剩,尤其是过节的时候,稍不注意就容易出现湿热食滞的问题。王庆国推荐大家用布渣茶来预防:布渣叶10克、山楂10克、大枣10克。 王晞星:开创“和”法治肿瘤的先河 王晞星,山西省中医院主任医师 出诊时间:周二上午、周四上午、周五上午 “来了?”“这回怎么样?”“好点儿没?”……王晞星的患者很多都是老患者,他喜欢一边看病一边和他们唠家常。 最初工作的十余年,王晞星主要从事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与研究,在国内最早提出应用中医“理气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后来,王晞星发现,中医在治疗消化道肿瘤方面具有特别优势。2000年1月,王晞星牵头创建山西首个中医肿瘤专科。针对癌症患者放化疗造成的免疫功能下降,胃肠道反应,肝肾脏器损害等,王晞星开创“和”法治疗肿瘤的先河。在治疗肿瘤方面,王晞星既重视肿瘤局部的病灶,同时又注意全身治疗,祛邪与扶正并用,挽救了无数危重患者。 王新陆:现代病多源于“血浊” 王新陆,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 出诊时间:周六上午 生活环境变了,疾病谱系变了,治病的思维不能守在原地。王新陆认为,精神因素、环境污染、不良生活习惯等成为现代人致病的主要因素,这些致病因素均可作用于血,血液失去其清纯状态,或丧失其循行规律,扰乱脏腑气机,便成为很多疾病的发病基础,王新陆将其称为血浊致病。 王新陆认为,许多现代疾病,诸如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均有血浊的特征。于是,他创制化浊行血汤加减治疗此类疾病,疗效显著。在治疗冠心病时,王新陆运用血浊理论,提出冠心病的发病机制当分为三个过程,正气亏虚为发病之本,血浊不清为致病之渐,痰瘀痹阻为发病之标。治疗应“治本不忘其虚,治渐不离其浊,治标不外痰瘀”,并创制参红五圣丹、化浊行血汤为主方辨证治疗,取得了理想的疗效。 皮持衡:肾病患者的守护者 皮持衡,江西中医药大学主任中医师、教授 出诊时间:周一、周三、周四、周五上午 每日勤诊、桃李成蹊。如今,80多岁的皮持衡依旧每天精神矍铄,坚持出诊、查房、带教,每次看完病人他几乎都要到中午一点才下班回家。 作为国家级名中医,皮持衡创制出的“肾衰泄浊汤”“肾药Ⅲ号”及“三仁肾衰泄浊方案”等有效制剂及方法,广泛应用于慢性肾衰患者的治疗,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造福了数以万计的肾衰患者。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皮持衡发挥中医药学优势,无偿捐赠了代茶饮处方和防疫香囊处方,惠及无数一线的医务人员和群众。 谈及自己如何养生,皮持衡认为,“顺其自然,适应自我,不可强求,淡泊宁静即是养”。他的养生观点可以用六个字概括:“仁调心、顺调身”。他还说,人处于一个和谐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是心身健康的重要保证。 孙申田:小小银针治各类疾病 孙申田,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主任医师、教授 出诊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 孙申田有一个患者口口相传的响亮名号——“孙一针”。 每天早晨8点不到,患者已经挤满了诊室,井然有序地等待孙申田施针。每天百余患者,两三千根针灸针,对于80多岁高龄的他来说,却从未显得吃力,提插捻转,行云流水一般,快手、果断。 行医60余载,他创新头针疗法,善用独特“孙氏针法”“孙氏腹针疗法”治疗各科疾病,用银针治愈患者无数。通过“经颅重复针刺运动诱发电位研究”等一系列研究成果,扩大了头针疗法治疗范围;首次证实了头穴对周围神经损伤治疗的作用。 孙申田还是一位养生“达人”。他的养生原则可概括为五句话:欲要有度,性情豁达,顺应自然,动静适宜,饮食有节。其中,性情豁达是其养生的一个重要奥秘。 严世芸:中医治心血管疑难杂病 严世芸,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 出诊时间:周一下午、周三上下午、周四下午、周日上午 严世芸擅长治疗心血管疾病,求医的患者满满当当。来严世芸处就诊的多是疑难杂症,他常说“单纯的病用单纯的方是可以的,杂病、复杂的病就必须用复杂的方法治疗。” 在临床用药上,严世芸教授不仅整理了一套卓有疗效的专方专药,而且针对复杂疾病擅长大方杂糅、诸法并施,如以附子与麦门冬、熟地同用,肉桂共黄柏合剂,奏效独捷。 无论是在高等学府传道授业,还是临床治疗,严世芸都主张博采众家不拘泥,他把“中和”思想贯穿到临床诊治和养生的全过程。 严世芸把中医的养生理念基本总结为:顺应时令,规律起居,按时作息,饮食多样,定时适量,动静结合等。身心健康则情志愉悦,心态平和则精神内守,脏腑充和,气血通畅,病无所生。 李文瑞:中西医结合治糖尿病 李文瑞,北京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 出诊时间:暂无 李文瑞开创了中西医结合辨病、辨证的中西医协同诊疗思路,独辟酸苦抑甘治法,广泛用于糖尿病临证,收效甚佳。 他在国内率先引进正常血糖高胰岛素钳夹技术,开展十余项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领域的科研与药物研发工作;在2型糖尿病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和基础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研发了“参芪降糖颗粒”和“糖肾胶囊”两种治疗老年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的中药新药。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已经成为北京医院中医科的特色和优势。 说起养生,年逾九旬的李文瑞很有发言权。他强调在动中养生,一直恪守“起得早,睡得好,七分饱,常走走,多笑笑,莫烦恼,天天忙,永不老”的养生信条,且付诸实践,受益匪浅。 杨震:用中医理论治肝病 杨震,陕西省西安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 门诊时间:周二下午、周五上午 在诊室,杨震教授的水杯不是放在手边,而是放在窗台上。他的学生说,老师是想把每一分钟都留给患者。 2017年6月,杨震在北京参加“全国名中医”表彰会后,为了不耽误第二天门诊,执意当晚赶回西安。谁知飞机延误,到达西安已是深夜三点,无法出门诊,杨震教授心中很内疚,在下一个门诊日,杨震叮嘱医院给他延长坐诊时间,让上周的患者都能如愿以偿! 杨震从医60余年,提倡“相火气机学说”,系统总结肝病病机,创新性提出“六型相火”和“治肝五论”,完善了中医肝脏生理病理理论。杨震还首创了“肝经血热”乙肝病机理论,把乙肝从“气分治疗”直接引入“血分治疗”,显著提高了疗效,并研发了国药准字号新药“碧云砂乙肝灵”,居当时国内先进水平。 肖承悰:多种独特办法治疗妇科病 肖承悰,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妇科主任医师 肖承悰对患者就像对亲人一样。一位女患者三年未孕。经诊断,肖老考虑患者本人问题不大,但患者担心爱人不愿接受检查,肖老说:“我和他讲道理,不能一提到不孕,就往女性身上揽。”在肖老的耐心沟通下,患者的爱人做了精液常规检查,显示精子畸形率高。 肖承悰是燕京医学流派主要传承人,通过多年临床经验总结,研创治疗子宫肌瘤的院内制剂“肌瘤内消丸”和“缩宫宁”;领先进行了中医药辅助试管婴儿治疗,开拓中医药在该领域的地位。肖承悰总结多年临证经验,自拟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经验方——七子益肾理冲汤;将中医葫芦巴丸巧妙运用于中医文献中没有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及腺肌症的治疗上,临床收效颇高,堪称当代中医妇科“异病同治、审因论治”的典范。 何成瑶:女子不孕要注重心肾同调 何成瑶,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科主任医师 出诊时间:周二、四、六上午 “每一位病人都是我的老师,他们来找我看病,就是给我出卷,我要竭尽所能交出一张完美答卷。” 何成瑶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妇产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43年,在对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特别对女性不孕症、妇科炎症、肿瘤和其他疑难杂症的治疗,特色突出,治愈率高。亲自命名并参与研制的治疗妇科炎症的丹蒲注射液,曾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四等奖。 何成瑶注重中西医结合,强调辅助检查明确诊断;以中医博采众家之长,提出“益阴扶阳,兼散风寒”及“心肾同调”理论。 何成瑶认为,肾虚是导致排卵障碍性不孕的根本原因。由于现代社会生活压力较大,很多女性肾精亏虚,冲任不调,卵泡发育或排出障碍,从而不能受孕。 余瀛鳌:心悸有个通治方 余瀛鳌,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 出诊时间:周三上午 余瀛鳌认为,凡病必有主证,临证必有主方,就是“通治方”。就心悸而言,通治方即心悸饮。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余瀛鳌发现心悸的发生主要由心气虚与心阴(血)虚所致。本病的发生,心之气、阴不足为本,血瘀、痰饮为标,故在治法上以养阴血、益心气、通心络、祛痰饮为基本治疗法则。 基于此思路,余瀛鳌以益气阴的生脉饮与通血脉的桃红四物汤为基础进行加减化裁,拟定通治方:太子参12克,麦门冬10克,五味子10克,柏子仁10克,丹参15克,桃仁l0克,红花8克,瓜蒌10克。方中太子参、麦门冬、五味子为生脉饮,太子参补气,麦门冬清气,五味子敛气;柏子仁养心安神;丹参、桃仁、红花养血、活血通络祛瘀;瓜蒌宽胸理气化痰。全方共奏益气养阴、活血通络、宽胸祛痰之功。 张伯礼:创立“湿浊痰饮类病”学说 张伯礼,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 湿、浊、痰、饮是临床常见中医病证,虽名称不同、症状多样,但均为津液运化失常而产生的一类关联性病证,且同属阴邪病证,重浊黏腻,或弥漫无形、易于流溢,充斥三焦百骸而引发疾病。张伯礼将湿、浊、痰、饮四者合论,创立“湿浊痰饮类病”学说,归纳了津液异化类疾病的病证思维主线,建立了湿浊痰饮类病证治体系。该体系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和临床意义,可在更高层次上阐明复杂性疾病的病证关系,把握其演变规律与辨治策略,更好地指导中医临床。 张伯礼诊断湿浊痰饮类病尤其重视舌诊,审舌苔之变化,察类病之进退;用药方面在循前贤温通芳化基础上,提出治湿须分度、用药有深浅等观点。他认为治湿用药须分度的原则,临床用药配伍精巧,善用对(队)药。 张静生:补脾益肾法治疗重症肌无力 张静生,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中医师、二级教授 出诊时间:周二上午、周四上午 张静生熟谙经典,精研经方时方,提出“五脏一体,生克制化,固本培根,调和阴阳”的学术思想。 在治疗重症肌无力方面,张静生主张“根在脾肾”,脾气虚则无以运化,肾气虚则肾精不能灌溉,脾阳根于肾阳,强调肾气的作用,脾肾虚损是贯穿重症肌无力始终的根本病机,日久累及五脏六腑。此观点弥补了当时治疗该病“重脾轻肾”的不足,提出补脾益肾法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根本大法,脾肾双补应贯穿疾病始终。在补脾益肾的同时,还需加入虫类药物,以搜剔通络。 虽然现今许多重症肌无力患者的病机符合脾肾两虚,但往往兼夹湿热下注或湿热内蕴,病机复杂,张静生研制了一个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基础方,根据不同的证型对药物进行加减。 陈民藩:一钉一线治肛肠病 陈民藩,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出诊时间:周五上午 “肛肠疾病是难言之隐,这些问题一般不轻易示人,病人把最隐私的地方让你看,这是多大的信任。作为医生,要扛起这份信任和责任。”陈民藩从事中医肛肠工作66年,常对自己学生如是说。 陈民藩规范枯痔钉的含砒量,随后带领团队研制出新式无砒枯痔钉及枯痔液,改变了“以毒攻毒”的枯痔钉。 陈民藩将挂线疗法应用到肛裂并肛门狭窄、耻骨直肠肌肥厚、痔术后肛门直肠狭窄等疑难疾病的治疗;演化形成“多挂线术式”“切挂留皮桥术式”“婴幼儿肛瘘挂线术式”等手术模式;主持研制紫白膏、消炎生肌膏、消痔洗剂等外用剂型,沿用至今。经过60余年发展,逐步构建“湿热论治、以通为用、内外并治、存体寡损、形神兼顾”学术思想体系,促进闽派陈氏肛肠学术流派形成。 陈彤云:首开美容中医皮肤病学先河 陈彤云,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燕京赵氏皮科流派领军人及代表性传承人 出诊时间:周三上午 101岁的陈彤云是一位集美丽、长寿、有为于一身的中医皮肤科专家,人颂“漂亮老太太”“陈姥姥”,研制了“陈彤云品牌”美容产品,常有人向她请教红颜永驻的不老“真经”。 作为燕京赵氏皮科流派的领军人及代表性传承人,陈彤云首开美容中医皮肤病学先河,强调“内外调通、气血调畅、阴阳调和、脏腑调顺”,建立了中医皮肤病的“内、外、气、血”“四维”诊疗体系。陈彤云率先提出了炎症性皮肤病“热、湿、毒、瘀”四因,确立“清肺胃、调肝脾”法则,总结色素性皮肤病病因为“三脏为根、瘀滞成斑”,完善疑难性皮肤病“从湿、火、血、瘀”论治的理论。作为美容中医皮肤学科的开拓者,其理论已经形成推广方案,在全国各地分设传承分站暨推广基地20余家,其临床经验已写进全国教材。 陈绍宏:运用中医药治疗急危重症 陈绍宏,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 出诊时间:周一、周二上午,周三、周四下午 陈绍宏用55年从医经历证明,中医不是“慢郎中”,在治危急重症方面大有可为。 陈绍宏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急危重症,倡导“急则治标,危则固本,西理中用,中西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中医急诊学术思想,研制出益气活血的“中风醒脑液”,治疗流感的“散寒解热口服液”,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甘草人参汤”等。 作为我国中医急诊学科主要创建者,陈绍宏建立了集院前急救、急诊抢救室、急诊门诊、急诊病房、急诊监护室、急诊教研室、名中医工作室、疑难病研究中心八位一体的急诊科建设模式,在全国中医院急诊科的建设中发挥了示范作用;构建中医急诊高端人才培养体系,指导出我国第一个中医急诊专业博士后,培养了一大批中医急危重症领域领军人物,引领和推动中医急诊事业发展。 林毅:乳腺治疗“四个完美” 林毅,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二上午 出身西医世家的林毅,即便在与中医结缘后,也没有放下西医,而是恰到好处地将西医知识应用到中医临床中。 林毅率先将中医周期疗法应用于乳腺病,牵头制定乳腺增生的辨证标准与疗效评价标准,研制“消癖颗粒”并上市。 林毅对乳腺治疗“四个完美”的要求:最小的创伤、最美的外形、最好的功能、最小的毒副作用。 林毅从事中医外科乳腺病临床工作50余年,提出“从六郁治乳”理论,即从气郁、湿郁、痰郁、食郁、血郁、火郁入手辨治乳腺病。 作为中医乳腺疑难复杂病的攻克者和现代中医乳腺病理论的创新者,林毅确立了中医药在乳腺病治疗领域的全程优势或阶段优势地位。面对疾病复杂的患者,林毅表示“不应该辜负患者的信任。” 林天东:运用易黄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林天东,海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 出诊时间:周二下午,周五上午 没日没夜诊病,翻遍医书抄方验方,跋山涉水采药、耗神费力回家炮制、殚精竭虑守护病人……在行医过程中,林天东将现代医学和传统中医相融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形成一整套独特的学术治疗方法,集黎医药和经方之大成。 林天东从医50余载,致力于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在国内外率先提出“男方女用、女方男用”的男女异病同治临证理论思想,形成了独特的诊治方法,曾运用易黄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其研究成果相继制成强精胶囊、促液化胶囊、振萎胶囊、乙肝转阴丸、加味颠倒膏、复方降脂丸等9种制剂。 退休之后的林天东依然奋斗在一线,年过七旬仍坚持每周出诊6天,求医者众,每天门诊量在150人次以上,不将最后一名患者妥当送走,绝对不离开。 旺堆:针对心血管等病种研发独特治疗方案 旺堆(藏族),西藏藏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 出诊时间:周一至周五 旺堆从事藏医医疗、教育工作近60年,至今仍坚持藏医药教学、科研和诊疗工作。 针对70年代藏医药学习者文献资料匮乏的情况,旺堆历时8年编著藏医药发展史上第一部现代综合性藏医药辞典《玉妥心要》,至今仍是藏医药工作者的必备工具书。 旺堆研究提出“藏医文化源于古象雄医学文明”的起源学说,将藏医学发展历史提前1000多年,确定了目前学术界公认的3870多年发展历史的学术观点。此外,旺堆针对心血管、胃肠等病种研发了独特的治疗方案和特效配方。 旺堆自1985年先后在西藏大学、西藏藏医学院从教,主要从事教书育人工作,也一直践行“直至生命尽头坚持行医治病”的誓言,每日坚持出诊看病,从未间断,培养了数以千计的藏医药专业人才。 南征:擅长治疗疑难危重病症 南征,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教授 出诊时间:周二下午,周四下午,周六上午 南征用中医药治疗疑难危重病症造诣颇深,运用“治病必求于本”“毒损络脉”“破血化瘀”等理论,在中医经典理论指导下,结合50余年临床经验,创新性地提出治疗中医疑难危重病症综合诊疗管控规范的“一则八法”。 “一则八法可促进患者自我调养精、气、神,获得战胜疾病的决心和能力。”南征表示。 南征对运用运动疗法治疗糖尿病也有研究。“医生应该激发患者的运动热情,增强其运动意识,不断加强自己与患者的运动疗法教育,从而提高疗效。”南征表示,运动能够增强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利于控制血糖,加速脂肪分解,改善心肺功能,促进全身代谢等。此外,运动可以增加血管弹性,降低血压,防止骨质疏松,增强体质,改善精神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凃晋文:独创止咳化痰方 凃晋文,湖北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二下午,周三上午 凃晋文从医50余年,潜心钻研中医心脑病证、急症及疑难杂症的诊疗及科研工作。在治疗各种脑病、急症及多种疑难疾病方面治疗手段独特,临床经验丰富,疗效显著。 在脑血管病方面,凃晋文提出风、痰、瘀发病学说,倡导重在祛风、化痰、活血,辅以平、镇、潜阳的治疗方法。对于缺血性脑中风的治疗,以“风邪致中,风药散之”“瘀血内阻,风药行之”“痰湿内蕴,风药胜之”“火热郁结,风药发之”为理论依据,拟愈风汤聚升散与清降并用,护阴固本制其弊,针对中风发生发展过程之“本”进行治疗。 在治疗咯血方面,凃晋文借鉴前人经验,结合自己的临床特点,针对咯血的病因病机,设计清肺泻肝、止咳化痰的方法,研制青白汤,经临床长期应用,疗效显著。 施杞:探索解决“慢性筋骨病” 施杞,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主任医师 出诊时间:周二下午,周四下午,每周半天流动门诊 施杞出身中医世家,是上海石氏伤科第4代传人、全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正骨疗法”代表性传承人,用毕生精力探索出一条“慢性筋骨病”传承创新之路。 施杞根据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并总结多年临证经验,率先提出“慢性筋骨病”概念和防治策略,倡导整体论治观,形成“内调气血脏腑以致平和,外调筋骨经络以致平衡”的双调法,以及系列内治经验方和“理筋正骨三步九法”“施氏十二字养生功”等外治法。 85岁的施杞如今仍精神饱满地工作在临床、教学一线,坚持每周4次门诊和1次查房。施杞从医59年以来,重临床,倡医德,诊治全国各地和30多个国家地区的骨伤病人30余万次,治愈、康复许多濒于瘫痪重症患者,免于手术之苦及昂贵手术费用负担。 姚希贤: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肝炎 姚希贤,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主任医师 出诊时间:需预约 病毒性肝炎,是肝脏诸多致病因素中的“头号杀手”。姚希贤说到,对西医来讲,虽近年来抗病毒治疗取得一定成效,但对慢性肝炎、肝纤维化并无良好治疗方法。他决心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攻克这个难题。他在充分认识慢性肝病、肝硬化与慢性胃病两者“瘀血证”与“脾虚胃气失和”本质创新思想基础上,分别采用活血化瘀与调畅气机为主的疗法,取得临床、病理良好疗效,在中西医结合创新领域做出重要贡献。 1985年,在经过312例临床观察后,姚希贤研制的“益肝冲剂”投放市场,深受广大患者欢迎,但他并没有止步于此,继续潜心研究,不仅对益肝冲剂进行大量研究,更进一步将其拆方,终形成具有活血化瘀、健脾益气方剂9种药,被专家组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 翁维良:活血化瘀治心症 翁维良,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主任医师 出诊时间:周三下午特需医疗门诊 今年是翁维良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的第60个年头。他擅长活血化瘀治疗心脑血管病、老年病及疑难病,尤其对活血化瘀方法治疗冠心病形成了独特的辨证思路。在遇到疑难杂症、久病、怪病时,翁维良均擅从血瘀论治。在辨证论治基础上,他总结出“活血化瘀十二法”,用于临床疑难杂症的诊疗。 在临床诊治中,翁维良强调“用药如用兵”,主张选用药物要安全、合理、灵活。同时,他在遣方用药时重视结合气候特点,因时、因人制宜,尤其擅用膏方治病与冬令调补。 由于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表现较为复杂,且导致心脉瘀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所以翁老强调辨证论治,治疗中须标本兼顾,活血化瘀的同时须兼顾化痰、温阳、养阴、清热等治法,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黄瑾明:擅用壮医疗法治疑难病 黄瑾明(壮族),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 出诊时间:周二、周五上午 黄瑾明擅用壮医针灸和壮药内服外用治疗内科、妇儿科、皮肤科等疑难病症,如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不孕不育症、陈旧性面瘫、顽固性失眠等,手法轻巧,擅用壮药,疗效显著。 在多年的实践中,他挖掘整理了壮医药线点灸、壮医浅刺、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三大核心技术,使其成为壮医针灸三大疗法。2011年,壮医药线点灸疗法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黄瑾明撰写的《中国壮医针灸学》是对壮医理论的又一次总结和升华,使壮医从民间技法成为独具地方特色的一门学科。他也因此被誉为“壮医临床第一人”。 黄瑾明表示,针对秋冬季中老年人容易感冒、咳嗽、拉肚子等情况,壮医药线点灸和壮医针灸都可以将其治好。 韩明向:“扶正去瘀”治疗内科慢性疾病 韩明向,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三上午 身为国家级名老中医,八旬依然坚持上门诊,对患者谦谦有礼,对学生不耻下问。他热爱科研,认为科研能为学术发展和临床进步提供不竭动力,他就是韩明向。 由韩明向主编的我国首部《现代中医延缓衰老学》,为抗衰老理论和肺气虚理论的纵深研究开辟了新纪元;他针对糖尿病、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先后创制了参丹健胰丸、参芎颗粒、补心活络饮等方药;他提出的“扶正祛瘀”治疗内科慢性疾病在多家医院得到应用,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 “始终追赶科技前沿,不断更新知识储备”,这是学生们说起韩老师都会提到的话。韩明向说,“常跟年轻人在一起,我就能抓住科研的潮流。” 潘敏求:用中医为肿瘤患者带来希望 潘敏求,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主任医师 出诊时间:周三上午 研发我国第一个治疗肝癌中药新药肝复乐、编著了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归纳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专著《中华肿瘤治疗大成》、创建了湖南省第一批中医肿瘤病房……这些荣誉和成就都属于一个人,他就是潘敏求。 潘敏求从医50余年,善治肿瘤和肝病。在中医药防治肿瘤、减低放化疗毒副反应、抗术后复发转移等方面卓有成效,尤其在中医药防治肝癌方面成绩斐然。 潘氏学术特色主要突出体现在一个理论和一个法则:在国内外率先提出肝癌“瘀、毒、虚”的病因病机理论,并且首创“健脾理气、化瘀软坚、清热解毒”为肝癌的治疗法则。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