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中健传媒科技有限公司《营业执照》《出
78次查看 0评论
持中央,运四旁,怡情志,调升降,顾润燥,纳化常”系统调理脾胃。
德高望重的国医大师路志正行医八十余载,特别重视中医理论研究的继承与创新。在遵循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持中央,运四旁,怡情志,调升降,顾润燥,纳化常”系统调理脾胃的学术思想。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临床诊疗实践及参加专班培训,与大家分享我学习国医大师路志正调理脾胃十八字诀心得体会。不妥之处,敬请同道指正。 3月15日,我作为省优才有幸参加了“国医大师路志正临床经验传承班”后感到收获颇丰,不但打开了自己的中医思维思路,而且觉得老师们的讲课如一盏明灯,照亮引领我在日常工作中前行路程。培训回来以后,我立即做了两件事,一是再温习总结一下这两天的学习内容,二是写学习感悟3篇,今天把路老师调理脾胃十八字决的理解,从各个杂志今论文中筛选成篇,总结临床看病心得再提高升华,我觉得这才是我这个阶段学习中医的主要任务。 一、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持中央方可安和四方。“持中央”狭义上是指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应始终围绕中州脾胃的特性和生理功能,结合脾胃与其他各脏腑的生理病理关系治疗有关的各种疾病。路老所提出的“持中央,运四旁”,与《素问·玉机真脏论》之“脾脉者土也,孤脏以灌四旁者也”,以及《素问·太阴阳明论》之“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有异曲同工之妙,是系统调理脾胃学术思想的高度概括。 (1)持中央以滋养五脏:自东垣以下,历来有“补肾不如补脾”之说,凡出现肺气虚、心血虚、肝阴虚、肾精虚等各种五脏精气血津液不足或虚损劳伤,都可以在滋养本脏的基础上,持中央补养后天以助五脏生化,充养五脏之体,“调脾胃即所以安五脏”。叶桂《临证指南医案·卷一·虚劳》指出“上下交损,当治其中”。《类经·论脾胃》中强调“治五脏以调脾胃”。《慎斋遗书·卷二·辨证施治》又云:“诸病不愈,必寻到脾胃之中,方无一失……治病不愈,寻到脾胃而愈者颇多。”《医门揽要》指出:“盖脾胃强盛则饮食消化,而津液生生不息矣。故古人云:调养脾胃,乃医家王道。”以上都充分说明了脾胃为后天之本,调理脾胃治疗五脏的意义。 (2)持中央以生养血气: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凡气血不足之证,临床上见到各种出血、贫血、月经量过多等血虚病变,采用健中养血为主,归脾汤之类是也;凡见习惯性感冒,气息短促,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语声低弱,言语无力,不耐疲劳等气虚病变,不论何脏气虚,都可以采用健脾补气固表的方法治疗,四君子汤或六君子汤之类是也。 由此可见,临证当时时顾护中焦脾胃,斡旋中央,帷幄四方。于病黎,唯有持中央,调后天,才能摄纳有常。 二、“四旁”以运为要。 《金匮要略》云:“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此为人体健康的基石,也是治愈疾病的最终目的。路老认为:安和四旁以运为要。脾主一身之运化,而胃又为六腑之一,以通为用,所以脾胃总以运为要。唯运才能通达四旁。 “运”以气机为本,协调脏腑、四肢百骸。肝随脾升,胆随胃降,若四旁失运,则土气冲和,脾不能升而胃不能降,肝脾并郁而不升,胆胃同滞而不降;肝木主升,若肝木不升,生机抑遏,下焦生热;胆木化气于相火,胆木右降,则相火蛰藏,若胆木逆升,相火上炎,肺金被克,清气郁蒸,上焦生热。金木者,水火所由以升降也,木直则肾水随木而左升,金从则心火随金而右降。木曲而不直,故肾水下润,金革而不从,故心火上炎。此皆中土失运,升降失司,气机失调,五脏失和之病。可见临证中,需通晓各脏腑之特性,把握脾胃与其他脏腑的关系,知其与四时、四方六合之变,所处地域、人之禀赋、水土、生活习俗之异,达成脏腑协调和谐之目的。 再者,“运四旁”与“持中央”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只有持中央,四旁才得以运转,更助中枢之硕健。 三、怡情志。现代社会竞争尤为激烈,社会关系复杂,社会心理因素对身体健康形成的危害也越来越大,西医学模式由原来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明确提及“怒伤肝”、“喜伤心”、“悲伤肺”、“恐伤肾”、“思伤脾”等七情致病因素的存在。在临床中我们发现,很多疾病仅仅依靠药物治疗,效果并不显著,还需结合“治神”的方法。 历代医家多奉《黄帝内经》为圭臬,不论在四诊和临证中,还是在养生保健、针灸等方面均非常注重人的“神”,如《素问·移精变气论》所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可以看出“神”在人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灵枢·九针十二原》:“……粗守形,上守神,神乎神,客在门……”《灵枢·小针解》“……神者,正气也”及“上守神者,守人之血气有余不足”明确要求高水平的医师在临床中需时时顾及患者的“神”。 情志致病与肝的关系最为密切,肝气和则五志易和,肝气乖则五志乖。肝失疏泄,气机郁滞,乘脾克胃。现代工作生活方式常思虑过度,久坐少动,久之则思虑伤脾,久坐伤肉。所以,路老强调“怡情志”多肝脾同治,以条畅气机为先。 四、调升降。土为中枢,升降之源。 脾为脏,属阴,喜燥恶湿,得阳始运;胃为腑,属阳,喜润恶燥,得阴始安。脾与胃,一脏一腑、一运一纳、一润一燥、一升一降,是阴阳对立与互根的辨证关系,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即相反相成。脾主升清,以升为主,故“脾宜升则健”(《临指南医案·脾胃》);胃主通降,以降为和,故“胃宜降则和”(《临证指南医案·脾胃》)。胃的通降还包括小肠将食物残渣下输于大肠,以及大肠传化糟粕的功能活动在内。胃的通降,相对于脾的升清而言,则是降浊。胃的通降,是继续受纳的前提条件。小肠的受盛、化物功能和泌别清浊的功能,实际上即是脾胃升清降浊功能的延伸和具体体现。大肠的传导变化作用,也是胃的降浊功能的延伸。同时脾胃气机升降也与肺气的宣降、肾的气化功能有关。在脏象学说中常以脾升胃降来概括整个胃肠系统的生理功能。脾主运化升清,体阴而用阳,阳者主升;胃主受纳腐熟,又主通降,体阳而用阴,阴者主降。由此可见脾升胃降是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所以《医门棒喝》认为:“升降之机者,在乎脾胃之健。”生理上脾胃纳运相合(《景岳全书·饮食门》引王节斋语:“胃司受纳,脾司运化,一纳一运,化生精气,津液上升,糟粕下降,斯无病也。”)、升降相因(《临证指南医案》说:“纳食入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燥湿相合(《临证指南医案》说:“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脾胃纳运功能正常,气机升降协调,则正气旺盛,邪不可干,百病皆无,正如《四圣心源》说:“中气健旺则胃降喜纳,脾升而喜运,水谷腐熟,精气滋生。”当脾不升清,胃不降浊,气机升降失司,则出现诸多疾病,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䐜胀。” 人体在动态平衡中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致的平衡状态。关键在于人体气机的升降条畅。路老重视脾胃升降在整个人体气机中的作用,只有升降有序,心肺之阳降,肝肾之阴升,精微物质才能输布全身,糟粕及废物才能排出体外,从而维持人体正常的出入平衡。 脏腑之阴阳属性与其生理功能及所喜恶的环境密切相关,脾喜燥而恶湿,胃喜润而恶燥,肺主升清而恶湿阻,肝体阴顾润燥,用阳而喜柔润,临证之时,必考虑脏腑之阴阳属性和其喜恶,用药勿过于温热而伤其阴,亦勿过于寒凉而碍其阳。此外,药物自身有其刚柔润燥之殊,遣方之时,倘若用药阴柔滋腻,少加入理气畅中之品,以防其碍胃;温补为重,亦不忘佐以滋阴之味,以防其过燥伤阳。做到补而不壅、滋而不腻、消而勿过,才是圆机活法。 五、纳化常脾主消磨,胃主受盛,中气旺则胃降而善纳,脾升而善磨,水谷腐熟,精气滋生。路老尝谓:“不纳者胃损,不化者脾伤,纳化皆难则脾胃俱困。凡能纳而不能化者,乃胃不病而脾病也,当治脾;凡纳呆,食之而安然者,乃胃病而非脾病。”脾气主升,胃气主降。纳化失常仍然是脾胃升降失调的问题,其病因可因中虚,可因气郁,可因湿阻,可因食滞等。不一枚举,盖审证查因,随证治之,纳化得常,中焦得运,升降乃调。 “纳化常”作为调理路老脾胃法的最后一个原则,与“持中央”首尾相应,万法归一,不离其中。纳化常既是路老调理脾胃诸法之一,更是路老调理脾胃的终极追求,也是治疗是否有效的评判指标。纳化有常,则患者纳食馨,运化实,营养充,百病难生。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